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降脂新选择:PCSK9抑制剂

降脂新选择:PCSK9抑制剂

附图说明:上图为本文作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药师徐帅民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要求降到3.1mmol/L以下;对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或中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者,LDL-C要求降到2.6mmol/L以下;而对于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者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LDL-C更是要求降到1.8mmol/L以下!

对于这些病人来说,降低LDL-C的药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选择。目前,他汀类是应用最多最广的降脂药物,那么让我们了解近期新发现的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新靶点药物:PCSK9抑制剂。

以2018年在中国上市使用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瑞百安)为例介绍。

降脂新选择:PCSK9抑制剂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瑞百安)作为中国上市的第一个PCSK9抑制剂,适用于成人或12岁以上青少年的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作用机制

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来源于肝细胞,能降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导致肝摄取的胆固醇减少、循环中的LDL-C增多。PCSK9抑制剂能够使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水平升高,进而结合更多的LDL-C,从而降低血LDL-C的水平。

用法用量

2

<table><tbody>

给药途径

用量

频次

部位

皮下注射

420mg

每月1次

腹部、大腿或者上臂非柔嫩、淤青、红肿或变硬的部位

140mg

每两周1次

/<tbody>/<table>

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3

临床研究显示,在应用他汀类的基础上,依洛尤单抗可使LDL-C进一步降低59%-75%,并且显著逆转冠脉硬化斑块,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20%,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多次心梗(>=2次)、2年内发生心梗的患者获益更大。

一项Meta分析:临床研究共145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其中99%为对他汀类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PCSK9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同时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B、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水平。安全性分析示,与安慰剂对比,PCSK9抑制剂增加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相对危险度为1.5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他汀类药物疗效不佳的FH患者,PCSK9抑制剂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能改善其他血脂指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用药指导

4

冰箱内保存(2-8℃),不得冷冻;使用前,使其自然恢复至室温至少30min;如从冰箱取出,在原包装内于20-25℃下保存,但需在30天内使用。

取出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时,切勿摇晃;使用前检查外观,正常为澄清至乳白、无色至淡黄色液体,若溶液混浊、变色或含颗粒物,请勿使用;每次注射时应轮换使用注射部位。

瑞百安420mg给药时,应在30min内连续使用一次性预充式自动注射器给予3次注射。

若错过每月1次的给药:错过时间在7天内,给予瑞百安,并继续使用以前的给药时间表;错过时间超过7天,给予瑞百安,并基于这次给药时间重新计划给药时间表。

鉴于不同患者对治疗应答取决于LDL-受体功能的水平,应在瑞百安给药4-8周后检测LDL-C水平。

参考文献

[1]季海英,尤纱纱,曹惠敏等.PCSK9抑制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8(2):212-216.

[2]张爱琴, 杨青, 刘福朋等. PCSK9抑制剂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山东医药, 2016, 56(46):49-52.

[3]诸骏仁, 高润霖, 赵水平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16(10):15-35.

[4]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瑞百安)说明书.

排版编辑:孙洪岩(绥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临床药师网,伴您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