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小学教师应扩大收入差距激发效率,还是应缩小差距保障公平?

猫猫呵呵


要扩大差距,但要有可信服、公平、透明和操作性强的制度来保证,且能上能下,才能提高积极性。但整体收入要明显提高,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


善若水165638385


收入有差距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尤为不正常。我认为这才是症结所在。
以我所在高中为例。我们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学校一共有52个教学班。我们学校教师之间收入差距巨大。

我是语文教师,带两个班语文课,一周12节正课,三个早自习,两个晚自习(一个晚自习4个小时)。这样的工作量在我们学校算很轻的,因为我两个孩子都小,学校给予照顾,只让安排给我基本课时。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老师一周光正课就有28节之多。

为什么那么多人超课时?因为有不少人托关系走后门不上课或者少上课。


但是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就搞笑了:我一周12节正课,期末4500元绩效工资;我有个90后同事,一周32节课,期末4000元绩效工资;另有一个高级教师,一节课没有,期末7500元绩效工资……

干活的拿钱少,不干活的拿钱多,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太普遍了。这严重挫伤了老师们的积极性,这种工资分配形式需要修改。

不用缩小收入差距,有差距才有动力,没有搞大锅饭的必要。但是,分配制度要合理化,不能把年龄和职称作为唯一标准。

退一步说,如果一定要按职称定工资,那职称评审制度就要合法化。要让职称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或者要让符合条件的人都能有机会评职称。

现在的职称制度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们学校46个人符合评中高的要求,但是学校的指标却是负的。我们当地有所初中,已经有10年没有一个职称指标了。

有差距不怕,怕就怕不合理的差距。不合理就不稳定,教师队伍不稳定,受影响的是教学质量,受害的是学生。

我是小七,欢迎关注。

墨公子说教育


我觉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应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不应该过大。

现在在我们这个地区,我们的学校,我是一个二级教师,我的工资大概是三千元。而我们教研组的一级教师,他们的工资是四千五六左右。高级工教师的工资能开到6000多,接近7000。

从二级教师到副高级教师工资差了接近4000元,教龄差了接近20多年。

差距必须是要有的,但是对于很多晋级无望的老师来说,这却是不公平的

我们现在的职称是决定工资高低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但是在学校当中高级教师毕竟是少数,而且在我们这个地区很多老师可能干一辈子也不能够进入高级教师的行列,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心里是特别不平衡的,因为同样是干一辈子,有的同龄人就进入到了高级职称,拿到了月薪七八千左右的收入,而有的人只到一级职称就止步了,拿到四五千元左右的收入,中间差的这两三千元,换做是谁谁心里不会很舒服,这个差距所带来的并不是对于老师积极性的提升,而是对后面的老师一个很绝望的警告。

这会启示后面年纪比较小的老师,无论如何无论应用什么手段,无论都有什么关系,一定要把高级职称拿到手,因为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这样就容易造成很多不好的现象出现。

在教育中教师的工资完全没有差距也是不可以的,一定要体现出多劳多得的特点

如果在教育环境中,中小学老师的教师工资完全没有差距,这样会造成很多老师不思进取,低效率的完成工作,过早的职业倦怠。

这对于整个教育行业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而且不只是一个老师会这么做,相信很多老师都会这么做,到那个时候整个教育行业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行业,是一个养老的行业。

所以我们还是要在教师的工资评定上体现出一些差距,让真正想要实现自我突破的教师能够在待遇上领先于其他人,给他们更大的信心和鼓舞,同时也能够激励那些不思进取的老师努力工作。

但是一定要让全体老师知道,只要你努力工作就可以摸平和其他人的差距,对于那些不努力工作的人来说,一定要保持这个差距。


宇宙最好老师


中小学老师目前工资差距最大的是职称差距,这个差距已经够大的了,千万不敢再扩大了,而是要适当的缩小。

为什么如此说呢?

第一:老师们本来工资才3000多元,职称差距都1000多元,真的合理吗?

比如同样教龄的老师,上同样的课,担任同样的工作,仅仅因为职称不同,大家工资相差近1000多元,大家心里会平衡吗?

