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曹操集团打赢了襄樊战争,却没有去争夺关羽的地盘?

河苦


问题完全错了,曹操亲征关羽了,只不过人还没到关羽已经被先遣的徐晃打败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这里说的很清楚了“王(此时曹操爵位为魏王)自洛阳南征羽”。曹操千真万确的亲征关羽了。那为什么一开始曹操没去?这就要把襄樊之战的过程简单说一下了。

一、刘备夺取汉中,关羽出兵北伐




首先是此战之前的局势。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从汉中撤军回长安,刘备获得汉中,同时刘封、孟达占据上庸,长达三年的汉中之战以刘备方胜利告终。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实力达到鼎盛。封镇守荆州南郡的关羽为前将军。同月,关羽从南郡出发北伐由曹操控制的荆州北部的襄阳、樊城。襄樊之战爆发。此时,曹操还在长安。

二、关羽水淹七军,曹仁被围樊城


关羽北伐之时,襄樊守将为征南将军曹仁。在得知关羽入侵的消息后,曹操第一时间派左将军于禁率七军赴襄樊助曹仁抗击关羽。正常情况下,于禁所率为曹军精锐,加上于禁一向统兵有方,助阵防守襄樊应该是十拿九稳,不说生擒关羽至少也能保证襄樊不失。

但是天不遂人愿,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溢,于禁七军被淹,自与庞德率残部高处避雨。北兵不善水战,被关羽的水军击败,庞德被杀、于禁被擒。曹仁死守樊城,关羽将樊城层层围困。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等官员都投降关羽。关羽另派兵马把将军吕常围困于襄阳。

三、徐晃出兵救援,关羽威胁许都


曹仁被围后,原本驻扎宛城的平寇将军徐晃前往救援。因徐晃所率兵少且多为新军,曹操叮嘱其候大军集结后再行交战。徐晃虚实结合,故布疑阵,逐渐与关羽部队靠近,曹操逐步增兵十二营归徐晃节制。

十月,国都许昌南方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投降关羽,被关羽授予官职,危及国都,关羽威震华夷,曹操恐许昌有失,准备迁都以避锋芒。

四、孙刘联盟瓦解,曹操遣兵调将

曹操准备迁都,但司马懿、蒋济等人认为,孙刘联盟并不牢靠,只要鼓动东吴夺取荆州,关羽必然退走,樊城之围自解。曹操采取其建议,派使者出使东吴。同时,曹操从长安率大军回洛阳,准备主持与关羽的决战。


此前,东吴曾因刘备夺取荆州要求其归还所借荆州南郡,刘备不肯,几乎爆发战争,因曹操派张郃夺荆州,刘备不敢两线作战,不得已将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归还孙权。双方已有嫌隙。此后,孙权为自己的儿子求亲关羽女儿,结果关羽辱骂使者,让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孙权不能坐视刘备做大,自己被边缘化,夺取刘备控制的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之心已久。

此时,东吴都督吕蒙以病名义请辞,孙权佯装同意,命陆逊接替吕蒙。陆逊写信给关羽表示对其敬佩并愿意向关羽尽忠,关羽认为陆逊不构成威胁,便将荆州守军撤往襄樊战役前线支援。由于缺少兵粮,关羽擅自取用了东吴存放于湘关的粮米,给孙权口实,于是,孙权上书曹操表示臣服,愿意出兵攻打关羽。曹操命人将孙权书信内容射入关羽营中,导致关羽军心大乱,犹豫不决。


为了表明自己对孙权的信任,同时增强对关羽的攻势,曹操命撤去驻守在合肥的张辽等人的守军,调往樊城参与会战,也让东吴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攻打关羽。

五、吕蒙白衣渡江,徐晃大败关羽


闰十月,吕蒙率军化妆成往来客商夜袭江陵。荆州守军毫无防备,吕蒙短时间内控制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大部分地区。荆州丢失。


而樊城一边,十二营人马齐聚的徐晃部对关羽发动了攻袭。此时曹操已率大军抵达摩陂,距樊城不远了。徐晃声东击西,佯装进攻关羽大本营,却实际攻击周边四冢,引出关羽亲自出战。徐晃先与关羽叙旧,之后突然发难,命人擒拿关羽,以致关羽措手不及,关羽败走,徐晃紧追不舍冲入关羽大营,击杀降关羽的胡修、傅方,关羽兵败如山倒,只得退回,樊城围解。

