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那些被穷养的女孩子长大后性格如何?

南桥经几秋


穷养其实并不是家里有多穷,而是父母刻意营造出来一种很穷或者说过分勤俭节约的家庭氛围来。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妹子就是这样的,她的父母都是国企员工,虽说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基本生活还是不错的,但是妹子的妈妈对于勤俭节约却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他们也并不是和女儿哭穷,而是告诉孩子,不要去比较那些吃穿用度,而要去比学习成绩。她说,小学六年,她只用了两个书包,其中第一个用了四年半,直到破了,才又给她买了新的书包。

除了在物质上比较节约之外,她的父母对于赞扬她也是很苛刻的,出了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让她反省自己的不足,她的印象里,父母永远没有替自己说过话。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变成了一个特别讨巧的姑娘,但是却他永远不懂得维护自己的礼仪,不会争不会抢,甚至连吃亏了都不敢为自己声张。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她谈恋爱的时候,她特别容易吸引渣男,最初的时候对她好,但是相处久了总会变成对方无止尽的对她索取,不论是情感还是金钱,而她几乎没办法拒绝,因为她习惯了。

被穷养的孩子很自卑,习惯付出,习惯被打压,父母以为会培养出来一个吃苦耐劳的孩子,实际上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习惯受欺负,并且也容易吸引欺负她的人的孩子。

我是echo小茵茵,一个有趣又有料的亲子漫画家。关于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在在评论里和我一起讨论哦~


echo小茵茵


很多人都认为穷养女孩子会导致女孩子性格不好。其实,这话并不对。

穷养也好,富养也罢,最重要的还是教养。

我认识的学生里,有A、B两个女孩。

两个女孩家庭条件都很不好。两个人很少穿新衣服,吃饭、做事都很节约。

小A的父母重男轻女,眼里只有她的弟弟。

好吃的东西必须让给弟弟吃。弟弟吃够了,不吃了,才能轮到小A。

父母忽略小A,也没怎么管过小A。

这种长期的忽视,导致小A变得很自卑。

她从来都不敢大声说话,别人欺负她,她也是逆来顺受。

小A初中毕业后,父母不愿意再供她上高中了,让她进了一所技校上学,希望她能早点出来工作、早点挣钱养家。

小A在技校待了不到半年,就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跑了。

这个男人就请她吃了一顿肯德基,小A 就感动得要命。她认为这个男人给了她从来没有过的关心和温暖,她决定跟着这个男人远走天涯。

16岁、父母没有好好关心和教育过的小A,被一顿肯德基拐跑了,并生了两个孩子。

小B呢,她家经济条件也很不好。但是,父母很关心她,很在乎她。

家里穷,穿衣服、吃饭都很节省。但是,父母很舍得在教育上投资。

父母的教育到位,小B很懂事;父母是宽厚本分的人,在这种家庭长大,小B的性格也很好。

又加上父母看重教育,小B的成绩很不错。因为学习成绩好,为人热情大方,很受同学欢迎,她也很自信。

去年,小B从北大毕业了,进了一家很好的公司。男朋友跟自己是同学,两人的感情很好。

同样是穷养的闺女,小A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育,早早地被男人拐跑,并在很小的年纪生下孩子。属于自己的青春,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对于小B来说,虽然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父母对她的爱和教育,让她成为了一个积极阳光的人。

所以,穷养也好,富养也罢,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对孩子的教育,也要跟上。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积极、阳光、自信的人。


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在帮助别人。欢迎转发。

欢迎关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热点知识推送给您。


柳柳老师


物质上的贫富不是成长的决定因素,也不是主观上可以决定的。而精神上的贫富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可喜的是——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我也来讲讲故事,四个主人公都是女孩子,但她们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故事1:

主人公a家境贫困。一天,a看到同学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想了很久才跟父母开口说想要一条一样的裙子。父母觉得孩子很少开口要东西,不想孩子失望,说:“行!过几天等玉米卖了之后就买。”

a的父母传达给她的是——虽然我们不是很富裕,但我们理解女儿的正常需要,我们努力一下还是可以满足女儿的需要的。我们现在虽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但只要我们好好努力,是会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

a会很积极向上,她相信通过努力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觉得自己比他人差多少。

故事2:

主人公b家庭贫困。一天,b看到同学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想了很久才跟父母开口说想要一条一样的裙子。父母说:“你没看到我为了养活你每天这么辛苦地工作,居然还这么不懂事、要东要西的?!”

