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又一個封建思想毀娃案例!

導讀:近年來,出現語言障礙的孩子越來越多,語言發育遲緩,嚴重的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語言是交流的主要方式,語言障礙也是導致孩子社交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他們常常要面對一種狀況:我想要,但是我說不出來,手舞足蹈但是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內心十分焦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又一個封建思想毀娃案例!

幼兒園拒收的孩子:

菲菲的孩子今年3歲,長得乖巧可愛,小臉圓圓的,哪個見著了都喜歡去逗逗他。但是菲菲卻面臨著一個難題,孩子9月份就要去幼兒園了,但是諮詢了幾個幼兒園都表示沒辦法接收。

原來,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好,3歲了,鄰居的孩子都已經妙語連珠了,而菲菲的孩子卻是惜字如金,只會叫爸爸、媽媽和一直帶著他的奶奶。

因為孩子的另一個習慣,菲菲根本不敢帶孩子和其他孩子玩:孩子一著急,說不出來話,就會打別的小朋友,甚至還會咬人。就連小表哥都怕了他,試過被孩子咬出血痕,要不是家裡人及時拉開,小表哥就真的要少塊肉了!

為此,菲菲還以為孩子的身體發育不好,專門帶著孩子到醫院去檢查,可檢查結果卻是一切正常。

會造成這樣的結果,菲菲認為問題在於自己。

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又一個封建思想毀娃案例!

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因為家裡只有老人照顧孩子,菲菲忙於工作,大家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哭不鬧就好,每天都有很長的時間讓孩子看電視。菲菲認為就是這個原因讓孩子錯過了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

語言能力培養,最重要的是環境:

菲菲的例子,並不是個例,在我的身邊就有不少的例子。

堂哥的孩子,4歲半,和菲菲的例子一樣,孩子除了親近的人的稱謂之外就不會叫了;

朋友的孩子,6歲了,說話和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一般,只會兩個字兩個字的說,如果不熟悉孩子的人,根本拼湊不起來孩子想表達什麼;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呢?其實語言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是環境。

  1. 多和孩子說話:每一次交流對孩子都是一次有效的刺激;
  2. 放慢語速讓孩子模仿:孩子最強的就是學習能力,而其中以模仿能力最佳,放慢語速,讓孩子更容易模仿;
  3. 跟孩子解釋自己在做什麼:家長做事的時候,可以一邊做一邊給孩子解釋自己在做什麼,讓孩子能有意識的模仿;
  4. 不強迫不催促:解決菲菲的問題,最核心的就是讓孩子的語言環境豐富起來,在這之前,強迫和催促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5. 語言和表情的鼓勵:任何學習都是枯燥的,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是孩子堅持的最好動力。
  6. 時間:堅持三個月,一定有效果。距離孩子上幼兒園還有3個月的時間,正好夠用。
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又一個封建思想毀娃案例!

怎麼預防孩子出現語言障礙:

一切的治療都不如及早預防,菲菲的情況,時間還勉強夠用,如果是到開學的時候則會耽擱孩子上學的時間。

預防孩子出現非生理性的語言障礙,家長們做到以下準備即可:

  1. 多和孩子說話:增加孩子模仿的機會;
  2. 避免孩子常住環境的語言多樣性:如下圖,多種語言會讓孩子產生混亂,讓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說;
3歲孩子,多次被幼兒園勸退,又一個封建思想毀娃案例!


  1. 用孩子能模仿的語速和孩子示範:讓孩子有學習的節奏;
  2. 不做“萬事代辦型”家長,若是不用開口孩子就可以被滿足需求,那孩子還學習語言幹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