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戀愛觀察類節目,又被稱為偶像劇綜藝,通過營造不同類型的浪漫愛情“故事”,來帶給觀眾偶像劇般的情感幻想。嘉賓們的真情實感,能直觀提升“劇情”甜度和話題度,所以打造出真實CP,已經成為節目組的致力方向。


帶薪戀愛對於明星們來說有利有弊,對於節目組來說卻是百利而無一害,這些年,戀愛類節目走出了哪些真實情侶?這些真情實感的CP又是如何誕生的?


磕CP一時爽,一直磕一直爽

陳喬恩與素人艾倫的戀情自《女兒們的戀愛2》收官之後便備受關注,原以為這位偶像劇女王只是用精湛的演技配合出演了一出明星與素人的浪漫姐弟戀,沒想到兩人的戀情卻延續至線下,成為現實中的情侶。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並不看好這段戀情的粉絲們於是在網絡起底艾倫,發現其“黑點”之後集體發聲勸阻,但陳喬恩卻正面回應,表示兩人之間的愛情沒有劇本,而自己參加節目的初衷正是為了談戀愛,而不是通告費,大批粉絲浩浩蕩蕩宣佈脫粉,也沒能阻止陳喬恩對這場愛情的奮不顧身投入。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同期參加節目的郭碧婷和向佐也是從節目裡走出來的真實情侶,他們在親子代際真人秀《最美的時光》時,在雙方家長的撮合下成為戀人,這對情侶從相戀到結婚,再到婚後的相處模式,都呈現在節目裡,撒足了狗糧,備受關注。早在2015年湖北衛視的明星戀愛真人秀《如果愛》節目裡,嘉賓鍾麗緹和張倫碩就將節目裡的甜蜜戀情延續到真實生活裡,他們同樣也是大眾關注的話題夫婦。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還有《心動的信號2》裡誕生的兩對素人情侶“天意CP”和“奇聞CP”,儘管張天和陳亦辰這對情侶後來公開鬧掰讓CP粉大呼失望,但兩對情侶在節目裡的情感投入,以及節目結束之後正式交往時的甜蜜,都讓觀眾相信他們確實有過“真情實感”。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於此同時,也有一些明星們在節目裡曾用“以假亂真”的情感投入讓觀眾磕糖磕到停不下來,卻在節目結束之後迅速撇清關係。


比如《我家那閨女》第一季裡的任家萱與張軒睿,這對情感搭檔同樣是年上年下的姐弟戀,在節目裡一點點磨合和心動的過程,比偶像劇更甜蜜,但節目結束之後雙方均委婉透露倆人之間並沒有交往,讓無數CP粉失望至極,就連田馥甄都表示自己“入戲太深”,希望能這對情侶能真正交往。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還有2015年江蘇衛視《我們相愛吧》裡的“石榴夫婦”劉雯和崔始源,這對高顏值CP的甜蜜互動比偶像劇更為浪漫唯美,在節目結束後的四年裡,依然有無數人相信他們是“真情實感”,直到前不久劉雯參加《奇遇人生》時明確表示自己從未戀愛過,才讓CP粉們清醒過來。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偶像劇綜藝裡的“真情實感”,除了能給單身的明星帶來“愛情”,還能帶來哪些附加商業價值?

讓人奮不顧身的除了愛情,還有利益

參演被稱為偶像劇綜藝的戀愛真人秀,並將節目裡的浪漫戀情延展至線下,對於明星嘉賓們來說,不僅僅能收穫一份戀情,還能帶來有形和無形的資源,這些附加價值的驅使下,一些明星CP即便私下並無互動,也會在公開場合“營業”秀恩愛。


首先,從節目裡走出來的真實情侶,往往能獲得更高的曝光度和話題度,以及更多的情感類綜藝節目資源。比如郭碧婷夫婦,在《最美的時光》之後相繼參演了《我家小兩口》和《我家那閨女2》。鍾麗緹夫婦在《如果愛》之後也參加了《我最愛的女人們》,大秀婚後生活。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明星們在戀愛真人秀裡一般會展現較為完整的情感表現,從相遇到心動,到熱戀,再到確認交往等,對於沉浸其中的觀眾來說,這種情感歷程堪比一出“浪漫戀愛養成記”,在甜寵橋段的投餵下,CP粉批量誕生,且有著超強黏性。粉絲就是流量,流量就意味著有變現的價值。

