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在腎衰竭期血糖,血壓都正常,會不會還有什麼問題?


張醫生為你解答:腎衰竭期的注意事項。

題主提到的是血糖和血壓,其實高血壓和糖尿病是慢性腎衰竭非常重要的誘發因素,除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以外,基本上就是這“二位”了。

慢性腎衰竭,根據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程度,分為1~5期:

在慢性腎衰竭1~4期,我們要儘量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慢性腎衰竭5期,血壓可放寬至140/90mmHg;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時,空腹血糖力爭控制在5.0~7.2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壓、血糖的科學管理,是延緩腎功能惡化,推遲尿毒症來臨的基本要求。

同時,控制蛋白尿、降脂、戒菸酒對早期腎功能不全有積極意義。

另外,營養治療對慢性腎衰竭的患者而言,也至關重要。而營養治療的關鍵點是限制蛋白攝入、保證熱量供應。非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慢性腎衰竭1~2期,蛋白攝入量為0.8g/(kg·d)[即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0.8g蛋白質,如體重為60公斤,則一天蛋白攝入量為48g];從慢性腎衰竭3期開始,蛋白攝入量調整為0.6g/(kg·d)。而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出現蛋白尿時,蛋白攝入量就應該為0.8g/(kg·d),一旦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蛋白攝入量調整為0.6g/(kg·d)。但是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避免熱量不足,導致負氮平衡,出現身體的消耗!

另外的對因治療以及對症治療,就交給醫生吧,慢性腎功能不全是非常折磨人的疾病。除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我們不好去預防以外,其實因高血壓和糖尿病導致的慢性腎功能不全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這與平時血糖血壓控制水平密切相關!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