b的父母传达给她的是——父母非常辛苦,向父母提要求,是非常不懂事的表现;漂亮的衣服不是自己可以要求的,这是一个不合理的要求,自己是不配拥有这个东西的;自己连一件漂亮的裙子都不能买,父母太无能、父母不爱自己。

b自我价值感低,总觉得自己矮别人一头,能赚钱后会通过无止境的购物来满足自己的以前未被实现的愿望;更可能以物质来衡量他人对自己的爱。

故事3:

主人公c家庭富裕。一天,c看到同学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跟父母开口说想要一条一样的裙子。父母说:“先把你衣柜的衣服整理一遍,看看你的柜子里是不是有很多很漂亮而且跟别人不一样的裙子。想想是不是一定要买。如果要买,可以,周末妈妈休息时,带你去买。”

c的父母传达给她的是——你的需要是可以被满足的,但不是无条件满足,你需要自己来衡量你的需要是不是必须的,而且要看他人是否有时间去满足你。

c会对自己的需要非常清楚,并且会慢慢减少跟他人的比较,明确自己的独特需要和个性;内心比较富足;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会顾及到他人。

故事4:

主人公d家庭富裕。一天,d看到同学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她跟父母开口说想要一条一样的裙子。父母说:“行!宝贝喜欢的,随便买!下午就去买!多买几条!”

d的父母传达给她的是——父母是会随时随地无条件满足自己的欲望,父母非常爱自己。允许自己买漂亮的衣服,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现。

d相对会比较骄横,她会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他人,如果你爱我就应该无条件满足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对物质的要求相对也会较高。

不管家境如何,只要清楚孩子的培养方向,成人都是可以去调整自己传达给孩子的深层次的认知。


幼儿教育小马达


都说女孩要富养,因为如果从小生活在优越,不愁吃喝的家庭中,女孩的性格会很阳光单纯,看不到生活的痕迹。真的都是如此吗?从笔者这么多年接触过的女孩中,不乏家庭条件一般,但依然开朗乐观的。也有不少家境良好的大家闺秀,却娇纵蛮横。所以说,这种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与其说穷养与富养,不如说是家庭教育,尤其是金钱教育的关键。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不浪费,懂节制,不卑不亢,独立。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做的功课。


有的家庭会经常给孩子灌输生活不易的信息,比如爸妈在外有多么艰辛,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上学等等之类的话语。这其实不能有效的教孩子要节约等等,反而在无形中给了幼小的孩子压力,过度地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


还有些家庭会把孩子过度保护在象牙塔里,这类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很容易吃亏。不知柴米油盐的来之不易,亦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正确的金钱观念是要一点点渗透到孩子的童年里。如果家庭条件一般,也不要亏待了孩子。当然,这个不亏待是指家长要尽可能的让他经历其他孩子会有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一定很贵,但却是他的视野中不可缺少的。


决胜网


我就是被穷养长大的。

我只想说,我的孩子,我只想富养他。

我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老师赶回家拿学费。

初中的时候,也是因为学费,被老师点名。站一堂课。

高中的时候,贫困生去领被子,我根本就不想去领。学费没有减免,我妈还跑学校质问班主任。班主任把我喊出去说了一顿。导致我以后都无法面对那个老师。感觉是我自己做错事情一样。

食堂吃饭的时候,我都不敢点贵的菜。别人吃完饭,还要买点零食,我几乎都是看着别人吃。偶尔买一次,心里就有犯罪感。感觉没有对得起辛辛苦苦的父母。实习的时候,买衣服都是去小商品市场。

穷养不止让我自卑,苦恼,还深深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力感。那时候就常常想,有一天,我能随心所欲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好。

高考完,我就去私人饭店当服务员。那时候,都可以在厨房里配菜了。当时服务员一起的,有七个人。休息的地方,就在饭店后面的老板自己的房子。房子很凑合。一共两间房。男女各一间。反正有的女生夜不归宿。我记得,有一次晚上,有个男生,就在我房间,说要在这里睡。后来有人来了,他才走。之类的事情,还有几次。因为自己心高气傲,并没有看上他们,也可能长得丑,所以并没发生什么。其实里面的女孩子,都失身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我当时完全没有一点安全意识。穷养把我养成了一个无知的傻子。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大学暑假的时候,我偷偷跑到电子厂打工一个月。电子厂里很苦的。除了吃饭,其他时间,一站就是一整天。活很多,量很大,必须下班前做完。厂里有时候还没有风扇。有连续一段时间,都是倒夜班。那时候挣的第一笔钱,2000块。反正在当时,感觉很富了。

当时拿着这笔钱,给家里人买了身衣服。给了姥姥一点。剩下的,就不记得干嘛了。反正没有瞎挥霍掉。

穷养让我懂得了节俭不浪费。

后来,有了一个好工作,嫁了一个好老公。回头想想,曾经的工作,再也不想去碰。

有时候,我会感谢穷养,把我养成了一个身体好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的人。

更多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带给我的自卑。如果我不是一个积极开朗的人,如果我还是一穷二白,我想,我只会被穷养打败。

穷养能给我的,富养也能给到。

富养能给的,穷养远远不及。


奥利奥妈妈碎碎念2



什么是穷养什么是富养?

