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国是不是只需要华为就够了?

颍川天行


你问这个问题就是来找打的。中国只有华为,不仅不够,而且是远远不够。

光是在手机领域,华为确实足够强大,但并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全。没有OPPO、vivo、小米,华为少了一些压力,上进、改善产品的动力就小了,垄断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并且,OPPO、vivo、小米也有自己特长的领域,小米2014年开始做AIot生态链,华为直到2018才大力布局;OPPO的65W闪充、vivo的美颜自拍,这些都是华为比不上。

华为凭借芯片、供应链优势,确实是中国第一大手机厂商,但要一家独大,那还远着呢!

小米生态链

其次,科技行业是特别复杂的,一部手机或电脑等产品的零件,供应链一般都是涉及全球。美国为什么会对华为掐脖子?因为华为的强大,威胁到某些核心科技了。如果只是普通的组装,那就是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老是说别别人只是供应链整合商的罗老师,为什么锤子科技没起来!


如今,华为手机正在努力“去美国化”,来自美国的零件越来越少。你以为,这是华为一家就能做到的吗?看看华为Mate 30的供应链组成就知道,只有华为,绝对做不出来。汇顶科技的指纹、京东方的屏幕、立讯精密的摄像头模组等等,这些科技行业十分的知名企业,很多都是全球前三的顶尖水准。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整个供应链的水准全部提高,只有国内科技百花齐放,各个都有自己精尖科技,别人无法做到,才是中国科技的未来。华为很强大,但远远不够撑起一个行业,更别说整个中国企业。


Po数码


这个问题还是蛮让人意外的,无论从哪方面的常识来说,都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出来。


华为是我最尊敬的中国企业,没有之一,但是这不代表华为可以在任何领域所向披靡,一家独大。即使在手机行业,除了华为,还有小米、OPPO、VIVO等国内同业强势品牌,更别说全球范围的苹果和三星了。在笔记本行业,华为也是新进入者,国内还有一个叫做联想的老前辈摆在那里。



从定位原理来讲,一个企业是忌讳多元化过度延伸的,多元化跨入别的领域,一方面会与该领域的原有品牌发生冲突,非常考验专业度和大众认知,因为大众认知往往是固执的,一个什么都是的品牌最终可能什么都不是。在过往的案例里,比如百事可乐做运动鞋、娃哈哈做童装,甚至雀巢做茶饮料,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海尔做手机、做笔记本也是失败的,联想手机同样没有做起来。


所以,华为肯定会坚持自己的核心业务,不可能什么都做。


别说华为不是做营销起家,号称营销女皇的董明珠够厉害吧,格力的财力和渠道能力、技术研发能力没问题吧,智能手机是消费热点吧,那么格力手机又做到什么程度呢?


所以,题主说的现象,不合理,也不可能发生。


中国需要一大批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坚持自主研发,能够创造社会价值,能够为民族工业贡献力量,唯有如此,中国才能越发强大。


关于这一点,华为为中国企业界做了非常好的示范。


向金港的象


中国当然不能只有华为。虽然华为在最近几年频繁发力,比如在5g领域领先全球,在消费者业务方面业绩持续增长,一度威逼三星和苹果,还有在芯片方面的技术逐渐成熟甚至有赶超高通之势,以及正在路上的鸿蒙系统也有望成为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

一时间华为成为了国人的骄傲。但是如果只有华为会怎么样呢?就算是这样一匹十足的狼也有可能在独孤求败的情况下逐渐丧失狼性。

其实华为高层一直不让公司上市也是考虑到一旦上市公司内部可能会突然出现不少富翁,突然获得了巨额财富的管理层或者员工都会丧失拼劲,这是创始人任正非不愿意看到的。

同时华为应该也是希望有其他公司能一起竞争的,这样才能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同一领域中有小米,一加,oppo,vivo等厂商,不断在创新,以华为为对手来推出更多优质的手机产品。

同时通讯领域也有中兴,TP-LINK等公司在不断对其发起挑战。不同领域的,也有类似于大疆这样的科技公司在国际上引领无人机的潮流。

我们不得不承认华为确实很强,但是仅仅有华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多科技公司走上国际舞台,走进世界500强,让世界知道中国不再只有制造而是也有创造,中国也不再落后西方,而是可以引领世界。


雪狼二十九号


嗯,已经习惯了不邀自来!楼主能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相对缺乏经济知识,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古语说得好,百业待兴!如何理解呢?大致意思说的是这个社会需要很多行业,人们常说的360行只是一个概数,其实社会中所存在或者说所需要的行业远远不止于此!

社会讲究分工

往大的方面来说,发达国家主要凭借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自然风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工程承包。

往下的方面来说,这个社会中有医生、教师、公务员以及众多劳动者所组成。他们所担任的工作不同,但说白了,社会中的工种都是相互的。按经济上的说法来就是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你今天花了1000元买衣服,而卖衣服给你的人获得了1000元,然后他用这1000元又去进货或者消费者其他,这样,咱们的经济就活了起来,经济就会得到增长!

