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像摄影作品中,人像可以位于画面中的什么位置?

柳侍墨


人像摄影作品中,人像在画面中的位置,主要是根据拍摄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决定的。人像拍摄分全身人像、半身人像、特写人像,还有组合人像等。以表现的内容为核心,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构图方式不同,人像主体在画面上处的位置也不同。



人像在画面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画面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定要根据内容和构图的需要,使得画面主体突出,虚实结合,节奏统一,视觉效果协调。比如我们要特写人物的五官,可能人像占据了整个画面;如果是拍摄半身人像,那可能占的位置是三分之二区域。

不管是拍人像还是拍其他题材,在构图上,结合一些比较经典的构图方法,来实现我们的表现目的。比如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三分法构图或者说“井”字法构图,将主体落在画面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三分之二的交叉区域。还有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S”构图、框架式构图等。

总之,人像在画面上的位置,是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构图的方式来决定,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拍摄出优秀的人像作品。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敬请关注“脑摄狼图事界”头条号。


脑摄狼图事界


这个问题问的就是摄影构图方式啦。

我们探讨构图就是探讨要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

放在什么位置可以让布局合理、主题明确、主体突出?

下面分享5个我自己常用的人像摄影构图方式,希望对想了解这方面摄影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三分法构图

描述:将主体放置在三分线上或者黄金分割点上。这应该是最常用的一种构图,叫法比较多,像黄金分割法、三分法、九宫格、井字格等。

特点:避免主体居中的呆板,黄金比例让构图看过去舒服,符合大众审美。

例:人物的脸部眼睛处于黄金分割点。

例:人物的处于三分线上

例:人物的处于三分线上

例:人物脸部处于黄金分割点上

2、对称式构图

描述:把主体安排在中轴线或者两边对称的位置上。我经常在使用对称构图时会配合上中心构图、框架构图等。

特点:对称可以让画面保持平衡、和谐,居中可一眼看到主体。

例如:遇到建筑物框架,像门、走廊等自带对称属性的环境里,就可以多采用对称构图

3、虚实构图

描述:前景、主体、背景的虚实结合,拍摄时用大光圈或长焦加上前景的拍摄技巧实现前景虚化、主体清晰的效果。

特点:可加强画面空间感,同时环境虚幻,人像朦胧,会画面更为唯美。

例如:拍摄室内人像时窗帘、纱巾、墙面等都可以作前景。拍摄外景时花花草草都是常用的前景元素。

4、引导线构图

描述:拍摄环境里的线条来吸引和引导观者的视线。

特点:延伸的引导让画面更具空间感、纵向的引导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例如:常见的道路、河流、桥、楼梯、栏杆等具有方向的都可以作引导线。

5、意境构图

描述:拍摄大场景,主体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一个位置,展示大环境、风景画面为主,人物起到点缀、画龙点睛的效果。

特点:大场景营造意境,让画面充满故事感,引人遐想。

麋鹿摄影,分享原创摄影文章,欢迎观看,感谢关注收藏,有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


麋鹿摄影


人像摄影作品中人像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一定要居中或者位于三分之一的位置或者位于某一个固定位置,而是根据拍摄的情境,可以位于画面的多个位置。

一,因光影而定。如图一,逆光拍摄一个玩滑板车的小女孩儿,既要拍摄人物主体,又要拍摄主体的影子,而且主体是瞬间经过的不容迟疑,稍慢可能就拍不到了。瞬间要表现的是人与影,只要能表现主题就好。

二,因引导线而定。如图二,人物走到桥身弧形引导线的尽头,是最佳的拍摄位置,后边恰巧有光影的衬托,凸显了人物的剪影效果。

三,因对比而定。如图三,在地铁站里人流从大屏幕前经过,一静一动,一明一暗,一清一糊,表现地铁里人流熙熙攘攘的场面。

四,因哲理而定。如图四,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恰巧以轮胎为框架,透过轮胎拍摄到一个行走的人物,寓意人生就像这只轮胎一样,有起点有终点,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把握。