月入五千的家庭,每个月给孩子花两千。

月入五万的家庭,每个月也给孩子花两千。

哪个是穷养,哪个是富养?

月入五千的家庭,每月给孩子花两千,两千都花在吃穿用上上。

月入五万的家庭,每月也给孩子花两千,两千都花在给孩子增涨见识、提升能力上。

哪个是穷养,哪个是富养?

月入五千的家庭,每月给孩子花两千,两千都花在给孩子增涨见识、提升能力上,但家庭关系糟糕,父母经常吵架,基本是把孩子丢给老人带。

月入五万的家庭,每月给孩子花两千,两千都花在陪孩子增涨见识、提升能力上,但家庭关系融洽,父母恩爱,在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上总是亲力亲为。

哪个是穷养,哪个是富养?

可见,和花钱多少相比,钱花在哪里更重要。和钱花在哪里相比,那些花钱也买不来的更重要。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孩子未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上怎样的生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成败的衡量标准不是金钱,也不是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因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多元的组合,它包含了价值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家庭环境、家庭关系……

如果我们陷在贫富的逻辑里,那我们的教育注定狭隘。别让贫穷成为失败的借口,更别让狭隘限制了我们了对教育的想象。


超级育儿师兰海


有孩子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听过:富养女穷养儿!

那么何谓穷养?

家里穷,一家人都吃不好,穿不暖,算么?

家里有钱,却不给女儿吃山珍海味,穿戴名牌,算么?


精英菌的一闺蜜,父母做地产的,从小生活优渥,初中上学一个班,那时候多数同学没有什么零用钱,她已经可以给自己买好的手机,漂亮衣服了。到了高中,学校是封闭式的,距离家较远,她每周都有司机送来好吃的,节假日里大多数同学们都是自己搭车回家,她依旧是司机接去送回。不但吃穿用度标准高,就连伙食费都至少比一般同学高5倍,可是却从不见她爸爸妈妈出现(听说父母感情不好,各自生活,同时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太多时间管她)。

毕业这么多年,男朋友交了不下5个,到现在依旧孤身一人。职业生涯也不算顺利,常常工作不到半年就跳槽,除了每天开着宝马上下班,朋友圈里吃喝玩乐和身上的名牌,也没觉得和大家伙有多大差别。

高中同宿舍的同学小蔡,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也就400元,居然还能攒几个月买一个MP4(在学校里吃,当时每顿正餐6元就有肉有菜了,除去一日三餐,也没什么剩的了)。不过小蔡家里离学校也有200多公里,几乎隔月爸妈就一块儿送些自己做的烧肉、鸡翅什么的过来,其乐融融的,当然也让我们这些离乡背井的同学们一饱口福。

现在小蔡在公司里已经是部门经理,育有一子,虽然没有豪车相伴,也不能常常外出度假,却也和先生白手起家在一线城市中心拥有两套房子,日子也过得美满。

不同的人对于贫富的定义都不尽相同,精英菌无法对穷养富养的孩子做明确的性格标签,但一般在童年期间缺什么,而这种缺失会逐渐隐藏在内心深处,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的相关决定或选择,会起着关键的作用。包括安全感、爱、尊重及自我实现,也就是人们常常形容的不信任、敏感、自私、毒舌等等所谓的型格标签。

大家认为呢?


无忧精英网


我就是个被穷养大的女孩子,现在也将近30岁了,让我来说说被穷养大会对女孩子性格乃至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吧。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我们家很穷“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校让交学杂费,我们家总是最后交的,甚至会因为没有交学杂费,上课时间被老师要求回家要钱。

学校六一什么的表演节目会拍照,学校卖照片,也就几块钱一张,我好像从来没有买过。整个小学时期留下的照片,几乎都是学校要求拍的证件照。

零食简直是奢侈品,为了零食我偷过家里的钱,在我爸妈卧室有个皮包,里面放着很多硬币,我上学前会趁他们不注意偷拿一毛两毛的,去学校门口买零食。后来竟然都被我偷光了,我爸妈发现了,还在家庭会议上批斗我。“你要钱,直接给我们要就好了,为什么要偷呢?”我心想:我要的时候,你们给过吗?以至于现在我对零食都情有独钟,哪怕不吃饭都要吃零食,也许等心里这个洞填满了,就不会对零食这么喜欢了。

