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廣東江門人社:六位一體促脫貧,鄉村振興展新貌


廣東江門人社:六位一體促脫貧,鄉村振興展新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確保上述兩項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了《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導指導推動全市人社扶貧工作方案》和《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0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建立“立“6”體系,六位一體促脫貧,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煥發鄉村振興新氣象,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優化一個組織機構】進一步優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黨組書記、局長對市扶貧工作負總責,局領導班子和局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按職責分工,在抓好就業扶貧、技能扶貧、社保扶貧、人才扶貧、省際扶貧、結對扶貧等六個專項組工作的同時,對指導、推動各市(區)人社扶貧工作開展督導,形成條塊結合、點面並重推進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

【狠抓“六個促進”落實】

一、促“三大工程”。大力實施鄉村工匠工程,培育本土特色技能人才。持續實施“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培訓工程。加大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加強扶貧扶志扶智,優化職業技能培訓方式及流程,分類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補貼和技能培訓專項幫扶補貼政策。

二、促增收致富。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民工多渠道轉移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加強扶持引導服務,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大力發展文化、科技、旅遊、生態等鄉村特色產業,振興傳統工藝。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鄉村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農民勤勞守法致富,增加農村低收入者收入,擴大農村中等收入群體。

三、促社保兜底。推進貧困人員社會保險應保盡保。積極推進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落實困難群體參保由政府代繳政策。落實大病保險向困難群體傾斜政策。對精準扶貧幫扶對象實施醫療保障託底工程。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為在我市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失業保險,按規定及時發放失業保險待遇,為農民合同制工人申領一次性失業保險金提供綠色通道。對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並取得資格證書的失業人員按規定發放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大力推進工傷風險較高行業參加工傷保險。

四、促人才振興。建立人才扶貧工作機制,及時跟進各市(區)人才扶貧工作動態。積極推動各類人才向精準扶貧幫扶地區集聚。為精準扶貧幫扶地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務。落實向精準扶貧幫扶地區傾斜的工資福利和獎勵政策。加強與組織、教育、科技等部門溝通對接,將人才扶貧工作與幹部隊伍建設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培養工作有機結合。

五、促省際協作。以“突出重點、一省一策、對照協議、狠抓落實”為總要求,充分發揮全省人社部門的職能作用,著力推進省際勞務協作、技能人才培養、幹部人才隊伍交流、家政服務對接扶貧等工作,細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機制,精準發力,突出特色,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六、促結對幫扶。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的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堅持黨建引領扶貧工作。夯實對口幫扶責任,推進結對幫扶村(開平水口鎮寶鋒村)脫貧攻堅,改善村容村貌,助力鄉村振興。

習近平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雲南考察調研時說“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以赴讓廣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