而且职称的评审人为因素比较大,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师不够优秀,而是没有机会去参评。

第二:差距可以有,可在工作量上体现,职称上差距就不要太大了。

教师工资差距个人认为,可以在工作量上体现。

比如:班主任,可以有班主任费;

比如:主课老师或者说教考试科目的老师,比不考试科目的老师工作量肯定大,可以适当多点工资;

比如:上课的教师比不上课的教师,工资上也可以适当有点差距。

简单来讲,就是按岗位定工资。重要岗位,工作量比较大的岗位,工资多些,其他岗位工资少些。

这样也可以照顾年轻教师,想多挣钱,可以干点重活累活,工资照样能上去。

第三:要适当增加教龄工资,照顾一下年龄大的教师。

如果严格按劳分配,对老教师肯定是不公平的。

他们干了一辈子了,奉献了整个青春,年龄大了,体力精力肯定比不过年轻教师,难道他们和年轻教师挣一样的钱就公平了?

谁都会年老?谁都会有干不动的一天?怎么保障这些年老教师的权益呢?很简单,增加教龄工资就行了。

年轻教师,可以通过多干活挣钱,年龄大了,教龄工资可以保证大家工资也不少,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总之,职称工资肯定要进一步缩小,教龄工资要进一步增加,其他工资差距可通过工作量来体现,也就是按岗位定工资,这样既照顾了年轻教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也照顾了年龄大的教师,干不动了工资也不会太少。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人生如梦LLH


中小学教师不应扩大收入差距,应该缩小收入差距来保障公平。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差距也就在工资上。

工资主要由职称工资和薪级工资构成。职称工资是按照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来发放工资的。就目前来看,我们这里高级和中级由于都执行了最低档的职称工资,所以高级和中级的差别较大。同一年毕业,学历相同的两个人,一个是高级,一个是中级差距1000多元。高级和初级的差距就更大了。

薪级工资是教龄工资,教龄越长薪级越高。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每人每年都会调整薪级的。

因为职称的高低,取暖费也是不同的。

比如副高是3200元,中级就是2400元,初级则更少。物业补贴也是不同的,副高是220元,中级是170元,中级是150元。

由此可见,职称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收入的高低。

实际上如果每个职称系列都按照从高到底来执行的话,差距会缩小的。比如副高按照五、六、七级来执行,中级按照八、九、十级来执行。现在我们这里副高执行了七级,中级执行了十级,相差好几级,当然工资差距就大了。

总之,如果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从提高绩效工资方面进行着手。提高绩效工资的总数,而不是仅仅发放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作为一年的总绩效。


小老师的闲言碎语


扩大收入差距只会激发矛盾,而缩小差距才能保障效率!

基本上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能用来扩大收入差距?

一、工作量基本相同!

一般情况下,我校的课务基本上是由我和校长共同分配的。在分配课务的时候,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量基本上没有多么大的出入。我们六个年级,除去早读课,一天一个班级六节课,一周共计180节课,有四个人要有17节课,七个人是16节课。每个人都有主科,也有副科,每一节课的时间也一样,都是40分钟——谁的工作量大?谁的又小呢?从工作量上基本上就没有办法衡量!——以此来确定工资的高低,恐怕很难做到!

二、教学成绩不相上下!

六个年级,没有平行班级,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完全不相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是没有办法比较的,总不能拿一年级的成绩和四年级的比吧。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也都有好有不好的,也没有哪一个班级出现意外情况的,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顺利地完成……——

哪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好?哪个又差呢?有什么标准呢?和谁比较呢?——以学生的成绩或者说教师的教学成绩来确定工资的多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无法做到的。

三、师德师风大同小异!

除非某教师出现了严重的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致使其年度考核不合格而没有办法调整薪级工资或者是岗位工资,但是,最多处分两年就恢复原状了,对工资的影响并没有多大。就是说,工资的差距依然不大。——99.9%的教师师德师风都是没有问题的,怎么据此拉大收入差距?

四、廉洁从教人人做到!

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违规补课或者是额外收费了,可能就要被处理了。那么他的工资就要受到影响了。——可是,又有几个这样做的教师呢?百里不挑一的。怎么据此拉大收入水平呢?