六、关羽败走麦城,曹操迎将庆功

战败后,关羽主力未损,退回荆州,还有一战之力。但吕蒙已事先让荆州百姓写信联络在关羽军中的亲人,致使军心大乱。而孙权也亲至江陵,切断关羽退路。关羽向上庸刘封、孟达求援遭拒,败走麦城,最后在突围中被擒杀。东吴平定荆州南部六郡。

而樊城解围后,徐晃至摩陂与曹操会和,张辽等也率军赶到。曹操都亲自出迎,设宴款待。襄樊之战结束。


伊耆角木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作为汉末三国一位战略战术大师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奠基人曹操,从年轻时讨伐黄巾开始,曹孟德好像迷上亲征,如诸侯讨董,攻打徐州,官渡之战,统一河北,征伐荆州,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征乌桓等役,无处不见曹操的身影。而在关羽北伐襄樊,攻樊口围襄阳,水淹七军,逼得曹操差点迁都避其锋芒之役,战场上只见曹仁、于禁徐晃诸将,怎么不见曹操呢?原来,曹操这次原有亲征,兵至中途改变。


219年七月,曹操在汉中和刘备主力打了一场历时二年的恶战,刚从汉中撤出,刘备大将有假节钺之权的关羽就从荆州向曹军的襄、樊一带发动了进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襄樊守将曹仁平宛城侯音之叛刚回,即被迅雷不及掩耳的关羽军围住,死守樊口,形势危急,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挂帅带领庞德等人率兵往救樊城。于禁来到襄樊,适值秋雨绵绵,汉水高涨,当时曹方阵营已有人担忧关羽会利用水势用兵,果不其然,关羽久居荆州,深谙地势,得知江水泛涨的消息,差人堵塞住各处水口,待水大发时,己方人马乘高就船,而决开水口水淹曹军,于禁军队大乱,关羽乘大船趁势而下大败敌军,活捉于禁庞德。


救兵全军覆没,困守襄樊的曹仁惊得目瞪口呆,只得继续鼓舞士气,咬牙苦捱,曹操接报也大惊失色,认为襄樊难以保住,有迁都的念头。被司马懿等劝住,提出联吴破关的计策,曹操采纳,一面派人联系东吴,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自己亲自指挥救援樊城。而东吴与刘备方之前已因荆州地发生冲突,见到关羽声威大震,也深感威胁,接到曹操递来的橄榄枝后,准备派吕蒙偷袭关羽大本营江陵。(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操立刻将这一消息通知曹仁,又派兵十二营增援徐晃。《三国志武帝纪》有一句“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由此可知,曹操有亲征,只是关羽架不住徐晃吕蒙夹攻,亲征之事中途而废。


南方鹏



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做深渊。公元219年,关羽为配合刘备汉中战役,发动了襄樊之战。他从荆州出发北伐,战败曹仁,包围曹仁驻守的樊城。如果关羽夺取樊城,进而威胁许昌,汉献帝有可能落在关羽的手上,曹操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本,后果很严重。那么经常亲赴前线的曹操,这次为何没有亲征关羽呢?下面根据《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曹操年事已高和病魔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而襄樊之战发生于公元219年,这一年,曹操已经64岁高龄了。64岁在现代也属于老年人了,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曹操已经是高寿了。

公元219年正月,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曹操亲率大军与刘备争夺汉中,久攻不下,自嘲汉中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班师回朝。


而襄樊之战发生于公元219年七月,曹操刚从汉中撤军回到许昌。如果曹操年轻20年,他肯定会马不停蹄地亲征关羽,可现在他不服老不行啊。64岁高龄的老人,还能骑马射箭?经得住车马劳顿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此时的曹操,早年的头痛病时常反复,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已经经不住亲自征战了。因此,曹操年事已高和病魔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亲征关羽了。


其次,曹操没必要亲征,关羽乃是偏师,曹魏人才济济,有不逊色于关羽的“八虎骑”和“五子良将”。关羽在战败曹仁,夺取襄阳后,曹仁退守樊城。此时,虽然关羽北伐声势浩大,包围樊城,可是他的军队数量仅仅三万。

