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如果成立一個叫“愛情”的學科,研究這門學問的人肯定很頭大。從柏拉圖以來的近2400年裡,哲學家們對愛情的研究也不是沒努力,但真的很難形成定論。

愛情是很個人的實踐性體驗,每個人只能通過自己的遭遇來得到這種體驗,凡是希望從先哲那裡找到愛情秘鑰的人,唯一得到的只能是失望。我們只有在從戀愛中學習愛情,在愛情中領悟愛情。

不過,這麼一說,愛情就是不講道理只能實踐的事情了?愛情難道真的沒有道理可言嗎?

未必。

即便你沒讀過柏拉圖的《會飲篇》,也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

最初的人是球形的,有著圓圓的背和兩側,有四條胳膊四條腿,有兩張一模一樣的臉孔。圓圓的脖子上頂著一個圓圓的頭,兩張臉分別朝著前後不同的方向,還有四隻耳朵,一對生殖器,其它身體各組成部分的數目也都是成雙成對。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這就是柏拉圖在《會飲篇》裡描述的最初的人。這樣的人,有三種性別:男人、女人、陰陽人。男人是太陽生的,女人是大地生的,陰陽人是月亮生的。這些人,體力旺盛,精力十足,以至於試圖跟諸神造反。

宙斯為免於人類帶來動亂而又不想將人類毀滅,就想出了一個策略:將球形人劈成兩半,並將他們的生殖器移至前面,來確保生命的繁衍。

被劈成兩半的人,非常想念自己的另一半,並渴望與自己的另一半結合。這種想念和渴望,對於戀愛中的人並不陌生,那就是愛情的表徵。所以我們才說,愛情就是“找到你的另一半”。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愛情的原初動力來自對自我完整性的渴求。我們只能通過愛情來醫治被分割了的本性,讓我們迴歸到原初的完整和圓滿。

如果你試過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你會發現這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人們總在試錯,總是在尋找“對的人”。可惜當時那個對的人,慢慢可能就不對了。

關於撲朔迷離的愛情,我們進行的思索遠比自己意識到的多。或許回答完以下8個問題,你能發現你的愛情觀背後的秘密。你也可以將之視為一次不那麼科學也不那麼哲學的思想實驗,來測測自己對愛情的理解。

1

“你會不會愛上壞男人或壞女人”?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愷撒面前的埃及豔后》,讓·里昂作品

愛情男女最煩被問及的問題之一是:你到底愛我什麼?與此相應的,有一個討人喜歡的完美答案:愛你沒道理。

愛一個人究竟有沒有道理可講?

所有人都欣賞的美德:“我愛他是因為他好誠實智慧、勇敢,等等。”但一些壞毛病也可以用作解釋的理由。“我愛他是因為他大男子主義,有點膽小,愛說謊,不太可靠”。說這話的並不是瘋子或受虐狂……(呂旺·奧吉安《戀愛反教材》)

你還記得愛上另一半的理由嗎?是因為他/她的美德還是他/她的壞?抑或是,像電影《非誠勿擾》裡舒淇所扮演的角色所說的:我愛他,是因為他身上的氣味?

愛情來了,需不需要好的理由?或者說,愛情的理由有沒有好壞之分?

關於這個問題,有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

有人認為,愛情的起因和理由都是無法驗證的。你可能會愛上一個傷害你的人卻討厭一個對你懷有善意的人;會愛上一個所有人都覺得他可惡的人,卻討厭一個所有人都覺得他可愛的人。我們不能說這些反應不合理或不恰當。

如果我們承認愛擁有一種本質或絕對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不取決於愛的對象的價值,那麼,愛一個人的任何理由都是好的。(呂旺·奧吉安《戀愛反教材》)

於是,我們會得出一個結論:愛總是好的,即使所愛之人是惡棍。

另外一種觀點,以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代表,他區分了本質上不好的情感和相對不好的情感。

本質上不好的情感,不論其對象如何,它們總是不好的。比如仇恨、惡意。相對不好的感情,賦予愛一種相對的價值,這種價值取決於愛的對象的價值,那麼愛一個人的理由就不都是好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愛的那個對象身上本身帶有惡,而你將他的惡視為愛的理由,那麼這個愛的理由就不是好的理由。比如,你愛他的說謊、大男子主義、任性,甚至愛他的罪惡。這都不是好的理由。

你檢視過自己愛他人的理由嗎?

