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在正史中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真的不如曹真吗?

lintianliang


我认为诸葛亮和曹真的军事能力是不分伯仲。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肯定是突出,以一人之力保蜀汉一席之地,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隆中对》更是制定了蜀汉一统天下的战略规划。

曹真由于神书《三国演义》的流传,他成为了是三国历史上被严重低估的将领之一,正史中曹真单从军事能力来说,在曹魏不逊于司马懿,甚至还有过之,曹丕三路伐吴,曹真是三路打的最好的,后来曹真收复西域,功在千秋。

对于这个问题好在诸葛亮和曹真有过很多次军事较量,诸葛亮六出祁山,四次对阵的都是曹真,而非现在各种影视剧中的司马懿。

228年春,蜀汉第一次北伐,诸葛亮首先设疑兵吸引曹真,亲率大军攻祁山,说明蜀汉北伐要成功首先要避开曹真的锋芒,反映了曹真对于诸葛亮的威胁,而曹真也没有识破这个计谋,最后由于张郃大破马谡,诸葛亮返回汉中。 第一次诸葛亮和曹真算平手吧。

228年冬,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曹真部将郝昭坚守抵御,二十多天汉军未破,粮尽退军,曹真遣王双追击,王双阵亡。 虽然王双阵亡,但诸葛亮是进攻方,无果,诸葛亮此战下风。

229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曹真不在雍凉,因此派部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诸葛亮胜。

230年,第四次北伐,实际上这次是曹真的反击,曹真为主帅,率领张郃司马懿分三路进攻汉中,数月对峙,曹真病重,两军暂时停战,曹真由于是进攻方,无果,应该曹真略占下风。

231年,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包围祁山,曹真病重返回洛阳,留司马懿和张郃抵御,张郃遇袭阵亡,诸葛亮却粮退军。

234年,第六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司马懿由于上次对阵损失了张郃,因此使用了龟孙战术,熬死了诸葛亮,蜀军退回汉中,蜀诸葛病逝五丈原。

因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六次北伐,四次对阵的都是曹真,总体看来局部有战果,总体还是不分胜负的,反而曹真刚回洛阳,就折了大将张郃,说明司马懿在实战战场上的能力或许不如曹真,曹真对比诸葛亮来看,硬仗来看,比如陈仓之战,正面诸葛亮不如曹真,所以诸葛亮也不会多次引开曹真,但论军事谋略,曹真不如诸葛亮,综合能力来看,曹真稍微略逊于诸葛亮但也差不太多,毕竟诸葛亮出身谋士,曹真是武将出身。


曹老师xixi


其实不然,也许我们很多人对真正的三国历史并不了解,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只局限于《三国演义》里面,以为那就是真正的三国历史了,其实要了解真正的三国历史要看《三国志》。



《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通过艺术的手法杜撰出来的,里面的很多人物很多事情有的是虚构有的是夸大了的,从《三国演义》里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曹操这一方是当作反面的一方来写的,把刘备这一放当作正面的一方,随之而来他们两方的人物也就存在了贬义和褒义之分了。然而成王败寇真实的历史我们没办法评价谁对谁错。


曹真这个人物在历史中是存在的,并且还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在曹丕和曹睿当权的时候,曹真被封为大都督,带着魏国的一杆兵将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抵御诸葛亮的进攻,而《三国演义》里面把曹真写成了是一个贪图名利,没有真本事的一个庸才,连司马懿都不如,然而我们要这样想果真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样,那么曹丕以至于后面的曹睿还会在用他嘛,曹丕和曹睿也不是那种昏庸之辈呀,所以说曹真能被封为大都督说明他还是有真本事的,是有能力与诸葛亮抗衡的。


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公元228年 诸葛亮举兵筏魏,一路势如破竹使得南安,天水等城池被诸葛亮攻破,最后曹真在于郿派大将张贺出兵救援,最终在街亭大破马谡,使得诸葛亮失去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同时在箕谷击败了赵云邓芝的偏师,为了免遭夹击,最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兵。


其实曹真还打过很多次胜仗的,并且也还是很有智谋的,他曾经也像曹睿提到过通过子午谷攻取汉中这一计策,并且还被采纳,只是因为路途艰难险阻没能克服,最终无功而返。

所以综上所述以曹真的能力是有能力与诸葛亮对抗的,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只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被抬高的。