但CP粉的流量紅利也是柄雙刃劍,一旦CP們分手,極有可能招來反噬。CP粉們最大的逆鱗就是自己真情實感嗑的CP被拆散,即便是當事人也不行,先抽身的一方往往會招來CP粉們強烈的情緒反彈,脫粉轉黑回踩。因“心動2”而圈粉無數的“天意CP”就因為陳奕辰一方率先爆出女方隱私而被網友大規模討伐,脫粉回踩的粉絲們甚至將這份怒火遷移至同期參加節目的某位素人嘉賓,因為這位素人嘉賓在事件爆發後沒有及時在社交媒體上取關陳奕辰。

儘管有如此多的流量紅利,依然有些明星嘉賓在節目結束之後迅速撇清關係,對於這些明星來說,出演節目的目的,是建立起“深情”人設的同時又能維持單身人設,為此後出演偶像劇或情感劇打下基礎。

還有一種讓明星們無法“真情實感”持續維持戀情的原因,是對方並非自己喜歡的類型,經過節目裡短暫的相處依然無法愛上對方,但在節目裡又無法表現出來,所以在出演節目期間只能儘量配合營業,一旦結束拍攝,往往私下不再保持聯繫,比如《我們相愛吧》裡的林心如和任重。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還有一種明星較為灑脫,在節目期間真情實感帶薪戀愛,節目結束之後各自迴歸忙碌的生活,有緣相聚時一往情深,不能碰面也不會刻意製造機會,既不會公開否認也不會刻意承認,長時間的冷卻之後慢慢消耗掉CP粉的執念,比如“石榴夫婦”崔始源和劉雯。

將真情實感持續到線下也罷,節目收官迅速撇清關係也罷,這些曾帶來浪漫幻想的CP故事,既是明星們圈粉的載體,也是節目組增加受眾追看黏性的利器。可以說,每一對“真情實感”的明星CP背後,節目組付出的心血和情感都絲毫不亞於“沒有劇本”的明星嘉賓們。

天選CP,按頭營業,狂撒狗糧

一檔成功的戀愛真人秀,可以同時展現幾種截然不同卻同樣真實浪漫的偶像劇戀情,以滿足女性受眾對不同類型愛情的不同幻想。為了營造出具有沉浸感和代入感的“戀情”,從節目嘉賓的選取、搭配,到雙方的約會,以及線下戀情的延伸,等等,已經有著成熟而體系的“方法論”。

“偶像劇綜藝”裡走出明星CP,“真情實感”價值幾許?


選對嘉賓,節目就成功了一半。就像所有的言情劇都有固定的套路,比如富二代與吃土少女,霸道總裁與傻白甜,高冷學霸與可愛學渣,等等,偶像劇綜藝也有固定的CP設定,比如年上女與年下小奶狗,高顏值男神與高顏值女神,成熟大叔與小蘿莉,等等。


不同性格的明星搭配在一起將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他們能否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或演技完成各自的主題,能否在線上線下配合節目組對戀愛氛圍的營造,都是節目組需要在前期選取嘉賓時考量的問題。


選對嘉賓還不夠,如今的戀愛真人秀為了營造戀情的真實感,還會邀請嘉賓的家人配合“出演”見家長環節,讓情侶們的戀愛營業從攝像機前,延伸至真實生活。除此之外,明星們還需要在社交媒體上甜蜜互動,所有的營業都是為了滿足CP粉們的嗑糖需求。


在內容上,節目組會用浪漫細節鋪墊出起承轉合的偶像劇戀情,比如剛開始相見時雙方的微妙心理落差和拘謹;雙方努力付出,打動對方之後的怦然心動;在甜蜜的約會里隨著不斷增加的好感而不斷升溫的情感;在情感發酵下“自然而然”的肢體接觸;進入熱戀期之後順理成章地見家長;在節目結束之時確定交往。

好的情節鋪設並不意味著一定需要具體的劇本,只要設計出能讓明星們也能沉浸其中的服化道和場景,有悟性的演員們自然能在規定情境下給出相應的情緒反饋,半主題的設定下,明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呈現出“深情”人設或“耿直”人設。再加上節目後期剪輯和補拍,觀眾想要看到的情感狀態,節目組幾乎都能呈現出來。


千挑萬選的嘉賓,精心設定的粉紅色氛圍,都是培養情感的溫床,一旦明星們動了真心,節目就有了話題,明星本人也能圈CP粉無數。可見,每一場“真情實感”儘管撒狗糧的是明星們,但最投入的卻是觀眾,最煞費苦心的則是節目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