11.30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在二戰歷史裡,總有一些異常古怪的事情。往往一些很容易避免的事情,卻都和必須要讓事情發生一樣,竭盡全力的拖沓,或是推諉,直到事情發生為止,才都“心滿意足”。比如說法國戰役,一切本可以從一開始就避免,但是英法卻生生的用拖沓和猶豫幫助法國戰役成真。比如梅赫倫事件,這件事本可以挽救法國,但最後卻沒能改變什麼,這是為什麼呢?

一、梅赫倫事件

時間回到1940年的1月9日的晚上,地點是德國明斯特空軍基地的一次宴會上。第七空降師的作戰科長赫爾穆特·賴因貝格正一邊喝著酒,一邊對自己的好朋友基地司令埃裡希·霍恩曼斯大吐苦水。

他抱怨說自己明天要趕去科隆開會,這時從明斯特去科隆的火車不僅服務態度差的沒邊,而且冬季還時常晚點。如果他不能明天按時抵達的話,可能會面臨一次責罰。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而霍恩曼斯也十分夠意思,畢竟兩者是好朋友,他立刻表示自己明天要去科隆探親,正好可以帶上他。赫爾穆特自然同意的,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第二天早上,霍恩曼斯帶著赫爾穆特上了一架BF108教練機,因為公機私用,所以註定了不會是什麼好飛機,因此這架BF108教練機就比較老舊,而且沒有無線電設備。不過這對於霍恩曼斯這樣的老飛行員是不算什麼的,他很有自信把飛機開到科隆去。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然而很不幸,飛機剛起飛就遇到了大霧,而霍恩曼斯也可能是太久不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飛行了,很快就迷失了航向,飛機直接開到了比利時東部的梅赫倫地區去。

霍恩曼斯無法確認自己在什麼位置,只能把飛機飛到低空,試圖通過觀察地形確認自己在什麼地方。但是可能是霍恩曼斯年齡大,也可能是他久疏戰陣,所以這一簡單的低空飛行,竟然被他變成了俯衝,飛機直接撞進了農田裡。

得說這倆倒黴蛋運氣不錯,一頭扎進農田後竟然沒死。兩個人驚魂未定的爬出機艙後,還沒反應過來,就發現這地方好像不是德國。在跌跌撞撞走了好遠,才遇到一個老農,詢問後得知,原來自己不在德國了,而是在比利時境內了。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此時霍恩曼斯才知道,自己的好兄弟赫爾穆特身上帶著一份要命的文件,是“黃色方案”中,有關德國空軍命令彙總。如果這份文件落入盟軍之手,那麼盟軍就能通過這個分析出黃色方案的全部計劃。

赫爾穆特當即就要銷燬命令,然而卻因為兩個人都沒有火機,只能作罷,無奈之下只能去附近的農戶家借火,但就在他們要銷燬文件時,被趕來的比利時邊防部隊一舉抓獲。

二、洩露的計劃

兩個倒黴蛋被送到了附近鎮子上的警察局裡,準備接受審問。然而赫爾穆特趁著看守不備,一把抓過桌子上的文件塞進了火爐了。得說這哥們也是夠莽的,他是直接連手都塞進去了。

旁邊幾個警察嚇壞了,趕緊把他撲倒,然後把他的手和文件一起拉了出來。文件燒了大半,赫爾穆特的手也燒成了重傷。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他這個舉動算是要了命,現在就算是個傻子也明白,這份文件異常重要了。於是這份文件的殘片被立刻送到了位於布魯塞爾的比利時軍隊總參謀部,並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翻譯。在這樣高效率的翻譯工作下,這份文件很快就被翻譯了七七八八,然後比利時人把這份翻譯過來的文件打了一個包,送到了英國。法國和荷蘭去了。

這件事無疑給了正在謀劃進攻的希特勒當頭一棒,儘管他不喜歡黃色計劃,但是計劃洩露可不是什麼好事,這不是讓英法提早做好準備麼?於是憤怒的希特勒決定,不管情況立刻發動進攻。但這一次他被人攔了下來,攔住他的正是之前給他瞎制訂計劃的勃勞希契和哈爾德。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哈爾德和勃勞希契此時阻止希特勒也是沒辦法,首先來說,他們並不希望發動對英法的戰爭,因為這樣的戰爭是他們眼裡無法成功的戰爭。其次來說,就算要發動進攻,可現在經過了對波蘭的戰爭後,德國軍隊的裝備水準很差,不僅缺少彈藥,也缺少裝備。

