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公元前五世紀,古波斯帝國為了領土擴張而入侵希臘,而這場戰爭也被認為古代東西方軍事之間的第一次碰撞。

戰爭的最後,號稱擁有百萬大軍的波斯帝國,經過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失敗後,不得已放棄了繼續的侵略。

除了戰爭失敗外,這次的“希波戰爭”,使得希臘的城邦制繼續保留,而波斯帝國經此一役後一蹶不振,其對東西方之間文化和經濟產生的影響,也遠遠大於了這次戰役本身。這次系列戰其中之一的“溫泉關狙擊戰”,則是把這次戰爭推向了最高潮。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希波戰爭

運籌於帷幄之中

波斯帝國皇帝薛西斯認為,希臘地形多山地,而要想完成對於希臘的征服,就一定要水陸齊頭並進才行。而且海軍不但能完成戰略物資的輸送,還可以通過登陸的士兵配合陸軍進行包抄合圍,這就更加的凸顯出了海軍的地位。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波斯皇帝薛西斯

由於希臘國內城邦眾多,其內部之間也是經常上演著關於權力和領土的爭奪之戰,可戰鬥失敗的一方,往往又樂於為外部之人引路。而薛西斯對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薛西斯這次出征除了是要武力逼迫外,還準備了大量的金錢用於收買人心。

針對薛西斯的戰略意圖,希臘聯軍也早有預料,而且早就針對波斯的海上力量做出針對性的部署。由於波斯人此役來勢洶洶,而且數量龐大,如果貿然選擇在希臘中北部的平原地帶開戰,無異於是給波斯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衝鋒條件。所以,希臘人決定將險要的海陸關口作為對敵人的消耗,從而更好的發揮出希臘重型步兵的作戰優勢。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希臘地形圖

由於戰爭是發生在希臘領土,所以希臘人對於自己地形條件的瞭解程度也是高於波斯人不止一個檔次。而一旦自己海陸關口阻敵的計劃成功,波斯的人數優勢反倒成為了一個劣勢,因為其對於糧草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一旦糧草出現問題,也勢必會渙散其軍心。

但也正是因為古希臘城邦制的特點,也對防線的設置帶來不利影響。因為希臘關於城區的設計,都是衛城—城區—城牆—田地的結構,而一旦戰爭在本土發生,也就意味著田地會遭到破壞,這對農民甚至於整個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除了農田外,水汙染的情況也是十分嚴重的,而這次的戰爭卻偏偏是發生了自己的本土。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雅典

由希臘各城邦組成的針對波斯帝國的“科林斯同盟”的成員,主要都集中在了科林斯地峽,或伯羅奔尼撒半島附近,因為地形特點,所以將波斯人防在地峽以北的地區,就獲得了同盟們的一致同意。可是同盟成員又擔心後勤補給線拉的太長,所以也不想把戰場控制在離本土過遠的位置,比如科林斯同盟成員國的海外殖民地,就以戰線過遠作為理由,拒絕增兵支援。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科林斯地峽

年中,薛西斯率領大軍到達希臘北部,而希臘北部的小城邦還有色薩利人,也都紛紛選擇了投靠。薛西斯將北部解決後,接著就是繼續向南進軍,主要方向就是位於希臘中部的溫泉關和阿爾提米西亞。

雄關要塞

公元前480年的七月份,希臘聯軍為了應對洶湧而來的波斯大軍,也迅速在溫泉關附近組織起來水上和陸上兩道防線。溫泉關就是位於希臘中部的一處關隘,因為關口處有一片溫泉,由此而得名溫泉關。溫泉關地處山地,一直就是易守難攻之地,而且此處只有一條長約五公里的東西方向通道,這對波斯騎兵更是一種極大的阻礙。

這條通道南部是重巒疊嶂的山地,北部則是海灣。而這條僅有的通道,也被希臘人分為三部分而修建防禦工事,其中最窄的一處通道,一次最多隻能容納一輛戰車前進。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溫泉關

前文提到波斯人的進軍方向還有阿爾提米西亞,而此處則被譽為是海上版的“溫泉關”。既然溫泉關不利大規模行軍,波斯人只能水陸運兵的方式,而阿爾提米西亞因為港闊並且可以低於強風的特點,就成為了波斯人的首選。比如著名的“馬拉松戰役”,波斯軍隊就是通過這條水路增兵的。有了這個先見之明,希臘人也必須要提前做好海上的防禦措施,以免波斯人對溫泉關形成合圍之勢。

