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哈尔滨的历史可以上推到何时?


哈尔滨的历史可以上推到何时?

1、清朝阿勒楚喀城

前面我们解开哈尔滨初始时间、含义及地图上三个哈尔滨之谜,哈尔滨确属阿勒楚喀城的一部分,归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管辖。阿勒楚喀副都统为清朝政府派驻阿勒楚喀城的军、政权机构的军政长官,清初隶属宁古塔将军,后改迁隶吉林将军。阿勒喀城的发展是随着京旗移民屯田而再度掘起的。清廷入关后,在顺治十年(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有利发展东北农业的政策,康熙帝初年开始封禁“龙兴之地”的政策,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曰》签订后,康熙开始实行黑龙江边远地区屯田,此后,大量设立旗屯开垦官田。特别是在雍正、乾隆年间,为解决京师旗人的浮闲人口,采取了移京旗闲散满州开垦屯田拉林、阿勒楚喀等地。阿勒喀城就是京旗移民地方最高的军政权力机构治所。雍正四年(1726年)于金上京故址设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拔兵驻防,七年(1729年)建新城移驻(今阿城区首府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设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三十四年(1769年)截拉林副都统衙门,归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治所仍在阿勒楚喀城。其辖境南距吉林将军府480里,西至兰棱河120里伯都纳副都统界,北至松花江北岸与黑龙江将军呼兰副都统为界,东至马延河200里与三姓副都统界。48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相当于副省级)是这一地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阿勒楚喀城之北江沿哈尔滨是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衙门水路交通柩纽和关卡。

2、明朝肥河卫、阿实卫。

在研究哈尔滨城史纪元,谋些专家学者认为哈尔滨城在清以前的明、元时期存在历史断档,以此为理由而不去追溯和否认已追溯哈尔滨城史纪元研究成果,这种不求甚解之举不可取。

事实上,哈尔滨在清代是阿勒楚喀城之组成部分,而其历史上明、元时期并没有断档。

《黑龙江百科全书》阿勒楚喀条记载:阿勒楚喀旧城名,因城东阿勒楚喀河得名,意为黄金,地在黑龙江省阿城,金代上京会宁府所在地。元代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镇宁州,明代为阿什河卫。49《黑龙江省百科全书》条目(P22)。同时还有众多的史料和出土文物为佐证。清代吉林最早的志书《吉林志书》记载:阿勒楚喀城在明代设有阿实卫和肥河卫,50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遂置辽东卫。七月,改置定辽都卫正式接管了包括整个东北地区在内的辽阳行省的统治权。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它成为明朝管辖整个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

永乐七年(1409),在原已设置的115个卫的基础上,正式设立了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这是明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建立的直属明廷中央的地方最高军政机构。明廷派官驻军于奴儿干,驻军少则500人,多达3000人。历经完善、充实,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共达384卫或统称卫所“422”。阿实卫就是清代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在明代的称谓,肥河卫是今蜚克图镇地方。《宾县县志》记载:“淝河卫(蜚克图卫),蜚克图满语草木丛密,狼窝之意,元时为鹿鲁吉站,明永乐4年(1406年)置,万历十四年(1616年)置军垦。”51

《阿城县志》记载:“明英宗正统以后所建的兀失卫(亦称阿失卫、阿实卫)和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所建淝河卫(亦称淝河卫,弗克图河卫)等卫所就是明朝设在今阿城境内阿什河、蜚克图河流域的两个卫所。后在兀失卫中又析置岳希卫(又据《宾州政书》丙编载:“明则称弗克图、岳希阿二卫,至我朝兴龙长白征服二卫,改岳希阿为阿什河”)。在海西东水陆城站还有两城和三站在今阿城境内,两城是尚京城和扎剌奴城。尚京城亦称上京城,在今阿城白城;扎剌奴城在今阿城蜚克图附近,三站是阿什河站,海胡站和鲁路吉站。海胡站在今阿城海沟,鲁路吉站在今哈尔滨东郊,皆是明朝时期通往奴儿干都司的重要城、站、卫、所。52