就憑這樣的軍隊,哪裡能打得過英法百萬大軍呢?眼看大部分軍官都勸諫他不要進攻,希特勒也只能宣佈無限期推遲進攻。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然而讓人不解的是,按說被繳獲的黃色方案,起碼能夠讓盟軍加強戒備。但是德國情報部門卻沒有發現任何,盟軍有加強戒備的跡象。儘管盟軍有了一些調動,但整體上來說仍舊是寬鬆的。這就讓德國將領們十分費解了,難道說盟軍對自己的軍事力量如此自信?以至於不需要做出任何準備?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三、猶豫的盟軍

事實上,倒不是說盟軍太過自信,而是他們拿著這份情報內心反而猶豫不決了。他們實在無法相信,這麼一份高級別的文件,會以如此方式出現在己方的辦公桌上。在他們眼裡,這很可能是德國一個陰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它完全有可能是德國人故意送來的,目的就是坑害盟軍。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其中的主角,比利時,英國和法國的反應則完全不一樣。其中英國人懷疑這根本就是一個假情報,是用來迷惑他們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英國人也在中東這樣做過,故意散佈假情報,好擾亂德國人的判斷力,讓德國人做不出正確的判斷。如今這麼一份文件放在眼前,他們也實在是擔心,這要是德國人的詭計可怎麼辦?

而法國人則擔心,這是一個苦肉計,是故意激怒法國,讓法國做出過激的舉動,這樣德國就有藉口對法國宣戰了。事實上在一戰結束後,法國就趨向於防禦。

因為法國的人口只有四千萬,遠遠低於德國的人口。如果打起仗,那肯定是法國倒黴。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法國損失慘重,實在不願意再主動發起一次戰爭。因此他們會竭盡全力的避免戰爭,以防激怒德國,挑起另一次大戰。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而比利時人的態度則更為有趣,最先拿到情報的他們相信,這是一個真的作戰計劃,絕對就是德國人的進攻計劃。但是他們也存有僥倖心理,認為這個計劃可能不會被使用,因為他已經洩露了。所以他們認為,德國人必須重新制訂一個新的計劃,這樣比利時就有時間重整防禦,甚至是擺脫戰爭。當然,他們也認為這可能是一個英國人的鬼把戲,目的是忽悠比利時人參與對德國的進攻。

從這三者的心理上,我們可以發現,三者都不希望爆發戰爭,甚至希望在一定程度的妥協下,可以避免戰爭。而對於赫爾穆特攜帶的這份文件,他們也是持保留態度,或是懷疑態度的。畢竟這個文件洩露過程,實在是兒戲無比,充滿了好萊塢電影的荒誕與詭異。

兩個德國空軍軍官,在一次公機私用的旅行中,誤打誤撞的把機密文件洩露給了敵人?還是帶到了一個小村莊上?這種詭異的劇情發展,只有在三流小說家的劇本里才會出現,實在是難以讓人信服。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英法又不能不做出舉動,尤其是英國人,他們非常擔心比利時陷入危機。因為在英國的國防政策裡,比利時的安全是不容出問題的。

這也是他們為戰爭定下的一道底線,如果德國入侵了比利時,那麼他們只能和德國開戰。因為一旦比利時被德國人佔據了,那麼德國人就可以轟炸英國了。所以無論如何,比利時的安全都必須被確保。

差點改變歷史的墜機事件,為何未能引起英法重視?猶豫不決是關鍵

而在這種要求下,法國人必須顧及他們的盟友——英國人的訴求。儘管法軍知道比利時人對他們也心懷戒備,擔心自己捲入英法與德國的矛盾,從而再次成為世界大戰的犧牲品。但是事到如今,法軍也只能將法國和比利時邊境上的四個集團軍進入一級警戒狀態,嚴防德國人可能發起的進攻。

如果德國人進攻了,那麼法國部隊就會立刻進入比利時,將德軍攔住。只不過因為比利時人的強硬態度,害怕法軍的舉動會刺激到德國人,所以,他們也只能在邊境上做做樣子,等待事態的進一步變化了。

結語

正是這種猶豫與猜疑,讓英法失去了一次扭轉局勢的機會。如果他們當初抓住機會,坐實德國人對他們心懷不軌,主動發起進攻的話,那麼德軍必然失敗。因為1940年初的德軍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面對盟軍的強大實力,只能苦苦防守,最終失敗。然而盟軍的猶豫斷送了他們勝利的機會,等到幾個月後,德軍發動進攻時,他們就只有失敗的命運了。

參考文獻:《二戰絕密檔案》

《二戰解密》

《失去的勝利》

《二戰全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