关羽的军队明显属于偏师,主力被刘备带去夺取益州和进行汉中战役了,还不值得曹操亲征。况且,此时的曹营人才济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大都不逊色于关羽。因此,曹操派出于禁率领七军驰援樊城。


于禁带领的北方士兵不熟悉水战,遇到雨季才落败的,并非于禁才能不如关羽。这时,曹操才稍微有点心慌,又派出了徐晃率领大军前去增援樊城,还有“五子良将”之首张辽作为后盾,援军此起披伏。再观关羽,他的军队不但是偏师,还是孤军,焉能不败。《三国演义》中记载:

操大喜,遂拨精兵五万,令徐晃为将,吕建副之,克日起兵,前到阳陵坡驻扎;看东南有应,然后征进。


再次,曹操以许昌为重,亲自坐镇。公元219年十月,陆浑县孙狼等人不堪沉重徭役,起兵作乱,向南归附关羽。关羽接受孙狼等群盗归附,让他们去扰乱曹魏后方。陆浑县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在许昌附近。此时,关羽的声势浩大,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此时,如果曹操亲征关羽,许昌如果被孙狼等人攻下,那自己就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本。同樊城相比,许昌乃是东汉首都,不容有失,曹操亲自坐镇。关键时刻,他还准备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三国志·卷三六·关羽传》: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最后,曹操和东吴孙权结盟,共灭关羽。曹操深知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围困樊城、威震华夏,势力逐渐做大,却不归还东吴的荆州,触犯了东吴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关羽不但拒不归还荆州,还对东吴使者非常傲慢。他还拒绝了东吴孙权结为儿女亲家的婚事,这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


于是曹操派一能说会道之人,前去东吴,与孙权商讨两面夹击关羽,许以事后割让江南之地封给孙权。在利益面前,双方一拍即合,孙权以吕蒙为将,白衣渡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关羽失去了大后方荆州,犹如无草之萍,粮草供应不继,士兵大多是荆州人士,无心恋战。这直接导致了关羽军队的溃散。《三国演义》中记载:

行无数里,只见南山冈上人烟聚集,一面白旗招飐,上写“荆州土人”四字。众人都叫:“本处人速速投降!”

你们是怎么看待曹操没有亲征关羽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因为曹操想要坐山观虎斗!曹操令曹仁固守襄阳,不得往前突出,避开两国相接的地方,为的是让吴蜀两国自己交兵,破坏孙刘联盟,便于同时削弱这两国。

刘备最巅峰的时候拥有兵马146000人,这是在马超归降之后,汉中战役以前的数据。这时候的刘备连曹操都忌惮,因为以曹操的后勤能力只能供应5万人在汉中常驻,所以曹操判断汉中守不住了,才提前迁走汉中以及陇西天水的百姓合计3万多户,大约20几万人。但是刘备在夷陵之战后,整个蜀汉国的总兵力也就48000人左右,直接折损88000人左右,这些部队全部是伤亡俘虏在孙权手里。而孙权自己在荆州战役以及夷陵之战总共累计伤亡也在10000多人。由此可见,两国交恶共计损失兵力10万多人,兵器牲畜粮草损失更是不计其数。由此可见,吴蜀交兵其利在魏。

其次,曹魏的国家战略转变,荆州不再被当成主战场。曹操在赤壁大战之后,失去了所有水军装备,即便能够夺取江陵地区也无法与吴军交战,反而是徒费军力而已。曹操转而将目光放到陇西汉中一线去,这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取川蜀之地,一个是占据川蜀上游地区才能顺流而下灭吴。这是曹操定下的即成战略,后来司马懿司马昭也是根据这个战略来实施灭蜀灭吴的。


优己


襄樊战争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的关羽兵围樊城的战争,史称樊城之围。而公元219年是魏国多灾多难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在用兵上捉襟见肘,国内又动荡不安,这就是为什么曹操集团打赢了襄樊战争,却没有去争夺关羽地盘的原因。

公元219年,刘备取汉中,动员了全部益州的兵力,达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云的程度。换句话说,刘备抽调了益州全部的兵力用来争夺汉中,抽调了益州全部的百姓用来支援汉中之争,可见刘备对汉中的志在必得。