在中东铁路修建前发现的《女真文字馆来文》用女真文汉字两种文字书写的奏折:有德国柏林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和《内滕湖南》三个藏本,其中日本《东洋文库》藏本中有海西兀者卫都指挥使扯革、海西兀者都指挥佥事剌卜答秦折,在《内滕湖南本》发现兀者左卫正千户李哥、兀者卫都指挥使歹素奏本和淝河卫指挥佥事张二、羊哈分别奏折。53这六份明代女真文汉字奏折,说明在明朝时这地方仍以女真居民为主,并且统治着这个地方,其地方官要朝廷来封官,就文化风俗而言也系女真民族文字、语言、风俗。兀者卫、阿实卫、淝河卫是哈尔滨明朝时期的称谓。

3、元朝镇宁州的政权设置

从金崇庆元年(1212年)起,成吉思汗及其后辈经过70余年的征战,先后灭西夏、金、南宋、大理等,统一全国。至元八年(1271年),世祖忽必烈建国号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制。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设辽阳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或“省”。省下路有屯田万户府。辽阳行省隶7路、1府、12州、10县,还有许多驿站。今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属开元路和水达达路管辖。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1283年),“以女真之地,置海西辽东道”,并置“海西辽东道提刑按察司,按治女真水达达部”。海西辽东道当在元朝海西女真居地,即今松花江中游及阿什河流域一带。开元路前身为“乙未岁(1235年)设的开元万户府,治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至正二年(1342年),移治咸平(今辽宁开原)升为路。水达达路元皇庆元年(1312年)由开元路东北部划出,并升为路,水达达路治所当在金上京城内或附近。1977年在金上京北城内曾出土了八思巴文篆字铜印“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印背錾刻楷书汉字:“至元十五年十二月二日中书礼部造。”54至元十五年为1278年,“达鲁花赤”蒙古语为“镇守者”之意。“达鲁花赤”有管军、管民、管匠户和管理诸头下封地等不同职责。管军、军民者设于元帅府,万户府、漕运万户府,炮手军匠万户府、海道运粮万户府,海道运粮万户府、安抚司、招讨司和手户所等机构,除执行军一任务外,还负有管理开器制造,水运和屯田等任务。管民达鲁花赤设于路府州县,录事司和西南诸溪洞长官司,举凡地方的治理、生产、财赋、兴学和教化等民事都需配合地方官置长官通同管理。民户达鲁花赤设置最为普遍,执掌最为复杂,接确民户最多,负责一切与农桑、民事有关的政务,官职在正三品至五品之间。此印佐证,水这达路驻扎在金上京城。

据《元史》记载,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罢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镇宁州”。1905年在金上京城(阿城白城东八里土了一方铜印,印文为八思巴篆书,背刻汉文楷书“镇宁州诸军奥鲁印”、“至正十五年七月日,中书礼部造”。55印藏辽宁省博物馆。“奥鲁”为蒙语,系指军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汉译为“家小”、 “老营”或“营盘”。“诸军奥鲁”应指在该地的各种出征军户兼及站赤奥鲁等。这方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官印,可表明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与镇宁州的治所,均设在金上京城附近。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徐子荣先生考证: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傅亚韶等撰《吉林阿城县县志稿》(手抄稿本)中仅存胡德熙撰“凡例·总论”部分的第29页背面发现有元镇宁州诸军奥鲁印印模两方。上方的右侧记有“背面刻‘镇宁州诸军奥鲁印”;左侧记有:“背面刻‘中书礼部造,至正十五年(1355年)七月日’”。在两方印模中间自右至左横书“铜质重壹斤拾贰两”(折合875克)。在下方印模的右侧竖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距白城东八里;“左侧竖书”大岳吉屯河南土抗掘得。”此印比周家壁先生《阿城县白城考略》中说此印民国民14年(1125年)出土于白城要早20年,故县志稿中的记述更接近于第一手资料,此印现藏辽宁博物馆中,印模边长横6.6-6.7厘米,竖6.8-6.9厘,近正方形。徐子荣先生考证认为“镇宁州”治所应在距金上京城外东北4公里处的半拉城子。56