斯巴達人的擔憂

雖然希臘人算是佔據了“地利”這一優勢,但是“天時”還有“人和”,卻都不是衝著自己這邊的,所以希臘人這次的防禦,只能是起到延緩而不是阻隔的作用。

其一,希臘的陸軍主要是從斯巴達人中選出的,雖然溫泉關的防禦是一場持久戰,但是斯巴達境內卻在進行每年一度的卡爾納尼亞節和奧林匹亞運動會,希臘聯軍七月份開始組織防禦,而斯巴達人的盛會,卻要到九月底才能結束。除此之外,斯巴達國內還要留下足夠的力量防止奴隸起義,最終斯巴達只派出了七千餘人參戰。而斯巴達人的這項習俗,波斯也是明白的,所以薛西斯就故意的將行軍速度控制在了斯巴達的盛會期間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古奧林匹亞運動會

其二,斯巴達人在除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以外的戰爭鮮有勝績,比如遠征薩摩斯,殖民南意大利和進攻雅典,最後都是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所以,針對這次的遠征,斯巴達人的心理防線還是多少有些崩塌的。還有就是經過斯巴達政體形式的創立者呂庫古的改革後,斯巴達對外的聯繫也變得越來越少,風氣上是趨於保守的。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伯羅奔尼撒半島

而包括以斯巴達國王等人在內的高級領導階層,也都早就在這次遠征中下定了必死的決心。此次出征,斯巴達王超出一般習慣,直接選出了300人的王族衛隊,而且這三百人中還都是要求必須有子女的,以免一人戰死,而導致家庭絕嗣。從此也可以看出,斯巴達王也沒想著能活著回來。

雅典人的困局

對於處在同盟國中以北位置的雅典來說,一旦溫泉關失守,也就意味著雅典的門戶大開。因為雅典和溫泉關之間的城邦底比斯,一直是親信波斯的。

雅典雖然也是一個大城邦,而且自身海軍實力也是最強大的之一,但是在投票中卻很難影響到聯盟的決定。前文提過斯巴達曾經遠征雅典,兩地之間其實也是有著潛在矛盾的,只是因為大敵當前才共同一致對外,還有斯巴達本就不樂於遠征,而且又要堅持國內宗教慶祝活動,就更讓雅典人有些喪失信心,再加上雅典附近的底比斯本來就是心頭之患,這就更讓雅典陷入了困局之中。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特米斯托克利

隨著敵人的日趨臨近,雅典將領特米斯托克利提出放棄雅典城,並在海上同波斯展開最後決戰的議案,獲得了公民大會的通過。於是,雅典要求所有適齡青壯年人群必須參軍,同時將老弱病殘人士和公職人員臨時轉移。

最終雅典將全部適齡人口分到兩百條船隻,其中一百挑負責支援阿爾特米西亞,餘下一百則負責守衛雅典。

戰前準備

正當斯巴達人鞏固城牆時,部分偵察兵傳來了波斯的進軍信息,而在最前沿部分地區負責守衛的將士們,則在看到敵人遮天蔽日的氣勢後,意志也發生了動搖。

部分將領認為守衛的陸軍應該主動後退至科林斯地峽的位置,但是這一建議受到了斯巴達王,同時也是聯軍主帥的列奧尼達的堅決反對。他主張各城邦應該放下各自的利益,同時繼續請求增援,堅持防禦。

列奧尼達堅持每日組織聯軍士兵進行日常操練,訓練結束後,還會組織將士在神像前吟唱詩歌作為激勵。與此同時,早已抵達溫泉關的波斯陸軍,為了更好的協同作戰,暫未繼續向前進發,而是選擇原地安營,等待海軍的到來。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演習中的斯巴達士兵

在這期間,薛西斯不斷派出使者勸降聯軍統帥列奧尼達,同時允諾一旦列奧尼達同意投降,就將其封為整個希臘的王。但是列奧尼達嚴詞的將其拒絕,隨後薛西斯又派出使者勸降,再次遭到拒絕。