结果,在定军山一役中,魏国名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魏军退守汉水以北,与蜀军对峙。曹操经过三个月的准备,亲自提兵来夺回汉中。曹操经过与刘备两个月的戮战,认识到汉中在短时期内不能收复,于是开始撤军。

与此同时,孙权看到曹操把兵力调去了汉中,于是开始偷袭合肥,合肥告急!曹操赶紧部署魏军在合肥的防守。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关羽瞅准时机,认为魏军东西两线作战吃紧,许昌兵力空虚。而许昌之南的襄阳和樊城成为孤立的棋子,有机可乘。于是关羽主动出击,发动了襄樊战争,企图夺取原属于荆州的襄阳和樊城。

当时曹仁率主力驻守樊城,吕常驻守襄阳,互为掎角之势。关羽率大军兵围曹仁驻守的樊城,又分兵去攻取吕常驻守的襄阳。此时恰逢汉水暴涨,樊城之北的于禁七军被水逼到高堤之上,被关羽所围,于禁投降。魏国朝廷一片哗然,曹仁也感到绝望。因为此时城墙已经被水泡的坍塌了许多。

这还不是最惨的,惨的是襄樊以北的南阳郡发生了多起叛乱,连山贼也跟着起哄,他们打着关羽的旗号,要趁机进攻许昌,吓得曹操要迁都,后来被司马懿和蒋济所劝阻。

许昌之南一片乱糟糟的局势,魏国腹地邺城也不宁静。邺城是魏国的第二个都城,是曹操真正的大本营。邺城留守此时为曹丕,曹丕遇上了麻烦。

西曹掾魏讽勾结长乐卫尉陈祎发动叛乱,攻击邺城,企图活捉曹丕,制造动乱。幸亏被曹丕及时发现,平息了叛乱。但是此时邺城已经人心惶惶。

这就是公元219年魏国的大形势,到处都是窟窿。西方汉中兵力吃紧,正往回撤。东方合肥兵力吃紧,东吴偷袭合肥。许昌之南大乱,百姓造反,襄樊被关羽所围。北方邺城有人企图发动宫廷政变,从后方偷袭。曹操感到心里憔悴。

庆幸的是此时孙权为了夺取南郡,开始勾结曹操。孙权给曹操写信,信中称东吴愿意称臣,帮助曹操从背后偷袭关羽。曹操同意,承认了孙权在东吴的地位,双方开始联合。

后来就是大家熟悉的吕蒙白衣过江,偷袭江陵。关羽腹背受敌,从襄樊撤军,回撤江陵。此时曹仁的许多将领都建议追击关羽,赵俨及时阻止了曹仁。赵俨说:如果我们此时追击关羽,那么孙权就会认为我们会趁机夺取南郡,这样对于我军不利。我军兵少,还是坚守为妙。

后来,曹操果然派人送来军令,严禁曹仁追击关羽。那么此时曹操已经打赢了襄樊战争,为什么不去争夺关羽的地盘呢?

关羽所守为南郡及南郡之南的荆州所有地区,此时曹军迫于局势,东有吴军偷袭合肥,西有刘备进攻汉中,南有许昌之乱,北有邺城之乱。曹操在用兵上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而此时与孙权联合,既减轻了东方的压力,又保住了襄、樊这两座重镇。已经是占了很大便宜。

如果此时曹军追击关羽,那么就有撕破盟约的嫌疑。孙权会认为曹操趁机浑水摸鱼,想吞并荆州。依照孙权狡诈的个性,必然会再次和关羽联合,北上抗曹。这样的话,曹军危矣!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曹操之所以赢得了襄樊战争,主要是因为孙权在关羽背后偷袭江陵的缘故。而此时的魏国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危机。东有合肥之危,西有汉中之危,南有许昌之危,北有邺城之围。因此,此时曹操最想要做的就是稳住局势,而不是追击关羽,吞并荆州,这样的话会刺激孙权,得不偿失!