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出来,上面的所有的想拉大收入差距办法都是行不通的!既然如此,如果非得依据这些办法拉大收入差距的话,应该只能激发教师之间的矛盾而已!没有依据、没有理由的做法,怎么可能站得住脚呢?!

是的,有一种办法可以切实地拉大教师之间的差距——职称,这是一个最能拉开教师收入距离的办法——因此,也就是因为在职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端现象,让很多的教师们怨声载道!——这算不算因为差距大而激发了矛盾呢?这个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差距产生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相反,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工作量和教学成绩,具有这样的师德师风和心地善良的教师,在所有的这些基本上都相似的条件下工作的教师,如果真的有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工资报酬,他们便会心平气和的、毫无怨言的、踏踏实实的从事着没有不公平、没有不公正的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谁会不努力工作呢?教学效果会不会显著呢?我想,答案是非常肯定的!


中小学教育者


中小学教育是普惠的,应该是公平的,一切不利于公平的措施都应该废除,例如一些民办中小学教育机构,什么贵族学校,什么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废除,因为无论是贵族学校还是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不平等教育,甚至是歧视教育。

普惠制教育的不平等是不应该的,孩子们出生在什么家庭,是孩子们不能选择的,无论孩子们岀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都不是孩子们的错,孩子们就不应该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除了贵族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不平等的体现之外,学校里快慢班、奥数班等,也是不平等的,有人说没有快慢班、奥数班不是对那些天才孩子不平等吗?这个问题好解决,可以参考大学里的专题讲座形式,开办奥数课堂,学校里的任何学生可以无条件免费参加,哪怕是课堂上讲微积分,小学一年级的学也可以无条件参加。决不能好老师教好学生,普通老师教普通学生,从而剥夺普通学生听好老师讲课的权利。

至于老师的待遇,本人认为应该有差别,但不应差别过大,因为中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变化也极大,一个老师对一个中小学生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面的,例如:一个顶级的数学老师可以教出数学成绩极好的孩子,但孩子的品德要依赖于班主任老师和语文老师的教育,化学成债依赖于化学老师等。所以老师的待遇应该有差别,但不应过大。

教育的缺口应由国家填补,国家可动辄上一个上千亿的工程,就多拿不出一点钱弥补教育的不足吗?可能国家有困难需要民间资本助力,但必须是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之上开办民办教育,优其不能允许贵族学校的存在,这不仅是不平等教育,也一定会产生腐败,一定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让一些孩子免费上贵族学校。贵族学校也一定会利用资本的力量争夺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更加加剧了不平等。

除了中小学教育不平等之外,大学的招生严重地不平等,不同地区招生标准不同,说轻了是不平等,说重了是违宪,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部分已满十八岁,是合法的公民,对合法的公民不平等对待就是违宪。

不得不承认我国存在着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不同,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违宪的理由。对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不同,可以通调整教育资源,使之趋同,比如,可以将优秀教师调剂到教育质量稍差的地区,加大教育质量稍差地区的教育投入等,决不应该采用不同标准这种违宪的方法。也许有人会说优秀教师不愿意去老少边穷地区,是的我不是老师也不愿意去,如果年薪百万呢?

总之一切有利于教育平等、大学招生平等的措施都是好的措施,一切不利于教育平等和大学招生平等的措施都是应该祛除的。


风儿风言


编制内的中小学教师待遇是比照公务员甚至高于公务员的,隐形收入不错,特别是退休待遇。不过职称评定应该好好改革一下,论文比重过大,不利于教育教学。


用户1076782015973


教师的教龄差距必须有的。因另加激励机制,同时加强教师的教学质量。规范教师的行为准则!反对把教师推向市场。



用户2914863520049


中小学收入差距不是工资造成的,是绩效工资和课后服务造成的,这是川东某镇中学的课后服务分配指南:

两个班教学收入(各科几乎没有差距)≤班主任≈年级分管≈后勤服务中心≤跨年级教学。

有的人精同时兼任以上管理岗位,就是不愿从事教学是不是值得玩味?校内收入分配悬殊5~10倍,很多年前学校都不敢把收入账目公开了。权力这个东西,人际关系都去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