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读史记.2》龙图腾,华夏文化之根是开放与包容

《读史记.2》龙图腾,华夏文化之根是开放与包容

龙是包容,而不是威慑


瘟疫无处去,在家读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言黄帝一统华夏后,以“云”命官名,而后我们扩展来看一句话:“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这是《易经.干卦》的一句话,在中国文化里,云与龙同,有云就代表龙,而中国文化的logo——龙,就是在黄帝哪时候定下来的。


很多后来者,通过考古发掘,认为中国“龙”图腾信仰的出现,要比黄帝要早,不存在黄帝造龙一说,抛开这些学究派,黄帝确定龙为华夏图腾,是最大的事实,我们来看哪时候的治理环境,黄帝部族图腾应为熊,其权力的来源,他的父亲少典就是“有熊国”的首领,而黄帝也被称为“有熊氏”,自己传统图腾是熊,部族作大后,理由发扬光大自己的图腾,为何会选用龙,或是创造龙作为部族的图腾呢?


首先“龙”可以确认根本没有如熊、象、虎一般的实物存在,龙的构成是这样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是好多具象的动物特点聚合组成的,其中有牛,牛其实是黄帝一辈子最大的敌人蚩尤的图腾,黄帝也将其纳入自己的图腾构成上,将敌人的特点也纳入,其它的都有可能是哪时候大大小小的部族的图腾,不仅纳入被征服者,还纳入劲敌,这就是开放与包容。


一个民族,其要发展壮大,保持活力,最最必然的文化特性,是开放与包容,今天的美国,其强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历史悠久,美国历史才200多年,而其整体实力上领先中国,要在30年以上,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坚船利炮的代表,成为人类的中心,其根基是文化上的包容,只有包容,才能聚集与团结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在今天的美国,硅谷有印度与华人最好的工程师,所以科技领先,黑人成为美国最好的运动员,所以NBA全世界推广流行,犹太人成为最好的金融操盘手,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来自各国各地最好的科学家,成为美国基础科学领先的源头,想想华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来自美国,这就是开放与包容的力量。


华厦文明繁衍几千年,东汉时期有佛教文化流入,隋唐时期有阿拉伯文化流入,明清晚期有基督教大量传教士过来建教堂,各种文化流派进入,甚至在历史发展上,还两次区域部族成为统治上的主宰,元朝的蒙古,清朝的女真,可始终没有断绝民族文化的血脉,为何?只因为中国文化一向是包容又开放的,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双来没有因为文化的冲突,发生过像西方哪样的血案,可以说华夏文化身上无血案,没像基督教文化哪样,在欧洲作威作福,导致欧洲1000多年,自然科学不能发展,与阿拉伯文化源头之争,将成为未来几十上百年的文化斗争主旋律,曾经在德国,宗教战争就打了上百年,欧洲人的突破宗教桎梏,获得启蒙新生,代价巨大。


相比,我们来看华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首先华夏文化肯定有缺陷,多经验而少求理,多伦理而少真理,导致中国文化能出现经验主义下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全都来自于实用经验,而不是唯理推导,中国没有发展出严格意义上的演绎法与归纳法,上千年不明白“格物”的方法论是什么,中国文化对科学,有认识论,但没有方法论,导致中国没有科学主义自发萌芽,出现不了现代化,想想春秋时代以墨家为代表,是有科学主义唯理苗头,但没有生存延续下来,但尽管如此,当自然科学以坚船利炮的方式进来的时候,起来带头进行自我革新的,还是儒家知识份子,洋务运动本质上还是知识份子,明确的说是儒家知识份子奋起而作的,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鼓动统治阶级向西方学习,而欧洲文艺复兴的几百年,就没有基督教出来说要扶持科学与科学家,他们对科学与科学家都是畏惧的,要烧死他。


大航海时代结束后,中国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成为中心,就像500年前成为已知哪个世界的中心,来影响周边文化圈日本韩国,形成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圈,就必须要不断的开放,不断的学习,提倡中国文化的“龙”精神,龙本身代表的精神,是一种包容与包纳,其基础是要开放与学习,就算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也要团结他,有龙一样的精神,才能让华夏再次站到新世界之颠,再一次以文化优异性,成为“王者”。


文化的优盛,才是真正的“无敌于天下”,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