每日趣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亲率大部分荆州军团北征襄樊地区的曹军。关羽利用连日暴雨汉江溢水之机,水淹七军,果断发起猛列攻击,斩庞德、擒于禁、困曹仁,使困守樊城的曹军陷入绝境。

其后东吴跟曹操秘密联合,背叛吴蜀抗曹同盟,趁关羽重兵北伐、后方空虚之机,袭夺关羽在荆州的大本营,再加上曹军援军赶到,关羽既未能攻克襄樊,又使自己陷入魏吴军队的夹击中,最终导致荆州丢失,自己也被东吴军队捕杀。          

而战后曹操并没有袭取关羽的地盘,而是任由孙权动手,虽然这是两人之间的和议,但还是因为曹操的地盘不稳的缘故。

在襄樊之战之前,曹操刚跟刘备打了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此战刘备几乎带上了八九成的家底,曹军损失很大,不得不放弃了汉中。与此同时曹操地盘的后方发生了叛乱,孙权又乘机进攻合肥,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在四方动荡的时候,曹操进行了取舍,放弃难以拿下的汉中,平定后方叛乱、稳固人心,同时挑拨孙刘联盟,将荆州让给了孙权,既减轻了南部和东部的压力,又破坏了对他威胁极大的孙刘联盟。这个结果可比一个荆州更加有利,曹操犯不上放弃这个结果而与孙权争夺荆州。


平沙趣说历史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形势,当时关羽因为荆州老巢被东吴吕蒙占领了,不得不撤兵去夺回大本营。这样一来,曹操集团才能解了襄樊之围,徐晃等追击关羽也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曹军毕竟不敢趁胜深入荆州腹地去抢地盘,为何?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曹操集团无力消化整个荆州

虽然当时关羽已经败退,但是曹操集团毕竟也损失不小。要知道,关羽围困襄樊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曹仁等守军消耗也很大。况且,关羽还曾经水淹七军,歼灭了于禁、庞德率领的许多军队。此时曹军防守自保有余,若想要去进攻抢地盘,则显得力不从心。



关羽败走时,他在荆州的地盘其实早就落入了东吴之手。东吴这边的守将不是别人,而是大将吕蒙。吕蒙这个人不仅勇猛善战,也很懂谋略,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夺取了关羽治下的荆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稳定了荆州的人心。

所以,对曹操集团而言,一边是自己疲惫的士卒,一边是敌方固若金汤的防线,曹操集团能保住已有战果就不错了,很难再有力量去从东吴那里分一杯羹。

二、即使能侥幸拿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守不住

退一万步讲,即使曹操能拿下关羽的地盘,也守不住。关羽治下的荆州,包括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其东有孙吴虎视眈眈,西边又紧挨着刘备集团的核心地区益州,是实打实的四战之地。



曹操集团如果接手关羽的地盘,那么将会把原本就很长的防线拉的更长,曹操接手后的荆州就像一座孤岛悬在刘备和孙权的正中间,非常容易受到孙刘两家的夹击,不花费巨大代价根本守不住。

更重要的是,曹操此时已经步入晚年,争雄天下的决心也没有从前强烈,很难有精力再去接管荆州。

三、把荆州留给孙权,可以把祸水东引

关羽败亡后,由于荆州对蜀汉的重要性,刘备盛怒之下发动了夷陵之战,起先一路上高歌猛进,最后被东吴陆逊打败。经此一战,孙刘两家都元气大伤,而曹魏集团全程都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所以综合起来考虑,在当时,关羽的地盘对曹操集团来说不过是块烫手山芋,还是丢了好。

我是桅子花香,欢迎点赞、评论,更多精彩内容请加关注!


司马公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围困襄樊,十一月因南郡被吕蒙攻下而撤退。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曹魏集团一直处于被关羽压着打的被动局面。我们先梳理一下战役大致过程:

七月,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率七军救援。庞德与关羽交战,射伤关羽。

八月,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庞德无处可逃,于禁投降,庞德力战,逃走过程中船翻被俘,然后被斩。随后关羽包围襄樊。荆州刺史等投降关羽。