2

“愛情中,你最看重對方的什麼?”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愛情發生時,很少有人去靜下來理性分析我究竟愛他哪一點,但身在愛情之外的人,往往會思考自己最看重一個人什麼樣的品質。

有人為此做了一項波及37個不同氣候、不同制度、不同大小的國家和地區的調查,總人數超過了一萬人。組織調查的,是進化心理學家巴斯。

他要求被調查者對18項與戀愛有關的特徵進行打分,結果顯示,地球人談戀愛,與國家、膚色、社會制度,甚至性別,都沒多大關係,無論男女,最看重對方前三項是:

可靠、情緒穩定、好脾氣。

這就很好的反駁了常言所謂“男人好色,女人愛財”的說法,數據反映,“漂亮”在男性心裡的重要程度排在了第十位,“富有”在女性心裡位列第十一。居於第五至第九位的,分別是健康、聰明、友善、顧家、整潔、勤奮。

當然,統計學只對集合負責,不對個案負責。如果你就是個外貌協會的,誰也攔不住你。畢竟男性高大些,會給女性一種安全感,哪怕是錯覺。女性漂亮些,會有更多“挑剔”另一半的權利。

據說男性潛意識裡認為,漂亮是善生育的表現。對此做出研究的辛格發現,男人喜歡腰臀比低的女性,這個值大體是0.7。也就是腰佔7個點,臀佔10個點。細腰肥臀好生養,幾乎成了人盡皆知的常識。

此外,據說,腰臀比例低的女人,不易得心臟病、糖尿病等,更健康。推而廣之,就會得出耶魯大學範戈爾德進行的一項大型調查後所得出的結論——漂亮的人很少生病,無論身體,還是心理。

這時恐怕你會對在歐洲一度流行的女性束腰行為有了別樣看法,除了愛美之外,或許有利於健康。但,過度了,就是一種自殘。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卡特琳為了打敗情敵狄安娜,曾經穿上由化妝師製作的鐵製塑身衣,腰圍達到了驚人的40釐米,而卡特琳的夢想是33釐米。歐洲貴族女人們紛紛效仿,使塑身衣極為暢銷。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蒙田看到法國女人束腰,不無諷刺地說:“為了有個西班牙式的苗條身材,她們不是吃盡了苦頭,束腰夾板,兩側勒緊嵌進了肉裡?是的,有時幾乎昏死了過去。”

為了取悅男性,女性做的還少嗎?三寸金蓮,離我們並不遙遠。凡在外表上過分下功夫的,我只能說是緣木求魚,有多餘時間和志氣,不如讓自己有愛情、變可靠、加強情緒的鈍感、培養好脾氣。當然,愛情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

所以,你最看重另一半的哪一點?

3

“你是無可取代的嗎?”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情侶的甜言蜜語中,比較常見這樣一句:“你就是我的唯一”。唯一的意思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獨一無二,無可取代。

但你會發現,可能包括你自己在內,很多人的戀愛對象乃至妻子都換了一個又一個。好玩兒的是,他們號稱每一個都是那個唯一。

愛情的鬼把戲之一就是,讓你以為這一個是不可替代的,你會愛他一輩子直到永永遠遠,後來卻發現,沒有什麼是不可替代的。

仔細想想,人類不可替代性直覺中其實混合了許多因素。看上去,與動物或物品相比,人,擁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與日常生活用品相比,那些被我們傾注了喜愛之情的物品(如禮物)擁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與不合腳拖鞋相比,合腳拖鞋擁有更多的不可替代性。

但這個不可替代性只是“更多的不可替代性”,而非“絕對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有人問:

“如果你媽和我一起落水,都不會游泳,你會救誰?”

他/她所問的,其實是:誰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既然沒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那麼,一個人換愛侶也就無可厚非了。所以,西方有句諺語說:“原以為是不可或缺的人填滿了公墓。”

更為殘酷的是,劈腿現象似乎也存在它的合理性。

我們可以在愛一個人的同時,還考慮著與其他人在一起也許會更好。我們可以在愛一個人時,卻不排除在某一時刻會由別人來取代愛人的地位。(呂旺·奧吉安《戀愛反教材》)

你換過愛侶嗎?你被人取代過嗎?你被劈腿過嗎?

4

“虐你也是愛你?”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以愛之名,可以隨便虐一個人嗎?那些家庭暴力者最常用的一句託詞是:那是因為我愛他/她。有些人的確會將“被虐”視為被愛,這種心理不僅存在於受虐戀者身上。

雷德蒙·卡佛在《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講了特莉的故事。

特莉和自己丈夫梅爾提起婚前跟她一起生活的那個男人。她說他非常愛她,愛到想要殺死她。

“有天晚上他揍我,”特莉說道,“他拽著我的腳踝把我拖到客廳。他反覆說著:‘我愛你,我愛你,你這個婊子。’然後他繼續拖著我在客廳裡來回走,我的頭撞在了很多東西上。碰到這樣的愛情你們怎麼辦?”

