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人類探索了幾百年,就為好好拉泡屎

人有三急,只要是吃五穀雜糧的,就都得跑廁所。從有了人類,廁所就應運而生。第一間廁所的發明者已不可考,但在那個時候,如廁可是一件要命的事。那時候的廁所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就是一個大坑,上面支一塊木板就好了。現在這種廁所還有,稍不留神就會掉下去。而且,還真有掉下去的。

人類探索了幾百年,就為好好拉泡屎

晉景公

晉景公就是第一個被廁所淹死的國君(很可能也是最後一個)。史書記載:“(晉景公)將食,漲、如廁、陷而卒”。還沒吃上飯就淹死在廁所裡,真是情何以堪!

想想看,晉景公可是大國國君。他的御用廁所安全係數都是如此,其他人的可想而知。

而且,那時候大多數人家裡沒有什麼廁所,都是野廁。屎意上來,自己到野地裡解決去。

這個問題直到明清時期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公廁倒是有了,但都是私人的。對公眾開放的目的就是想賺些糞便。要知道,在農業社會里,糞便幾乎是唯一的肥料。這種私人廁所明顯供不應求。因此,城市大街小巷都是“地雷”遍地,連北京都不例外。而且人們並不把隨地便溺當回事,就連大臣上朝路上內急也是隨地解決。

城市居民就靠馬桶,不是現在的抽水馬桶哦,就是一個木桶。早上倒夜香,自然是開門就往外招呼。

而那時的城市建設實在是一塌糊塗,就連最起碼的排水系統都是一團糟。北京城大大小小的排水溝永遠處於堵塞狀態,只有開科舉的時候才會疏通一下。對了,頻率也不低,不過是三年一疏通。

排水溝沒用,排洩物自然就得靠收糞工拉著大車往外運。若是遇到戰爭圍城,別說困死,人先就燻死了。

就算紫禁城都好不到哪兒去,故宮裡面連廁所都沒有,法國的凡爾賽宮也一樣。故宮比他們先進點就是,故宮人用馬桶,法國人用樹林。但共同點是都有不少“地雷”,不過是多與少的區別。據說高跟鞋就是為了方便法國人在“地雷”中行走才發明的。而在故宮,來不及找馬桶的太監也是就地解決,甚至在三大殿附近都會有太監活動的“痕跡”。

直到抽水馬桶引入,人們才能安全、隱私地上廁所;也直到完善的排水系統建成後,城市才像個樣子。

想想今天的北京,以千萬計的人口規模,若還像以前一樣,那就可不是難聞這麼簡單了。引發的瘟疫足夠毀滅一個城市。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抽水馬桶,就沒有現代城市。

人類探索了幾百年,就為好好拉泡屎

袁克定

關於廁所還有一件趣事。

袁世凱就在新華宮門前的左側修一個廁所,為的就是收集穢氣,坐穩皇位。

他的兒子袁克定更絕,差點在正陽門上安廁所。因為有風水先生告訴他,廁所是安“腚”的,有了廁所,袁克“定”的位子才能坐穩。

幸虧這貨沒采納,否則就成袁克“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