小程看历史


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徐庶做了刘备的军师,帮助刘备打了好几个胜仗,曹操知道是徐庶出谋划策之后,于是就设计抓走了徐庶的母亲,以此为要挟,徐庶无奈,只好离开了刘备,去投奔曹操,徐庶在临走之前,走马荐诸葛,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然后,才有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三顾茅庐”,而事实上,正史中不是这样的,正史中是诸葛亮来到刘备这里之后,徐庶才离开刘备,去了曹操那里。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在新野驻扎时,徐庶去见了刘备,刘备很欣赏他,重用了徐庶,徐庶对刘备说,诸葛亮是个人才,号称卧龙,将军您愿意见他吗?刘备说,请你把他请来。徐庶说,这个人不可以屈致,将军您要亲自去请才行。于是,刘备随即去请诸葛亮,去了三次,才见到。

而刘备请到了诸葛亮之后,和徐庶一起重用,过了不久,好景不长,荆州的刘表病死,刘表的次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一下没有了依靠,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形势危急。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刘备听说刘琮投降之后,于是率领众人向南撤退,说是撤退,实际上就是逃跑。这时,诸葛亮与徐庶一起跟随,后来,曹操在追击中,俘获了徐庶的母亲。徐庶向刘备请辞,说,我本来想与将军您共同努力,辅佐您成就一番霸业,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了,心里乱了,也没什么心思了,现在就请告辞。然后,徐庶就投奔了曹操。

这件事在正史记载中,和《三国演义》正好相反,但是,《三国演义》里浓墨重彩,一番渲染,先声夺人,洋洋洒洒数千言,写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虽说跟正史相反,但是,效果却更加绝妙。

在新版本的三国里,曹真被刻画的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屡战屡败的常败将军!比三国演义还不如!其实真实的曹真也是一代名将,《魏略》记载:曹真原来不姓曹,姓秦,他的父亲与曹操关系很好!当年为保护曹操而被袁术所杀,曹操可怜曹真年幼丧父,将曹真像自己儿子一样对待,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射虎,老虎应声倒下,曹操赞赏曹真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

他的主要事迹:

【215年】 刘备派遣将进军下辩,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带兵击破刘备的别将,升为中坚将军。后来,曹真跟随军队回到长安,又任中领军。

【219年】 镇守汉中的夏侯渊阵亡,曹操很是担忧,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在阳平击破刘备的部将高翔。后来,曹操亲自到汉中,撤出诸军,让曹真到武都迎接曹洪等还屯陈仓。

【220年】 曹丕继王位,任命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在酒泉造反,曹真派将军费曜征讨,获胜,斩杀张进等。

【222年】 曹真回到洛阳,被任命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后来,曹真和夏侯尚等征讨孙权,攻击击牛渚屯,获胜,转拜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226年】 曹丕病重,招曹真与陈群、司马懿等受遗诏辅政。魏明帝曹睿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升任大将军。

【228年】 蜀相诸葛亮兵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呼应诸葛亮。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督诸军到郿城,于斜谷击败蜀将赵云、邓芝。安定百姓杨条等胁迫当地官员占据了月支城,曹真进军围城。杨条闻大将军曹真亲自到来,自缚出降。反叛的三郡都被平定,曹真料到诸葛亮下次一定会从陈仓进攻,于是派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

主要还是因为南征孙权战功彪柄,演义里为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把曹真在诸葛亮在北伐时写成了笨蛋,其实前期的战争主要是曹真领导的。直到曹真病逝后,司马懿这个诸葛亮的“毕生大敌”才继曹真之后,与诸葛亮拖了四年。曹真与诸葛亮的交战中未处下风,而司马懿和诸葛亮首次交锋,就害死了张郃。不过司马懿也识虚实,而且能忍,知道自己不是诸葛亮对手后,就一直坚守,直到把诸葛亮拖到病死。(当时司马懿兵力约30万,诸葛亮只有10万兵。)诸葛亮一伐中原时。司马懿根本没参战。诸葛亮出兵时,魏准备不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投降,魏帝派曹真统领大军守郿城,派张郃攻街亭。


胖头恒


古代真有其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1338825438


确实不如曹真。诸葛亮内政厉害,军事实力远逊于内政,三国演义无限夸大了诸葛能力,近妖了已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