“得了,別說傻話,”梅爾對她說,“那不是愛情,你知道的。我不知道該叫它什麼,但肯定不是愛情。”(呂旺·奧吉安《戀愛反教材》)

這到底是不是愛情呢?

我們知道,愛情能夠放大情感。喜悅、興奮、憎恨、嫉妒、憤怒……愛使各種情感變得強烈。由此我們產生了某種誤會,以為“虐”或者“暴力”也是愛的一種表現,而且是深愛的表現。

存在感比較弱的人,在不被理睬和被虐之間,很可能會選擇被虐。而那些被愛情衝昏頭腦的人,則可能在激情的驅使下犯罪。因此,情殺案件歷來層出不窮。

不少人在道德層面和法律層面為激情犯罪請求寬容,心理學上也提出相應解釋。心理學上認為,因愛情的激怒或嫉妒而犯下的罪行是一些以自毀為目的的罪行。這些罪行本身就懲罰了犯罪者,因為他們對自己最珍愛的人造成了毀滅性後果。

從強烈的情感發展到虐戀,再到犯下罪行,這都和愛情有關,但這還是愛情嗎?

5

“與機器人做愛,和愛情有關嗎?”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據說到了強人工智能階段,會出現性能無比全面的機器人。比如社交機器人、娛樂機器人。它們皮膚、眼睛一應俱全,穿著衣服,能跟你聊天,看上去、用起來,和人類所差無幾。那個時候,人類尋找愛侶的範圍是不是更大了呢?我們是否需要和機器人搶“市場”呢?

假設你試圖引誘一個朋友的妻子,想與她共度春宵。假設你有能力將自己完美克隆成她丈夫的模樣。(連身體的細節之處,痣、疤痕等都變得跟她丈夫一模一樣。)你的大腦也複製了她丈夫的大腦,與原版別無二致。所以你們擁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態度,等等。如此,她丈夫身上為她所鍾愛的全部優點,在你身上也同樣能找到。所有她愛她丈夫的理由也都能成為她愛你的理由。(呂旺·奧吉安《戀愛反教材》)

現在假設你們共度了—夜春宵。你說這一夜她是與她丈夫一起度過的,還是與你一起度過的?還是與兩者共同度過的?這個問題看上去與問題3“你是無可取代的嗎”很類似,但因為牽扯到機器人,又會有新的角度需要我們思考。比如:

與非人類、似人類的愛,是愛情嗎?

做愛在多大程度上和愛情有關?

6

“愛情和食物,哪個更重要?”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愛情至上者會認為,沒有愛情的生活不值得一過,因此為愛輕生者不乏少數。也有人認為,那些陷入愛情中的人才什麼也不是。因為在親密無間的情侶關係中,“喪失自我”是最顯而易見的感覺。

愛情至上者會信仰自己創立的“愛情宗教”,雙方沉浸在二人世界,其他人和事都微不足道。是非善惡、正義與否,在愛情面前都可以不再重要。只要是因為愛情,就有了正當理由去不顧一切。

戀人們說起某些會遭譴責的行為時,會說“愛讓我們這樣做”。(C.S.路易斯《四種愛》)

然而,再堅貞的愛情,在食物面前,都有可能敗下陣來。劇作家蕭伯納就對愛情的重要性表示了嘲諷。在他看來,對於人類而言,沒有什麼愛會比對食物的愛更加真實可靠。朱麗葉對巧克力的愛會比她對羅密歐的愛更深刻。如果飢腸轆轆地去談一場戀愛,大概誰也沒那個力氣。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食物比愛情更重要外,還有一些也被認為可以凌駕於愛情之上。就像匈牙利的裴多菲說的:

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愛情沒那麼重要,更確切地說,愛情一旦與諸如自由、正義等觀念發生衝突的話,它就沒那麼重要了。這使我們對“愛情最重要”這個直覺的信念發生了動搖。

你將愛情放在什麼位置上?