一个华为远远不够

不可否认,华为近些年确实在国际舞台上散发光芒!目前华为手机全球用户超6亿,华为5G也在全球领先,同时华为还推出了物联网时代的“鸿蒙”系统!但是,华为终究是一家公司,全球员工也最多20万,很多东西并不是华为一家公司都能做出来的,我们要知道,商业上还有供应链这个说法!

再者,华为定位是通信科技领域,华为所能为个人消费者提供的无非就是一些电子产品,所以说,华为的影响力是有,但绝不能说是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方面!

需要更多的科技公司

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还得看科技技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出台科创板的原因之一!大家想啊,美国为什么有钱?那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公司很厉害啊,像手机用谷歌的安卓系统,电脑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如果说,未来我们也有这种全球化躺着赚钱的业务,那么我们的实力将会再次大幅提升。而我心目中看好的科技公司就是华为、阿里巴巴以及大疆海康威视等。不知道大家又是怎么看得呢?


春公子


中国是不是只需要华为就够了?

目前华为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是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最强的一家,也是最成功的一家,但也是最受美国制裁的企业,从我个人角度看,非常钦佩,华为确实是为数不多能够和美国竞争的好企业,不管是对华为这种精神,还是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企业家,还是华为底下的员工,他们狼的文化和狼的团队精神。

自从去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紧跟着谷歌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合作,不再向华为授权提供谷歌的各种移动应用。英特尔、高通、博通等芯片也开始停止向华为供货。直到现在台积电砍掉了华为20%订单等等,这一系列都是美国在作梗。

想想也是,我们国家手机生产企业何止有华为一家,像中兴、联想、小米、vivo、OPPO等企业,为什么只有华为能够和美国抗衡,其根本原因是华为中国企业,也就是说华为是中国代表企业,只有华为兴才算中华兴,这句话一点没错。如果华为垮掉了,相信没有哪一家企业敢担当这个责任,所以中华民族之兴也是和美国抗衡到底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电子老师


虽说华为目前在国产手机品牌中是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最强的一家,但是国内手机市场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充分竞争是非常有必要的。虽说华为目前拥有自研的麒麟芯片和5G基带等其它相关芯片,技术优势非常大,但是因此带来的研发支出也很高,这就注定了华为手机,尤其是中高端机型的价格不会便宜,现在mate30起步价也是4000元,几乎已经达到国内其它品牌旗舰机的价格了,所以销量注定不能和低价手机相比。

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千元机仍然是市场上销量最火爆的机型,而华为在这方面做的明显不如小米和ov,甚至连新兴的realme都比华为要强,对于14亿用户来说,性价比仍然是选择手机的一大重要因素,即使华为的手机再好,如果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或者说同价位性价比较差,那么也不会被广大消费者认可。

所以华为借助荣耀品牌主打性价比,近几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华为自身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麒麟等芯片也是需要交给代工厂制造的,产能无法完全自主控制,即使把整个中国市场让给华为,华为恐怕也没有能力接手,因此我们需要百花齐放的手机厂商,这样也有利于竞争,有利于消费者,国产品牌的价格战近一年也已经迫使华为的手机价格下探,或者不再涨价,这就是充分竞争的好处。


嘟嘟聊数码


华为只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离垄断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国只需要华为这个观点,恐怕华为有些承受不住。



作为企业来说,华为很优秀,在通信行业、手机行业,华为现在就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企业。


华为无论在通信,还是手机领域,都只是领先对手,并不是全面的碾压。


通信暂且不论,单只手机来说,国外的苹果、三星,专利和技术方面,比国内的手机企业更优秀。而国内又有oppo、vivo、小米等竞争对手。而且这3家手机厂商的竞争力,都非常强大,在2019年的国内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华为虽然排名第一,但是oppo排名第三,vivo也在前十之列。单只手机的发明专利,华为未必有oppo多,毕竟华为的专利有很大一部分是通信方面的。



中国只需要华为是明显的错误论断,而且各个企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家新的企业做的比华为更好。


奇物志


我一直很尊重那些大企业,比如BAT和华为,但是我认为尊重并不能掩盖我对这种现象的担忧。在日美德,掌握高精科技的不是大企业,综合企业,而是中小企业,创新企业。而大企业当其足够成熟,往往体现出创新力不足,并开始谋求更多的垄断。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经济体系是支持反垄断和支持中小企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总是不理解美国自断臂膀的行为,当我们看到了过去的苹果微软,如今的FAANG,还有三家EDA企业,还有英特尔,波音,马斯克的spacex和特斯拉,看到了基因编辑技术CAS9。我们应该普遍感受到,虽然我们中国科技突飞猛进,但是在很多领域,我们还有差距。