半拉城子南北约1270米,东西约933米,周长约4400米,该城东南角纵缩150米,横缩300米,西、南、北三面城垣已夷平,尤其是西垣受阿什河涨水冲浸,已不成轮廊,仅东垣北段略有坦址遗痕。故今人称“半拉城子”。在此城出土大量金元时期文物,特别珍贵的金代黄金夸带、玛瑙带饰、金银首饰、铜镜、玉壶春瓶、三足铜铁锅,军马佩饰,特别是1970年7月在此地出土一枚长34厘米,重3.5公斤,口径2.6厘米元代铜火铳,“这里是金元时代的重要历史古城”。从元代铜火铳等军事器物出土,半拉城就是元朝至十一年四月以前的“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为至正十一年罢所而立的“镇宁州”。这方至正十五年之铜印佐证了镇宁州之地理方位。镇宁州如孙秀仁先生在《黑龙江历史考古述论(下)》所说:“金上京置有会宁府,‘镇宁’含有镇伏‘会宁’之意,镇宁州的命名当本于此。”57镇宁州应是现代哈尔滨元代时的称谓。

4、金上京、会宁府,会宁州

金上京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近向远考察,金上京城称谓有两个历史阶段,从金灭亡(1234)年至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计60年

的时间,称“上京”之号

大定十三年至正隆二年(1157年)海隆王迁都迁陵后“削上京之号,只称会宁府”计15年时间,称会宁府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以京师为上京会宁府至海陵王正隆二年削上京之号,计19年的时间称金上京为国都

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升会宁州为会宁府至金熙宗天眷元年计15年的时间称会宁府

金太宗以前太祖年间有皇帝寨、御寨、春亭、国相寨、太子庄等称谓,至太宗继位“旧有会宁州,建都升为会宁府”。应当说从金太宗继位称会宁府之前的治所总称为会宁州,皇帝寨、御寨,春亭等称谓是中原人对女真皇帝金太祖阿骨打御政之所的称谓,会宁州才是金建国前后政权所在地。

金上京、会宁府、会宁州是哈尔滨城在金朝时期的称渭。

5、辽朝时期的会宁州

会宁州、府之“会宁”什么含意?会宁州建治何时?会宁州在什么样地方?

“会宁”是女真语“城”的语音之汉字标音之缩写,明代永乐5年(1407年)朝廷编写的《女真译语》女真字“□□□”汉意“城”;女真语音“黑车你”,“黑车你”与“会宁”是汉字异字,并脱落“车”这个弱音节,就变为“会宁”。“会宁”就是女真人认为的“城”的意思。58按城级别大小称,“会宁县”、“会宁州”、“会宁府”就是女真人眼晴里的大城市。《金史》及相关史料对会宁州的记载特别少,仅《金史》地理志—上京路条记载:“会宁府初为会宁州。太宗以建都,升为府。”59

会宁州建于何时?《金史·世纪》纪载:献祖(绥可)乃徒居海姑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纳葛城’者,汉语居室也,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矣”。60这里记述了生女真完颜部定居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的过程,海姑水之“纳葛里”后来也称“海姑寨”,它在什么地方?那海洲先生经十余年的考察,终于在海沟河畔寻找到了完颜部献祖最初安家之地方。61该城座今料甸满族乡新建村厢白旗屯西侧——临海沟河,现残垣已夷为耕地,但金代特点的砖瓦残片很多,城呈长方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50米,周长700米,这里应是献祖缓可、昭祖石鲁、景祖乌古乃生女真完颜部发迹的治所。

献祖定居,昭祖时辽朝受以“惕隐之官”。62“惕稳”本为辽典族属官,大内惕稳掌皇族四帐政教,二部惕稳分掌南北院政教,皇太子惕稳掌皇太子宫帐之事,辽统属的谋些民族部落首领也称惕稳。

