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Part1:文章核心思想的介紹

前幾天對一個APP提了一些我的看法,是關於活動的,下面就分析一下整篇文章,畢竟文章背後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使用到的思維模式:系統思維、逆反思維、發散/收斂思維、並行思維。

整體想法的核心開始於全分層結構,這是基於分層運營思想發展出的一種運營架構,架構的核心是:自上而下分解,自下而上融合,在分解時對分層後的結構進行不斷解構,直至分層窮盡,或不再有分層的意義或必要為止。

聽起來類似於MECE方法或結構化思維: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不過全分層不僅重分層更重整體聯繫,包括各層之間的聯繫,上下之間的聯繫。

全分層與分層運營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基於分層分級對事物進行精細化/獨立觀察;不同之處在於分層運營一般用於用戶的特徵分類之中,而全分層將分層概念延伸至所有運營層之中,且不再受限於產品運營,同時也可用於組織運營、活動運營、渠道運營、客戶運營等。

特別說明:以下圖片演示使用的是金字塔型分級。

在分層之前,建議瞭解一個基本概念:定性描述與定量描述。

  • 定性描述:小明學習很好;
  • 定量描述:小明在班級第七名。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分層有一個隱藏的作用:發現中間狀態及特殊組合類型,在支付寶活動分析一文中,我對失敗池進行了分級,通過分級發現了失敗狀態的多級變化,從而在精細化之上建立了新的精細化。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中間狀態是一種特殊狀態,也是分層理論開出的最美麗的花朵之一,我發過一個朋友圈可以用來輔助理解:

解釋一下其中的容錯設計,假設有一個發信任務,發信有開始與送達兩個狀態,在這兩個狀態中間創建一箇中間狀態:待發送狀態,這個狀態的存在就是一種容錯設計,如果反悔可以撤銷任務。

用戶分層在分層概念是比較常見的,下面的文章具體內容之中也充斥了用戶分層的概念,主要是從多個視角觀察同一模塊的用戶,使用視角的不同來對用戶進行分層,如果你還沒有接觸過用戶分層,我舉一個例子,百科內對青年等的定義:

  • 13週歲-19週歲為少年。
  • 18週歲以下在聯合國兒童公約中屬於兒童 。
  • 20週歲-39週歲為青年。
  • 40週歲-59週歲為中年 。

如果你接觸過用戶運營,對拉新、促活、激活沉默用戶等名詞應該不陌生,拉新、促活、激活沉默用戶等專業化運營手段就是建立在用戶分層基礎上,通過特徵組合來定義用戶,從而將用戶進行細分,以便獨立觀察並針對性的展開運營,比如細分為:

  • 新人:七日內註冊成功的新用戶,為新人用戶;
  • 沉默用戶:使用過產品,且最後登錄時間在7天之前的用戶,為沉默用戶;

在統計分析中常見的數據指標,即是建立在分層的基礎上,掌握分層及特徵提取,即可根據需求自行創建適合自己的數據指標。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全分層對上面的初層細分再進一步,進行了繼續細分,比如對新人用戶增設細分維度:

  • 核心行為維度:產生核心/互動行為的新人;
  • 留存維度:註冊後多次訪問的新人;
  • 註冊方式維度:使用微信註冊的新人;
  • 渠道維度:來自XX渠道的新人;
  • 物理設備維度:使用XX機型的新人;
  • 年齡/地區維度:年齡在XX-XX之間的新人。

在數據分析中,常用的漏斗模型與A/B測試也是基於分層思想的,將符合某一特徵/路徑的用戶歸為某一層,對某個模塊在路徑維度上進行細分就形成了漏洞模型,將有意義的變量/特徵點作為A/B測試的對比條件,比如郵件營銷中的漏斗及廣告效果對比中的A/B測試: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舉幾個實際的分級案例,用來輔助理解分層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我也從這些領域的分層中吸收了精華,最終發現了萬物皆可分層。

1. 自動化駕駛等級: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2. 產品生命週期: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3. 技術雷達/時間管理等四象限: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4. 員工能力分級: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5. 合作伙伴分級: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以上是對文章核心思想的介紹,下面是對文章的簡要分析:

說明://後為(本次)添加的說明部分。


PART2:關於話題型活動的一些想法

核心思想:先分類後整合,多路並行。

//此處使用了發散與收斂思維,類似於頭腦風暴中先發散後收斂,通過發散得出大量思路,通過收斂選取其有意義的思路。多路並行則基於並行思維,主要指從多個角度同時推進內容系統的演化。


1. 活動的產生與生長

活動的載體是話題,假設目前常規話題在20個左右,活動話題在80個左右,按一天一個的增加速度,幾個月後,活動分類內的話題將會是一個比較長的列表,含有以下兩類話題:

  1. 適合參與的話題:可看也可以參與的話題;
  2. 只適合看的話題:沒有參與價值的話題;

第2類在列表內會增加可看性,但會給參與性減分。

//此處使用了時間的維度,從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待一個內容的價值變化,如果要深入理解生命週期對系統進化的意義,建議研究技術系統進化理論(TRIZ)中的S曲線:

運營的全分層架構

按照活動創意產生的方式,將其分為兩類:

  1. 主動產生的,從用戶信息中發掘出的活動創意或為特定需求創建的活動,指並非依據特定事物創建的話題;
  2. 被動產生的,主要指熱點類活動,在熱點出現後創建的話題;

活動話題是話題列表增長的主要動力,從這個角度看,活動話題可能需要兼顧話題系統的成長任務,包括多樣化的場景、用戶習慣的養成、產品印象的建立等等。

//這裡使用了逆反思維,通過發掘反方向,從而完善視角;逆反思維最簡單的用法是:A與B兩個事物,必然存在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A->B與B->A,如果存在A->B,則可以幫助你看到B->A,反之亦然。

//這裡還使用了系統思維,通過分析事物的上下游,從而思考其在整個系統中的作用。


2. 參與者

將活動參與者根據感興趣的程度分為以下三類:

  • 無興趣,不參與活動者;
  • 少興趣,很少參與活動;
  • 很有興趣,經常參與活動;

//這裡使用了分層思維的基本用法,選擇一個維度,然後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層,這裡選擇的是定性的分層,如果選擇定量的分層,則會是如下描述:最近30天參與過0次活動的會員、在最近30天內參與過3到10次之間活動的用戶、在最近30天內參與過10次以上活動的用戶。

根據話題的吸引用戶參與的方式,分為兩類:

  1. 根據用戶屬性去創建對應的話題,這建立在對用戶屬性的分析基礎上,比如年齡、工作狀態、性別、大學、興趣、個性等;
  2. 直接創建場景性話題吸引對應屬性的用戶參與,通過多樣化的場景覆蓋多樣化的人群屬性,比如炫耀、尋找同好、困惑、情感傾訴、美食等;

//這裡使用了逆向思維,對話題的產生進行正反兩個方向的探索,第一個方向是根據分層進行針對性的話題設計,第二個方向是針對話題進行分層分析,為方便理解,我舉一個例子:針對沉默用戶開啟一個召回活動,這是第一個方向(先有方向,後創建對應的話題),或是某競爭對手開啟了一個召回活動,經過分層分析,發現其針對的是沉默用戶(先有話題,後分析其對應的方向)。

根據參與的路徑,又分了兩類:

  1. 當前參與者,包括從通知中進入及頂部推薦進入參與;
  2. 未來參與者,從列表中選擇參與;

分析這兩條,主要是用於活動時間的持續時間,設計短期活動與長期性的活動。

//這裡使用了未來視角,從未來觀察現在,從而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參與者觀察角度。未來視角配合分層設計有助於建立活動系統,使活動從單一的角色發展為基於時間及多個維度建立的系統性設計,包括長期活動、中期活動、短期活動及多個維度共同組成的系統。


3. 活動的價值

分為四個角度:時間的角度、系統的角度、競爭的角度、目標的角度。

時間的價值:

時間價值,主要根據話題的時效性來劃分:

  1. 短暫,時效性極強,很快失去參與價值,價值直線下降;此類一般是熱點,關注度高,參與動力強,話題的作用類似於朋友圈,將原本會分享在朋友圈裡的內容複製一份到產品內;個人認為話題與朋友圈的關係是一個可以研究的選項,比如是複製朋友圈,是補充朋友圈,還是代替朋友圈;
  2. 較長,時效性弱,價值在一定時間內維持穩定;比如回憶整理、計劃打卡等;
  3. 無限制,無時效性,價值持續維持;比如生活常態類的話題,讀書、化妝、上班、旅遊、學習等;
  4. 熱度高與時效性是一對矛盾,綜合來看,最好的選擇是:熱度高且時效性弱,這可能需要繼續分析頻率與需求強度,比如高頻剛需、高頻非剛需、低頻剛需、低頻非剛需。

//這裡在描述與朋友圈的關係使用了用戶視角,從用戶的角度觀察產品,用戶的視角即是進入用戶所處的真實環境之中,重新審視產品在用戶視角中的定位。用戶使用微信的話就會擁有朋友圈,使用更多同類產品的話就會對產品進行多個角度對比。

系統的價值:

活動同時產生兩個事物:話題與動態內容,話題進入分類列表,動態內容進入個人動態及話題詳情列表,在系統中各對應三類價值:

  1. 分類價值:話題的增加使話題列表覆蓋的場景更為多樣;
  2. 聚合價值:動態內容的不同角度使話題內容更加豐富;
  3. 個人主頁的價值:補充個人(靜態)描述的不足,豐富人設,沉澱習慣、想法與記憶。

//這裡使用了系統思維,通過發掘活動與整個產品的其他模塊之間的關係,從而從多個角度觀察活動的角色,進而對活動的責任與目標給予更系統性的定義。

競爭的價值:

根據產品在社交類APP組成的競爭圈中的位置,將用戶是否會對產品進行對比來分類:

  1. 未使用或極少用過社交APP的用戶;
  2. 使用過或正在使用社交APP的用戶,有固定場所與原關係鏈,固定場所是潛在障礙,原關係鏈是潛在好處;
  3. 大量使用各類社交APP的用戶,這類用戶會將產品不斷與其他產品進行對比;

考慮競爭因素,主要是考慮第2/3類用戶的留存以及對產品在其選擇池中的定位。

//這裡主要使用了用戶選擇的概念,通過對用戶選擇進行分級,來觀察產品在不同類型用戶心目中的位置,選擇級別包括唯一選擇、優先選擇、一般選擇、備用選擇、不會選擇等。


4. 目標相關性的價值

假設已經具備清晰的產品目標或階段性目標,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容會分為兩類:

  1. 與產品目標無關或輕相關的內容;此類內容增加不會明確增強目標;
  2. 與產品目標相關的內容;此類內容的增加會增強目標。

考慮目標,是為了綜合以上各種分類因素,判斷哪些是應該考慮的,哪些是應該不考慮的或暫緩考慮的,也是希望活動或內容系統能夠成為目標的一部分。

//這是文章的核心,目標思維,將目標融入設計及日常活動之中,在產品方向是產品定位不斷得到體現,在用戶方向是產品印象得到不斷強化,舉個例子,比如Soul強調陌生人社交,根據這個定位,推出了屏蔽通訊錄及發佈動態時屏蔽好友的功能,這些反常識的設計,反而體現其產品的目標。活動也是一樣,圍繞核心目標的設計關乎活動是否成為了系統有意義的一部分。

到這裡,分析就結束了,本文是為了感謝一個人而專門寫作,感謝Coshine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使我對獨立思考的理解再進一步。


後記

關於有了思路之後,如何化為執行,這涉及了逆向思維,思路是向上思考,執行則是向下思考;

當有了一個思路時,一個基本的執行的方法是:不斷尋找實現目標的必要條件,比如實現目標A必須實現B,實現B又必須C,實現C又必須D,實現D又必須E,從實現E開始,然後實現E後繼續實現D,以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