大戰開始

薛西斯見兩次相勸都毫無作用,同時海軍也要抵達了,終於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因為斯巴達士兵的綜合素質更高,所以列奧尼達為了更好的發揮斯巴達士兵的作用,決定只在戰役的最開始和最關鍵階段,讓斯巴達士兵出戰。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希臘步兵方隊

前面提到溫泉關路口狹窄,進攻的波斯軍隊先是射出密集的劍雨,然後再由士兵近戰。但是,薛西斯顯然是低估了斯巴達300王族衛隊的實力,這幾輪弓箭打擊過後,守軍並未受到什麼傷害。

近身肉搏

幾輪弓箭發射結束後,波斯軍隊開始收起強弓,換上長矛,但是因為山地狹窄,波斯軍隊人數上的優勢毫無用武之地。斯巴達士兵方陣左手持盾,右手持長矛,第一排士兵倒下後,後面馬上就有人上前補位,當敵人的第一排被斯巴達人打倒下後,後排的斯巴達士兵馬上又會進行二次補刀。於是,一天的大戰過後,打頭陣的波斯軍隊倒是戰死不少人,可是溫泉關仍是巋然不動。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希臘重步兵

第二日,薛西斯陣前先殺了幾名軍官出氣,同時也是為了恐嚇士兵們勇敢做戰,接著就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精英部隊。波斯的這隻軍隊的戰鬥力絲毫不遜於斯巴達人,而聯軍在第二天的戰役中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傷亡代價。

於是,列奧尼達下令軍隊佯敗撤退,後邊的波斯軍見敵人後退,也是果斷先前追擊,卻不料突然被斯巴達殺了個措手不及。就這樣,第一排的波斯士兵都倒下了,而後排的波斯士兵卻對前面的情況毫無認知,還是繼續向前,斯巴達人又趁著波斯人的擁擠慌亂,果斷出擊,波斯人再次慘敗。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斯巴達大戰波斯軍隊

溫泉關陷落

接連兩次失敗後,薛西斯決定通過金錢收買的方式找尋希臘的叛徒。果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薛西斯很快就找到一個願意為波斯大軍走到溫泉關後路的當地人。

其實,這條路希臘人也是明白的,而且還特意準備了一千守軍。可當守軍們看到突然走到面前的波斯大軍時,還是被嚇了個措不及防,並開始向山頂撤退。波斯這邊也沒追擊,而是果斷從後方包抄溫泉關。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驚慌失措的溫泉關守軍

另一邊,當被包圍的消息傳至溫泉關守軍過後,聯軍內部也發生了動搖,部分士兵認為此戰必敗,開始了偷偷逃亡。於是,列奧尼達當機立斷,下令趁著敵人還未形成完全的包圍,立即組織撤退。

按照斯巴達人的傳統,為了更好的保存斯巴達大軍的實力,斯巴達國王、聯軍統帥列奧尼達主動帶領三百王族衛隊斷後。列奧尼達準備以生命維護斯巴達人的榮譽和驕傲,同時願意以以死來鞏固斯巴達人在聯軍中的威望地位。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斯巴達將士

除了這300王族衛隊外,還有1000餘名主動留下的戰士,決定以畢生之力給予敵人最沉重的打擊。於是,列奧尼達率領剩餘士兵,果斷向薛西斯所在的波斯大軍方陣發動攻擊,希望能從萬軍從中斬下幾個敵將首級。

長矛折斷了,在用長矛尾部的尖錐攻擊,尖錐磨鈍了再拔出長劍繼續作戰。幾番攻擊下來,列奧尼達英勇戰死,斯巴達人為了保全國王的遺體,也退到了一處山丘的位置,而且接連打退幾次波斯大軍的衝鋒。最後,波斯大軍看著滿身鮮血和殺紅眼的斯巴達人,也是不敢再向前肉搏,用了最讓斯巴達人看不起的遠程弓箭結束了最後的戰鬥。

古代東西方孰強孰弱,看溫泉關戰役,古代東西方的第一次碰撞

刀仔弓箭下的斯巴達士兵

最後,波斯大軍付出了兩萬餘傷亡的代價,才終於奪下溫泉關,希波戰爭也準備邁向高潮。而這也是斯巴達300勇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