整个小学期间虽然因为家里穷发生了一些事情,但并没有给我的内心和性格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我学习好,当时性格也蛮外向的,会参加才艺演出,挺自信的。


中学开始,我因为“家里穷”,发生了变化:

中学在县城上的,同学有的是农村的,有的是城里的,很明显吃穿上,零花钱上差别都很大。十几岁的女孩子,开始爱美了,别的同学冬天穿羽绒服,我却穿家里做的棉袄;女同学都穿好看的牛仔裤,我的裤子却是自己买布料做的;还有一些衣服是妈妈,姑姑,表姐的剩衣服。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变得自卑,变得少言寡语。

考初中,我是以全县第10名考进去的,但是进了班级以后周考,我都没进前十。英语没有任何基础,不知道怎么学,只能死记硬背。代数几何也跟小学不同了,接收起来很困难。成绩不再是小学时的名列前茅,成了中等,这是导致我自卑的最大原因。然而,家里不会问我的成绩如何,不会问我在学校生活是否适应,更别说补习班。

我记得中学3年,爸妈来学校次数超不过5次,入学送过一次,因为住校行李太多,后来送过一两次粮食,换饭票买饭吃,还有就是毕业前我肠胃炎拉肚子的厉害,来接我。平常的家长会什么的,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个时候我开始了用自己的生活去和同学们做对比,我觉得自己家里穷,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变得自卑且孤僻。


进入社会:

初中毕业因为那场病我没有参加中考,哥哥继续读他的高中,我没有争取继续读书,父母也没做任何表示,顺其自然初中毕业走入社会。在家待来2个月,开始怂恿我去找工作。羊绒厂,轴承厂,纺织厂......就这么开始了我的工人生活。

进入社会后我依然很孤僻,因为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我不会跟人打交道,工作起来辛苦且压抑,当时日子挺难熬的。


来北京:

2008年,我哥大学放暑假,来北京找他女朋友,恰逢我工作的纺织厂倒闭没事做,我哥说带我来北京玩几天,玩了半个月就建议我留在北京找工作,我也同意了,“回家能干嘛呢?”当时自己这样想,隐约觉得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挺好的。

从饭店服务员开始(因为管吃管住,生存压力小),餐厅领位,餐厅收银,后来还是在我哥建议下学习电脑知识,在我嫂子的推荐下进入一家民营医疗做网络编辑,从此走上互联网的道路。从在键盘上字母都要一个一个找,每天加班,到后来被推荐做组长,做新闻源,做百度竞价,也算是收获多多,成长多多了。我和专科,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也做了同事。

来北京之后我打回家里的电话很少,回家次数也来越少,甚至过年都不回去,因为我知道,回去就是相亲,就是说教。有时候心里会想“你们到底只为了我的幸福着急,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急”。

关于我的恋爱经过,也是非常的曲折,在这里就不说了,总之现在也恋爱结婚了,留在了北京,和父母关系虽然没有那么近,但每周也会打电话回家,和妈妈聊聊家常。



对于我的生长环境我抱怨过,逃离过,也挑战过,但是现在我坦然了。18岁以前的生活环境,我们没办法自己选择,但是成年后的生活,我们可以自己做主去创造!


虽然被穷养,但是我现在自立,担当的性格,也正是那样的环境所造就的。而因为穷养给我性格带来的缺憾,我会用余下的人生去找回,去修炼,去让自己更加的圆满。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桶装水联盟


我和我姐姐都是穷养大的,这个穷一是物质上的穷,二是精神上的穷。我们姐弟四个,由于孩子比较多,父母没有精力去照顾,同时还要挣钱养活我们,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双重贫困。姐姐是老大。她的衣服都是我爸妈的改小的,我的是姐姐穿过的,小时候没有穿过不打补丁的衣服,初中时强烈羡慕同班女生漂亮的皮革鞋,被妈妈一顿爱慕虚荣之类的数落再也不敢提了,从此也学会了拼命压抑自己的想法。长大后的我们也出现了共同的性格特征:一、自卑与自负反复交织的复杂性格。不管我们在别人眼里是多么优秀,我始终是那个无比自卑的小女孩。尽管我和姐姐通过自己的拼命努力都是博士,但是我们一直感觉不如别人,内心自卑敏感的要命,外人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真实认知。有时候又很自负,感觉自己比别人优秀等等。