不要忘记反垄断法在美国创新领域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能源行业和金融行业反垄断,包括摩根集团分解为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包括洛克菲勒标准石油集团分拆为34家地方性标准石油。在上世纪分拆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至少如今我们看到了美国中小企业主导的页岩油革命。

比如微软和苹果的诞生离不开AT&T的分拆和14年对于IBM的反垄断。都知道微软战胜了IBM,因为IBM完全有能力自己搞一套,可是,那时候IBM正在被反垄断。微软和苹果这类公司找到了PC的缝隙。而AT&T一拆8,这家企业就是贝尔的企业,而如今的AT&T已经小多了。

比如英特尔多年的反垄断,高通、英伟达、ARM,AMD(包括早年ATI)。如果英特尔用其100亿美元一年的研发将市场包圆了,如果不是惧怕反垄断调查,也许他会去试图阻碍创新的推进。

比如去年开始对于FAANG中谷歌和脸书的反垄断调查,对于数据隐私方面的调查。

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竞争理念。在日本,有很多有历史的大型企业,比如松下,夏普,索尼,东芝。但是最近这些年他们逐渐日薄西山,大企业反而经营不佳。所以你需要通过产业链的摸索往上游去找日本的科技企业,而德国,他们更加强调隐形冠军,就是那种中小企业,虽然很小,但是一个零件让全世界大企业跪的那种企业。ASML的光刻机,离开蔡司的反光镜,真的不行。所以,实际上最终一国的企业不应该是固化的,而应该是流动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应该成为主流。

结论:我们应该鼓励企业通过“硬科技”占领市场,而不是通过垄断。在科技领域,大企业适合攻坚,但是不适合突破,技术突破是小企业逆袭的唯一道路。前几天关注到马斯克spacex第13次降落伞回收龙飞船。我们发现,其实中小企业甚至可以做到国家都很难做到的技术方面。


财经纸老虎


不是一家独大,也不是四面出击。

比如说,华为的基站要布到无人区,需要有电源管理系统,需要太阳能电池。没有厂商愿意做,没有有厂商敢冒着风险去聘请博士生硕士生来做这个产品。

很多产品做不到供应商和配套商,无奈只能自己做了。华为把这个样板做好了,订单多了,从零部件到整机都要有人来配套。这个时候,其他的厂商才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市场前景。

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会搞出来各种各样的技术,慢慢的技术储备就多了。

剩下的生意人都在干嘛?卖服装盖大楼,做配件做磨具,做玩具 。这些大小老板二十年前的规模不一定比华为小。

联想二十年前就有机会研发芯片,但联想做了什么?组装电脑,投资地产,投资商业。你不能说他一无所获。

你就比如手机芯片,这种大公司他持续研发,十来年一直再砸钱。

OPPO、VIVO进入手机市场不算晚吧?他如果早早开发芯片,今天还用仰人鼻息吗?

华为做芯片过程中,小米也做了,从外面收购方案回来做澎湃处理器,但是芯片这个家伙一是需要技术积累,而是需要持续砸钱。

小米如果每年100亿人民币往里砸,肯定要有些效果的 。

但是你想一想,正常的生意人,谁舍得一年几百亿砸进一个自身没有保持先发优势的领域。

中国现在还是分贸易公司和技术公司这两种类型的。

技术公司不砸钱投资技术研发,他就得被时代抛弃。

贸易公司只要在固定的模式下赚钱就行了。

你比如比亚迪,他不投入技术开发电池和电动车技术,他就只能做代工,用不了十年他就得被市场无情的淘汰。比亚迪发展的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只生产轿车难以摊薄成本,那就发展电动公交、电动卡车、电动云轨。

现代大型科技、工业技术集团就是以技术立身的,不研发他就没有明天。

甚至于说,没有这样一批科技、工业技术集团,中国都没有未来。

你想一想如果中国没有一大批的科技、工业工程技术公司,中国培养这么多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干什么?

中国人二十年前买车有多贵,现在呢?

以前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集团和研发机构的时候,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只能去做车间主任,去搞工艺管理。

自主品牌起来以后中国企业能自己设计测试汽车了,原来只能进工厂的大学生现在能进研发中心了。三十年后,现在的这一批年轻人甚至有机会成为某一领域世界级的专家。

有技术你才能自己说了算。

说华为一家独大,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都在竞争。

在智能驾驶、电动汽车项目上阿里巴巴、百度、小米、华为都在不同方面存在竞争。

技术领域是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一般小公司每年研发费用都开不出来,还有钱的但是不愿意往这一块投资的,太烧钱了。

在芯片领域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有很多大中小型公司在同时竞争。

中国需要更多的华为、比亚迪这样的公司,替中国产业发展更先进的技术,提供更多高薪核心技术岗位,为中国的人才提供更多展现能力的平台。



流风小筑


当然,有且只有一家华为就足够了,国家应该支持华为全面的发展,并购京东方,收购荷兰nmsl光刻机厂,再把富士康买了。任总就是帝王,科技华为的帝王。以后可以印在那个上面,与天同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