《金史·世纪》记载景祖时、五国蒲聂部节使拔乙门畔辽,鹰路不通,辽人将讨之“景祖以计”袭而擒之,献于辽主,辽主召见于寝殿,燕赐加等,以为生女真节度使。辽人呼节度使为太师,金人称“都太师”者自此始。辽主将刻印与之,景祖不肯系辽籍,“既为节度使,有官属,纪纲渐立矣”。至此“役属诸部,自白山,耶悔、统门、耶懒,土骨沦之属,以主五国之长,皆听命”完颜部都太师。63

按照辽朝官的制度,节度使必须由朝廷任命,节度使之冶所称为“州”。

《辽史》《百官志·南面州官》记载:

辽东……“唯节度使朝廷命之,后往往皆归王府,不能州者谓之军,不能县者谓之城,不能城者谓之堡”、“称某州某军节度使。”64

故生女真节度使景祖乌古乃都太师治所应当是或者应相当于州的建治。

《辽史》第二十二《道宗》记载:咸雍五年(1069)十一月“丁丑,五国剖阿里部叛,命素飒讨之。”十二月“甲戍,五国来降,仍献方物。”七年(1071年)“二月女直进马。”65三月已酉,以讨五国功。虽不见生女真节度使乌古乃的加官晋爵,但从《金史》、《辽史》的记载五国部叛辽阻鹰路是史实,景祖乌古乃用计以妻为质活捉叛鹰路拔已门的史实存在,故从辽咸雍五年到七年的时间应是辽朝廷命乌古乃为节度使的时间。但因其只授节度使之职而不授辽印系辽籍,故只有名而失载。

《金史·世纪》记载:世祖辽咸雍十年(1074年)袭节度使。世祖居何地?《金史·世纪》记载:第二子袭节度使,是为世祖,讳劾里钵,生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景祖九子,元配唐括代生劾者,次世祖,次劾孙,次肃宗,次穆宗,及当异居,景祖曰:劾者柔和,可治家务,劾里钵有器量知识,何事不成,劾孙亦柔善人耳。乃命劾者与世祖同居,劾孙与肃宗同居,景祖卒世祖继之”又载“桓郝、散达大会诸部来攻”,世祖“使辞不失取海姑兄弟兵,已而乃知海姑兄弟贰于桓赧矣,欲并取其众,径致海姑。”66史料记述女真之俗“年长异居”,而劾里钵从海姑水异居它地何在?世祖节度使之治所在什么地方呢?《金史·地理志上》记载:上京路,即海姑之地,金之旧地。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号益取诸此。67

世祖从海姑寨异居按出虎水畔,建节度使治所,按女真人语言习惯,将官属居地称为“黑车你”,习惯称为“会宁”,世祖节度使治所为“会宁州”

综合史料记述可知,会宁州的初始时间应为景祖授都太师节度使的时间,辽咸雍五年(1069)最迟应在世祖劾里钵继任节都使时间,辽咸雍十年(1074年)。

辽朝时生女真完颜部节度使治所之会宁州,应是现代哈尔滨城史之纪元。

早有学者提出大金国建都(1115年)的时间或金上京(1138年)建治的时间可为哈尔滨城史纪元的时间,拟有道理,但从上面论述知其对哈尔滨城史溯源并没有追溯到源头。也有的学者把“靄建村(阿勒锦)指巨源古城或莫里街古城为哈尔滨城史纪元,这更不妥协,应知道“村”的建制不具备城市的特点,实际上是对城市的慨念理解之误。

辽朝时建立的生女真节度使之治所会宁州才是哈尔滨古代城史之源头,会宁州治所建立的时间才是哈尔滨城史之纪元。

会宁州在什么地呢?

