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日月之下,风雨同行——记变电检修工吕洋的“变”与“不变”

当清晨的第一缕微光还没有从山的缝隙中钻出来,他已经系好了安全帽的带子;当万家灯火全熄灭,整个天空都布满了或明或暗的星星,他刚刚擦去鬓角流下的汗水。

点赞身边劳动者|日月之下,风雨同行——记变电检修工吕洋的“变”与“不变”
点赞身边劳动者|日月之下,风雨同行——记变电检修工吕洋的“变”与“不变”

他叫吕洋,安庆供电公司“大检修”队伍首个专业复合型班组——变电检修室二次检修三班继电保护高级工。

变电检修工,或许在选择这个职业的瞬间,就注定了吕洋要与别人不同。别人没醒时已经在工作,别人进入梦乡了仍然在工作,这些都是常态。很多时候,吕洋甚至几个星期不回家,在偏远的变电站,每日与图纸为伴,悄悄话都留给了电缆。当同龄人还在为办公室里的工作烦恼时,吕洋早就习惯了东奔西走的生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那些老员工都刮目相看。

“我们这个岗位很重要,一点小小的失误,都会给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验收、技改、消缺,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抢修任务,很有压力……我找不到偷懒的理由,更找不到疏忽的借口。”吕洋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3年,变电检修室“晓军”创新工作室被公司正式授牌,这是一支全新的检修技术创新团队,汇集了很多优秀人才。吕洋同志作为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汇聚于此,围绕公司生产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他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创建发展,结合现场实际开拓创新,团队研制出的十余项课题,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点赞身边劳动者|日月之下,风雨同行——记变电检修工吕洋的“变”与“不变”

2013年,吕洋作为安庆公司代表参加省公司举办的十八项反措调考,取得团体第二名的成绩;2014年10月,吕洋作为安庆市代表之一,参加了安徽省首届职工技能比武运动会安全用电知识大赛。经过一个月的积极准备,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并荣获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面对这些成绩,他说:“荣誉不只属于我一个人,更是团队共同协作的成果!”

在龙山变110kV线路改造过程中,吕洋不惧炎炎夏日,主动请缨。炙热的阳光像一个巨型的发热器,蒸烤着他暴露在外的皮肤。一天下来,工作服能拧下半斤汗水,暴晒后的皮肤也通红。但是吕洋总觉得这都没什么,他说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历练。通过改造工程的磨炼和现场师傅们注意细节的示范,吕洋的工作能力飞速提升,更是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将传统站改造成智能变电站的工作任务繁重,考验着工人们对二次系统原理的掌握。在验收工作中吕洋面临着很多以前没有经历过的“第一次”:第一次接触到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第一次接触到没有硬压板的保护装置,第一次接触到不用接线的保护装置……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总是充满热情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即便是休息时间也总是拿着图纸追着师傅问个没完,还自己积极总结经验,并运用到下一次变电实践中去。

泉河智能变电站验收,是其所在班组第一次验收智能变电站,也是吕洋在学习继电保护上的一个里程碑。无论是贴标签的“小事”还是主变调试的“大事”,他都争取做到最好。

如果说吃苦耐劳、注重细节都是变电检修工人的“基本功”,那么精益求精、敢于创新就是吕洋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他在工作上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回报。2014年,年轻的吕洋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变电检修室乃至整个安庆供电公司的骄傲。2017年被光荣地授予安徽省劳模荣誉称号。

即便得到了这么多荣誉,吕洋仍然不忘初心,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2017年,他主动参与到电网援藏的工作之中,一边克服高原反应一边努力工作,如期完成了所辖变电站验收、启送电工作。2019年他作为主要工作负责人顺利完成了邓村变、武昌变扩建验收工程。

“每次消缺抢修,需要他上,他总会走在最前头,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黎明还是深夜。”在变电检修的工作中,“变”的是电,“不变”的是吕洋对这份工作饱含热情的态度和肯吃苦不抱怨的行动!

来源:安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夏侯江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