徐晃率军救援樊城,攻占郾城。

司马懿奉命前往孙权处,表示曹操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孙权决定出击。

十月,许都以南的几个县都归附了关羽,关羽威震华夏。

关羽的后方,驻守江陵的士仁、糜芳投降吕蒙,江陵失守。

得知南郡失守,关羽立即从襄樊撤退,襄樊之围解除。

十一月,荆州当地原支持刘备的势力均被孙权击败,关羽走麦城。

十二月,关羽被俘,随后被斩。

结合战役以及当时整体的局势,曹魏没有乘关羽撤兵之际追击,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一,曹魏内部叛乱频现。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用天子仪仗,引发了一系列内乱。次年,忠于汉室的耿纪、吉本、韦晃等人在许都起兵造反。北方的乌桓联合鲜卑反叛。虽然叛乱都被镇压,但是无疑表明曹魏内部隐藏着许多对曹操不满的人,一有时机,他们就会闻风而动。

襄樊之战爆发后,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威震华夏。不仅仅是曹魏任命的官员归附了关羽,许都以南的陆浑、梁郏等县的百姓纷纷造反,杀死当地官员,接受关羽的任命。而邺城则发生了魏讽谋反事件。曹仁当时就意识到,如果襄樊失守,黄河以南的地方就会全部丢失。而曹操居然也有了迁都的打算。

因此关羽撤军之后,曹魏没有力量去追击,必须把精力放在镇压内部的反叛上。

二,外部的威胁。

这个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夺取汉中的刘备,另一个就是孙权。

襄樊之战爆发前几个月,曹操在汉中大败,夏侯渊被斩,汉中失守。曹魏的防线后退到长安一线。此时正值刘备的巅峰时刻,曹魏除了抵御关羽,还要防备已经自称汉中王的刘备大军。

关羽从襄樊撤军时,孙权军已经攻下了江陵,如果曹魏追击关羽,襄樊就会空虚,孙权军便有利可乘,攻取襄樊。

三,彻底破坏孙刘联盟。

孙权军攻下了江陵等地,虽说已经破坏了孙刘联盟,但是此时仍有回旋余地。孙权似乎也不愿意把事情做绝,派人招降关羽,但关羽怎么可能投降呢。最终关羽被杀,双方彻底撕破脸。如果曹魏追击,很可能导致孙刘联盟再次恢复。

四,保障权力的顺利交接

曹操曾经犹豫过要不要从洛阳率大军亲征,最后还是放弃了,只派了一部分军队去加强徐晃的援军。当时曹操身体已经不行,实际上几个月之后,也就是第二年的正月,曹操病逝。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如果大军南下,必然导致内部空虚。而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势力,曹丕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曹植、曹彰等人并不服气。大军如果在外,曹操死后,很可能导致将领拥兵自重,各自拥立公子。曹丕就无法顺利继位,政权动荡,甚至造成分裂。这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当年袁绍死去后,其子在属下的拥戴之下分裂,互相攻击。

在这种形势下,维持内部的稳定,顺利完成权力交接,应该是曹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去追击关羽,夺取那点地盘。


江蝶梦


一,赤壁新败,襄樊战争取得的胜利乃防守的胜利,能保住成果已经不容易了。且关羽军团兵锋正盛,曹操是个务实的军事谋略家,不会在这个时候冲动。

二,公元210年左右,长年的战乱和特大瘟疫使中原经济疲惫不堪,汉室的残余势力蓄谋推翻曹氏,内政不稳,曹操只能安定朝局,恢复民生。此时自顾不暇无力兵指南方。

三,暮年的曹操已不思进取,一场赤壁之败就哀叹“孤此生恐难平江南矣”。曹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强平定了北方,已经身心俱疲,以曹仁张辽精锐之师进驻襄樊合肥,是防守之势。史家认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足的局势,实乃曹操集团闭关自守所致耳。


先启历史


原因很简单,你能不能一边背单词一边做数学题啊?

不能,人的精力有限,国家也一样,因为曹操被更紧急重要的事情拖住了,也就是汉中双方也在胶着,从后面可以知道诸葛亮七出岐山,均从汉中进攻曹魏,说明汉中是曹魏的大门,不可有丝毫差池。而襄樊虽然重要,但二者比较后,前者更紧急重要。曹操更需要坐镇许都统筹调度。

曹操非常知人善用,但这次点背,于禁没有扛起重担,结果是水淹七军完败。难道于禁真是水货吗?答案是否定的,宛城之战一举成名,被封为“益寿亭侯”,可惜碰到关羽这只“汉寿亭侯”没扛住歇菜!

曹操再牛叉也没有分身术,只能忍了暂时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