五,因视线而定。如图五,这张照片将人物居左放置,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上,通过人物的向右视线来延展夕阳的美丽景色。

六,因情绪而定。如图六,这张图片里只看到座椅,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人物的,是通过列车车窗的反射将人物的面庞恰好映射在闪过的楼房上,表现旅者归途上思乡心切的情绪。








佳能视界


如果是棚拍,布光带来的轮廓感立体感比构图更重要,然后是焦段的选择,不同焦段对人像的透视关系不同,一般人脸在50至135mm焦段范围内拍出来自然些。如果是外景,得根据背景的选择来构图。

想让背景出现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景深,用什么样的取景角度,这些都需要考虑,仅仅考虑还不够,往往需要现场跑位取景看实际构图效果,配合光圈、焦段、快门速度的设置和取景角度的尝试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这个过程有经验的摄影师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往往避免不了,没经验的话,更需要耐心认真尝试。

外景人像的构图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如果是景点或者值得记忆的地点,可以拍近景全身像或者半身人像,通过走位取角度让画面里出现地标,尝试不同角度的俯拍和仰拍,既能看出在哪里,又突出人像记录。景点人多的话,采用俯拍和仰拍能够把周围游客尽量剔除画面,至于拍正面、侧面、45度角等等,就需要调整人像位置和相机位置多尝试,从取景器里看效果,怎么好看怎么来,多尝试多拍就知道怎么拍好看了。

不跑位的话,真的很难拍出好看的外景人像,除非空气切割机超级浅景深,只让知道在室外,不让看背景和地点,那可以随便拍,杂乱背景都可以被虚化得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在哪里,那样和棚拍有点相通了,变成了只需要取自然光线角度和补光角度。

然后不管棚拍还是外拍人像,对焦很重要,一般把焦点对在眼睛上,能把脸和精神状态及情绪拍得清晰完整。当然,外拍也不百分百拍脸,有些为了强调身体部位,也可能调整浅景深拍摄,比如只把腿拍清晰,上身靠后,逐渐虚化。。


五三的五


人像摄影作品中,人像在画面中的位置,主要是根据拍摄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决定的。人像拍摄分全身人像、半身人像、特写人像,还有组合人像等。以表现的内容为核心,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构图方式不同,人像主体在画面上处的位置也不同。

人像在画面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画面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定要根据内容和构图的需要,使得画面主体突出,虚实结合,节奏统一,视觉效果协调。比如我们要特写人物的五官,可能人像占据了整个画面;如果是拍摄半身人像,那可能占的位置是三分之二区域。

不管是拍人像还是拍其他题材,在构图上,结合一些比较经典的构图方法,来实现我们的表现目的。比如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三分法构图或者说“井”字法构图,将主体落在画面的水平线和垂直线,三分之二的交叉区域。还有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S”构图、框架式构图等。

总之,人像在画面上的位置,是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构图的方式来决定,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拍摄出优秀的人像作品。






云淡风清


一般来说,人像放到黄金分割点为好,但也不能固化,要看拍摄环境和景别,有时将人放到画面中间也很好。


石可言也


个人认为:

人像摄影是以人像为中心来进行构图,光线、色彩、构图都是围绕想突出的人像特征来建构要素。

能够让人一眼发现人像,并目不转睛仔细欣赏。大体摄影方法分两类:

一、利用直接感官对比烘托突出;

二、利用大脑思觉对比烘托突出。

第二类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升华得来,运用一般大众惯性逻辑思维导式来构图。

不过,有挑战才有意思。挺有意思的😝!

答题完毕。

一家之言,才疏学浅。见谅!🙏🏻


RuZiHengYuan茹茈蘅芫


注意人物空间感


建筑摄影师


你心中的最佳位置


聽雨盧—昝小强


人像位于画面左中右都可以,人像占总画面的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