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高速度和高密度已成了地处亚热地带的南中国城市深圳的代名词。这座沿着珠江口出海口东侧滨海带状规划的超级城市中的人口和建筑密度依然与日俱增,超高层建筑中的居住和工作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日常。城市里的休闲、甚至教育都被带进高空之中。红岭实验小学及其周边城市的所在地原本是福田区西北部的一座名为安托山的小山。这座小山在城市中广为人知是因为它供给了大量用于城市填海扩张的花岗岩土石方,以至于山体被基本削平,仅剩在小学西侧的一座孤独的小山包。其余场地在采石行动逐步退出后被平整为城市开发用地。红岭实验小学的建设用地约100米见方,原规划24班小学,后因学位缺口巨大而增容至36班。现建筑面积约为原规划的两倍,建筑容积率超过3.0。

加上用地东南角基础对地铁线路的避让、道路退缩以及规范上对日照间距(虽然这在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常被质疑,但到目前为止仍是强制性的要求)的规定,使得建筑设计面临诸多空间上的挑战。因此,校园垂直向度的策略变得至关重要。超过24米的高层校舍在深圳小学建筑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但相应的副作用是垂直方向的交通过多以及楼梯间需要被封闭和增加前室而阻隔了小学生们的交往。建筑师在红岭实验小学的设计中努力把建筑总高控制在24米以下,以创造水平交往和在建筑/景观空间上回应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教学建筑几乎满铺可以建设的用地,建筑分为东西高度不同的两个半区,平面上以两个镜像的E字形连接。西半区利用学习单元之间所必须的间距创造出两个曲线形边界的“山谷”庭院。庭院下沉至地下一层,结合由道路退缩距离中取得的边坡绿化,为地下一层的文体设施和餐厅空间争取充足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下沉庭院通过缓坡和露天阶梯剧场与架空且自然起伏的首层地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地景儿童乐园。200米环形跑道和运动场被置于建筑东半区三层屋面,与西侧主教学建筑的三层平面相连,便于在二、三、四楼上课的小学生们课间到运动区域活动。运动场下方中部是可容纳300人的小礼堂,悬挂于镶嵌在地景乐园中的半户外泳池。主教学建筑的四、五层分别为课外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而天面屋顶是学校的园艺农场。

项目名称: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位置:广东 深圳

设计公司: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