二、没有安全感。因为母亲忙于挣钱养活我们,她的辛苦决定了她没时间来温柔地对待我们,长大后的我们不像女孩子,不会撒娇,对男孩的示好比较迟钝。我姐在高中时甚至留起了寸头,幸亏她的颜值在线,不然,唉。因此内心没有安全感的我们处理起自己的感情也是很糟糕的,我姐找了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丈夫,最终还是离婚了。我痴痴的等着初恋一直到他劈腿。我们不懂得如何和这个世界和解,经过头破血流才会明白人情世故。还有对于金钱的安全感,我们舍不得花钱,不会享受,当然也不会去挣大钱,不敢去设想美好的生活,在穷困的自我束缚下挣扎活着。

三、很独立自强。明白自己一无所有,明白无人可以依靠,因此也懂得好好自立,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在生活中成为女汉子。加油,每一个被穷养的女孩,愿你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黄黄66336


我感觉自己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先说一下我的整个家庭背景,我爷爷在我父亲初中,就没有让他继续读书,我父亲成绩很好,而且家里并不是没钱,结婚,所有的钱被爷爷拿走,爷爷三不管。不管老妈。不管老婆,不管三个孩子

我爸生了四个孩子,我老大,家里小时候和我小爸住一个屋檐,房子是爷爷爸爸小爸自己盖的,两层,而且据说,我小爸把他的房子弄了水泥地,但是我家那边,就是坑坑洼洼的泥巴地,我爸白天做木匠,晚上装黄鳝养家,他没有任何资助。全靠他和我妈,而且我们家那个房间两张床,一张我爸妈我弟三个人睡,另一张,我和我妹睡,我三妹从小外婆家睡,我三妹如果回家了,就沙发上睡

我家夏天蚊子极其多,能咬到全是都是,而且漏水,家里白天都很黑,家里家具我爸自己做的,客厅二楼盖的时候,没有板,只有一条从中间走到阳台,而且阳台没有扶手,两边空的,真的,可以看到一楼。然后如何两边空的走到二楼的房间呢,工地搭架子那个竹子可以站人的那种架子,见过吗,搭中间,就可以进去了,如果不小心,就会掉到一楼,但是我们从小习惯,掉不下去,有一次,我表弟和我堂弟玩接球,我堂弟从二楼那两边空空的掉下来了,嗯,掉下来了

整个童年,我们的穷养。和你们口中所谓的穷养根本不同,那真的是穷,小时候。我的衣服,都是捡亲戚家的衣服穿,我妹再捡我的衣服穿,只有我弟不用,一年就过年有新衣服吧。而且过年妈妈买的软糖,我们不能吃的。因为不够别人家孩子拜年用。我小学一年级就煮饭,二年级自己生火煮饭。四年级炒菜,每天帮我妈煮饭,去菜园里割菜回家。一家六口一盘韭菜,要么茄子,最好吃的是豆腐,豆芽,豆芽买的。豆腐基本是我大姨给的,大姨家卖豆腐的,我从小不和父母要钱,不敢提任何意见,最多零用钱一毛钱,真的,就一毛钱,用洗衣粉洗过头,没有肥皂洗澡,我记得六七岁有一次我和我妈上街,看到有双红色皮鞋。无敌好看,我盯着看了很久,走的时候,还盯着看,但是仍旧没有说我想要,我妈问了一句。你喜欢啊,就没有下文了,即使这样,我也从来不羡慕别人家吃的好,穿的好,而且从我有记忆就知道。今后我是不可能读书的,上学的时候。经常穿的破破烂烂的,头发自然卷还少,黄,极其丑,真的,这里就不细细的说了,可以自行脑补

我初二后就没有读书了,打工,每一分钱都上缴给父母,而且,那个时候,我妈也是对我特别特别抠门,几乎不可能有多余的钱,每次没钱了,给我20或者50块钱,而且那个时候虽然我偷偷的会自己擅自买衣服,但基本三十块钱,一身衣服从头到鞋子,最多一百,那个时候,我妈经常说我不省,不捡别人衣服穿

我虽然被极度穷养,但是,我从来就不会因为虚荣心,变坏,从不羡慕任何人,工作的时候。特别羡慕读过书,不用给父母钱的孩子。特别羡慕有父母抱,有父母亲,有父母拉着手逛街的小公主,有不用被父母揍,不用重男轻女的家庭,不用因为出身不好被嫌弃

虽然这样,但。我依然简单,有底线,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做easy girl ,但是,这也是我内心深处的刺,永远的痛,真正穷养孩子的那种痛,别人根本就不可能懂,太多事。已经不愿意提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