经多年考古成果,专家学者研究,今金上京城遗址东4公里之处俗称“半拉城子”之地当为金开国前辽时生女真节度使治所会宁州。1996年5月29日,在半拉城子西已被阿什河水冲积地表下4米流沙中,出土一件精美的古代青铜观音造像。8月25日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徐蘋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黄景略等历史考古专家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审定这件观音造像为辽代历史文物。宿白先生盛赞其“精美绝伦,堪称国宝”。68这尊辽代观音像在半拉城子被水毁地段出土,证明辽朝时生女真治所会宁州就在半拉城子遗址。

哈尔滨城史沿革如下:

1、 辽道宗咸雍年间(1065——1074年)生女真节度使治所会宁州城史记元。(半拉城子)

2、 金建国(1115年)前至金太祖崩(1123年)会宁州(半拉城子)

3、 金太宗、金熙宗初期(1124年——1138年)为会宁府。(俗称白城)

4、 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金上京(俗称白城)

5、 金正隆二年(1157年)——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会宁府(俗称白城)

6、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灭亡(1234年)金上京(白城)

7、 元朝(1234年——1368年)辽东巡捕监所镇宁州。(俗称半拉城子)

8、 明朝称阿实卫、淝河卫(蜚克图胜利古城)

9、 清 阿勒楚喀城(初置金上京城白城,后移阿城)

10、 清未年以后哈尔滨市。(哈尔滨在道理九站一带,大哈尔滨香坊、小哈尔滨成高子附近莫里街,新哈尔滨(秦家岗)均属阿勒楚喀城范围内。

余论:

从研究结果看,辽朝未年至清未年哈尔滨城史纪元是从辽朝会宁州治所为起点的,至中东铁路修建开始城市中心发生位移,这种位移不会使城史纪元发生变化,如上海城史纪元上海县,首都北京在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其城市中心也都不断的发生位移,而不论城市中心如何位移,都不能改变最初形成城市源头之纪元。

哈尔滨城史纪元源于辽朝之生女真节度使治所会宁州,至今已有935——938年。哈尔滨市才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7年8月13日—15日金上京

注: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②人民出版社《沙俄侵华史》第二卷

③⑤人民交通出版社《黑龙江航运史》(古近代部分)

⑥⑦⑧(俄)维持《维特伯爵回忆录》

⑨1213 14 15 16171819202140东省铁路公司编《东省铁路沿革史》

⑩《旧中国大博览》P44

22《远东报》1916年6月10日,7月6日;

2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李士良、石方、高凌《哈尔滨史略》

24中华书局《清代东北阿城汉文档案选编》编辑说明;

42535363739《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

2627323334384647《阿勒楚喀副都统衙将档案》

2830哈尔滨出版社王禹浪《哈尔滨地名含水量义揭秘》

29中华书局《金史》《地理志(上)》

31辽沈书社《辽海丛书》第二册

41哈尔滨社会科学院主办《东北史研究》2004年第1期张碧波《1903年的哈尔滨》。

4248《吉林通志》宾州府地图。

43《黑龙江文物丛刊》、《阿什河下游河湾地带考古调查收获》、《阿什河流域的金代历史遗迹》。

4458金启孑宗《女真文辞典》德国柏林图书馆藏《女真译语》。

45辽沈书社《辽海丛书》第二册《黑龙江舆地图》。

4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百科全书》P22。

50吉林文史出版社《长白丛书》、《吉林志书》。

51《宾县县志》P117。

5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阿城县志》P55。

53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增刊和希格《女真译语研究》。

54 55哈尔滨出版社《金源文物图集》。

56 57《北方文物》1996年第4期许子荣《元代“镇宁州诸军奥鲁印”三题》。

59《金史》卷24《地里志·上京路》。

60 62 63 66 67《金史·世纪》。

61《金源》杂志2006年第一期。

64中华书局《辽史》志第17下《百官志四·南面州官》。

65中华书局《辽史》·本纪22《道宗》。

68伊葆力《辽金文物摭英》。

作者:郭闫梅: 哈尔滨市建委 工商硕士

郭长海: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副秘书长

金上京文史研究会副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