7

“世界上沒有真愛?”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沒見過真愛,還沒見過假的嗎?談真愛之前,作為一種否定性參照,我們有必要了解“假愛情”是怎樣的。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過,假愛情的第一種形式是偶像化的愛情。

所謂偶像化的愛情是將所愛之人當作一切幸福的源泉去崇拜,從而失去自我覺悟的能力。

在這樣的愛情裡,一個人只能逐步失去自己,而非實現自己。並且,如此盲目崇拜必會導致失望的產生,畢竟對方是人,而非完人。失望一旦產生,激烈的衝突隨之而來。於是,假愛情的美好不復存在,直到下一次假愛情的來臨。如此這般,惡性循環。

另一種假愛情的形式是多愁善感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只存在想象之中,完全是一廂情願的白日夢,以至於沒有對方的回應似乎也並無不可,反而當這種愛情關係成為了現實中的真實關係時,假愛情就僵化了。

多愁善感式的假愛情還表現為將現在推到過去或者未來,當一對戀人只能通過回憶過去的愛情來深受感動時,恰恰證明,此時他們之間並沒有愛;同樣,當二者將愛情的幸福建立在對將來的展望時,無非是將愛情當作緩解孤獨的精神鴉片,亦無愛。

除了假愛情值得我們警惕外,有一種幻想也要注意——愛情意味著沒有衝突。

規避衝突的結果只能是讓彼此變得虛假,讓愛情逐漸流失,真正的做法是要直面衝突,運用智慧化解衝突。在化解的過程中,使雙方得到淨化,變得更好。

也許有人想問:我怎麼判斷我之愛情的真假呢?

弗洛姆告訴我們,“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繫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愛情是積極的,首先是“給”,而不是“得”。

“給”體現的是一種自我的活力和富裕,體現的是一種愛的能力。在“給”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生命力,也提高了對方的生命力。

相反,“如果你在愛別人,但卻沒有喚起他人的愛,也就是你的愛作為一種愛情不能使對方產生愛情,如果作為一個正在愛的人你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被人愛的人,那麼你的愛情是軟弱無力的,是一種不幸。”(弗洛姆《愛的藝術》)

同樣,如果對方給你的愛不能喚起你對他的愛,那麼,這樣的愛情力量有多大,你們之間有多愛,就需要你自己掂量了。

你的愛情是真的嗎?

8

“我還有沒有希望擁有真愛?”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說到底,這才是你關心的吧?——我還有沒有希望擁有真愛?我如何擁有真愛?

沒什麼能保證你會遇上真愛,但如果遇上了,你還沒有準備好,錯過了,也沒辦法。所以在遇到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好的愛情如何要求我們。

好的愛情需要彼此尊重。

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因此尊重絕無剝削之意。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我。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弗洛姆《愛的藝術》)

好的愛情,要求我們認識自己和對方。

我必須客觀地去認識對方和自己,以便使自己能夠看到對方的現實狀態或者能夠克服幻想,克服我想象中的被歪曲了的他的圖像。我只有客觀地認識一個人,我才能在愛中瞭解他的真正本質。(弗洛姆《愛的藝術》)

很多人說“愛情中的女生智商為零”,不少人也在愛情中智商零下好幾度。或許正因為愛情中的人對所愛之人的認識真的很難做到客觀,我們才更應該去力圖客觀。從對對方的客觀認識出發,在實踐中去練習掌握愛的藝術。

要掌握一門藝術,需要做個遵守紀律、思緒集中、富有耐心、滿懷興趣的人。

遵守紀律,意味著不能我行我素,而要時刻在意你的言行舉止給對方帶來的影響;

思緒集中,意味著經營愛情不能半心半意,而要全神貫注;

富有耐心,意味著要學會等待愛情拋卻面紗,最終呈現出它無可言狀的美;

滿懷興趣,意味著要對愛情懷著良好意願併為之作出努力,最要緊的努力是做好你自己。

一個善於愛人者必定首先是個自愛者,如弗洛姆所說:“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創造性地愛,那他必然也愛自己,但如果他只愛別人,那他就是沒有能力愛。”

愛情的哲學,並不那麼急於向“實然”獻計,它只是向我們展現愛情該有的樣子和愛情中的我們該成為的樣子。感到安慰的是,我們發現愛情原來並不遙遠,獲得好的愛情似乎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自愛愛人——愛自己,愛與自己匹配的那個人。

愛一個人,你怕了嗎?


真愛我?讓我用8個科學實驗來驗驗你

《戀愛反教材》

[法] 呂旺·奧吉安 著 蔡愫穎 譯

▲ 一封領你進入愛情哲學世界的邀請函

▲ 天使般的笑容,魔鬼般的頭腦,讓你愛上哲學的哲學家,法國大學必讀

▲ 1門困難的人生課程,17個破解愛情之謎的根本問題,2400年大討論的智慧濃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