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5名國民黨武裝特務落網,不但沒有判刑,還安排了國營單位工作

1963年8月初,浙江省公安廳陸續收到情報,臺灣“國防部情報局”經過所謂“洪武”、“威海”訓練班受訓的特務準備在浙江沿海登陸,進行武裝滲透。這股敵特番號稱“浙江反共救國軍獨立30支隊”,妄圖“到括蒼山區生存發展,配合大軍反攻”。省公安廳及時獲悉特務登陸預定地段後,派出一個工作組,和台州公安處、溫嶺縣公安局一起開展工作,到溫嶺、玉環沿海各重點地段作了部署,並協調駐軍船艇加強了海面巡邏。

“30支隊”共由7名特務組成,受到“情報局長”葉翔之接見訓話後,於1963年8月25日13時,乘“情報局”1號船,在2號船的掩護下由臺北淡水起航,26日20時行駛到浙江省披山以東偏北20海里處(預定為披山以東10海里),隨即換乘裝備有操舟機,時速可達30海里的塑料小艇,預定當晚即可到達玉環、溫嶺接合部的茅草山地區,登岸後立即內竄,拂曉可抵達橫山,然後通過元寶山,計劃用7到12天進入括蒼山區。

5名國民黨武裝特務落網,不但沒有判刑,還安排了國營單位工作

由於換乘塑料艇的位置和預定位置的距離較遠,小艇行駛2個小時後,發現當面有兩個黑黑的影子(系解放軍巡邏炮艇),於是繞道前進,結果偏離了航向,靠近三蒜島南側。當時已是凌晨4時,油料也用完了,恰好遇到溫嶺漁民潘小玉、張加忠等10人出海的兩條漁船。“30支隊”的特務望見漁船便呼叫“救命”,企圖誘抓漁船,視情況登陸或逃回臺灣。

在對話中,漁民發現他們的形跡可疑,沒有靠攏,以正在吃早飯為由拖延時間。敵情觀念很強的這批漁民經過商議,決定趁著朦朧晨霧,潘小玉船駛返石塘鎮報告情況,張加忠船距“30支隊”特務船200米處停機監視。待到東方露出魚肚白,"30支隊”特務判斷身份已經敗露,便開槍強迫張加忠船靠攏。張加忠不從,腿部中彈。槍聲一響,完全暴露了小艇人員系偷渡特務的身份,張加忠便加速返航,向石塘邊防哨所報告。

5名國民黨武裝特務落網,不但沒有判刑,還安排了國營單位工作

"30支隊”見自己已經暴露,便在三蒜島巖崖下,將小艇、電臺和部分物資沉人海中,將報警鴿子放飛,攜帶槍支和手雷登上三蒜島,企圖向島民要船逃跑。領航員孔伯榮自覺在劫難逃,便用手雷自殺。三蒜島有居民25戶78人,以種地捕魚為生,安居樂業,擁護人民政府。"30支隊”剩下的6名特務抱著僥倖心理,到了礁山頭,遇上正在施肥的島民,附近看不到船隻,又沒有藏身之地,隊員金興法也用手雷自殺。

島上男女老少聞聲趕來,與“30支隊”形成對峙,鄉人民代表郭加良等人向5名特務喊話,宣傳政策,動員他們放下武器。走投無路的特務向郭加良哭拜,哀求放他們一條生路,郭等人肯定地說:“你們繳槍,保證能活命,如果帶來的東西全部繳了,還可以得到獎賞。”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反覆宣傳,特務同意繳械,5名特務在距離群眾50米處放下武器後靠攏。老漁民劉阿良對特務挨個搜身,然後讓他們坐在地上,等待石塘鎮來人接收。

5名國民黨武裝特務落網,不但沒有判刑,還安排了國營單位工作

石塘鎮委收到潘小玉等船隻的報告後,立即報告公安局和哨所。27日7時30分,海軍從披山、大陳出動4艘炮艇,封鎖三蒜海域,斷敵逃路。縣公安局、人武部、邊防大隊和民兵100餘人於11時30分趕到三蒜島,向群眾接收了支隊長高小玉以下5名特務和武器裝備等,當日下午押至溫嶺縣公安局。

三蒜島漁民面對武裝特務毫無懼色,反而將其全部勸降,一時間傳為佳話,浙江省的反武裝特務襲擾鬥爭再奏凱歌。後來,這5名特務坦白徹底,被人民政府寬大處理,一律免予刑事處罰,安排在長興縣國營林場勞動就業。

人民戰爭威力無窮,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