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明州的形象工程卻也是懷念——消失的寧波老城牆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閒來無事,會去寧波周邊城市走走看看,煙雨朦朧的江南景色 ,小橋流水的恬靜,勾勒出江南舊時風光,走在蘇州的相門城牆之上,心中一片暢想,現代的都市和城牆公園的融合,真是城市之中的一片綠洲,可寧波的那片舊城牆,今日又在何方。

明州的形象工程卻也是懷念——消失的寧波老城牆

寧波曾經也有牆。寧波的城牆,始於唐代。明州刺史韓察,為政績考慮,搞了一個小明州城作為“形象工程”,就在今天的鼓樓步行街附近,造了一個子城,專門給官員辦公和居住用,百姓則散居城外。

明州的形象工程卻也是懷念——消失的寧波老城牆

這個城牆一直承擔著守衛寧波的作用,之後城牆邊一直修修補補,拆拆造造,到了清末終有一片規模,一片城牆也成了所有老百姓心中最大安全感,隨著時代三民主義的時代潮流掀起,隨著孫中山來寧波指導,對於寧波的交通十分不滿,便提出了拆城牆,建馬路的現代化思想,寧波的城牆慢慢的歷史的中消失。

從1920年開始到1931年,十幾年的功夫把城牆都拆光了。1923年,拆除了6個城門的甕城,用石板鋪了一條自東渡門到望京門的大路,作為城市主幹道。那些剩下的城磚則由一部分用於華美醫院的建設,就是今天的寧波第二醫院。而後留下了鼓樓和八角樓,兩座城牆,也便是所謂的鐘樓和鼓樓,可是天宮不作美,五十年代的一場颱風,讓鐘樓毀之一炬,城市便少了一座傳承的遺蹟。隨著年歲日加,人們也漸漸忘記曾經在有個角落,還有那麼一座城牆。

明州的形象工程卻也是懷念——消失的寧波老城牆

寧波幾千年歷史的塵埃,慢慢散落,一部分留下來,一部分離開。或許今日城牆還在,只是多了一份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