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湘妹子为什么那么甜,一碗清香酿出的酒泉甘露,你想试试吗?

湘妹子为什么那么甜,一碗清香酿出的酒泉甘露,你想试试吗?

行走在长沙的老街古巷,下午时光或者黄昏接近,从远处飘来一声高过一声的高亢幽怨的喊声:“小钵子田(甜)酒——糯米——换(粉)——次(子)啦。”外地人不知道这些骑着自行车的女人或男人在喊什么,即使擦肩而过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那带着哀怨或哭泣的声音,你一定没有想到它在传递一种送货的信息。那裹着头巾的妇女骑着自行车,坐座两旁驼着两个大扁筐,是卖甜酒和糯米粉。

老长沙人对糯米食物情有独钟,对小钵子甜酒十分依恋,成了他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每天下午四五点或者接近黄昏的时候,老街古巷就有四五十岁的妇女或者穿着蓝咔叽布罩衣的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驼着土钵子穿街走巷送来甜酒和糯米粉,每天到各个地方的时间都很准确,就像报时钟。

他们喊的小钵子,根本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很小的钵子,还是那种古老的土蒸钵。长沙的蒸钵是土坯钵子,用黏土搅和了泥做成土坯子,在炭窑里烧成成品的钵子。烧好的钵子外表土黄色或土白色,很少有棕黑色,钵子内侧和边沿涂一层釉,烧好后深黄色,比较光溜。

湘妹子为什么那么甜,一碗清香酿出的酒泉甘露,你想试试吗?

农民按钵子的大小把蒸钵分为一号蒸钵、二号蒸钵等称呼。一号蒸钵有脸盆大,直径一尺多;最小的蒸钵只有饭碗大小、杯口大小,常用来蒸饭或者蒸肉。贩卖甜酒的人筐子里,他们蒸酒用的是一号蒸钵,还准备了满满的一踏小钵子。

在以前,土蒸钵非常便宜。市郊的农民到城里来贩卖甜酒,怕市民买了甜酒无法带走,在扁筐里装了一踏小钵子,每买一份甜酒,就送个小蒸钵。就这样,市民养成了习惯,把这种甜酒叫小钵子甜酒,成为一个当地的名词和概念。

蒸酒要使用糯米,淘洗两次清水后浸泡四个小时,让糯米吸饱水分,倒入竹篾篓里沥干水,倒在铺上棕垫的蒸笼里,抬到放满水的蒸锅上蒸两小时,蒸笼上盖好盖子,蒸笼与蒸锅之间用湿毛巾塞严,防止蒸汽走失。糯米蒸熟后飘出诱人的芳香,有点甜有点腻,直入肺腑。刚好蒸熟的糯米饭油光发亮,米粒上闪着光芒和晶莹。糯米饭不能蒸糍、蒸狠,只要蒸熟蒸透即可。糯米饭有黏性,很容易黏连在一起,要放在大的篾盘里晾凉,糯米饭才自然散开。酒药子用温水研磨开,洒在糯米饭上,用手搅拌均匀。将糯米饭装入缸中或者放在蒸钵里,用筷子或者手指在糯米饭中插一些小孔,便于发酵,盖上干净的土布。

乡间做甜酒,用的酒药子是草药子,由面粉、新鲜薄荷叶、酵母揉成,捏成汤圆大小的丸子,放在阴凉处阴干,等待酵母菌完全发酵。草药子要陈放一年即为酒药子,让一种专吃酵母的黑色小甲壳虫咬空酒药子,酒药子里咬很多的小洞,洞越多,用来酿酒的效果越好。我们常见的酒药子分两种:一种是苦酒药子,一种是甜酒药子。苦酒药子酿造的米酒有点苦味,酒的度数很高,是喜欢喝米酒的人的最爱;甜酒药子酿造的酒甜腻腻的,有点黏唇,黏黏的,不喜欢喝酒的女人和小孩喜欢喝它。

湘妹子为什么那么甜,一碗清香酿出的酒泉甘露,你想试试吗?

糯米饭发酵,夏天很容易,盖上土布静置一两可以。冬天,糯米饭放进钵子里,要裹上棉被保温,保持在三十八度左右,棉被透气性能好又不通风,三五天即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听到糯米饭发酵的声音,那咕咚咕咚冒气泡的声音很响,特别是一间屋子同时酿了几钵子甜酒时,那咕咚的声音此起彼伏,我越听越觉得清晰,越听越觉得甜蜜,想到明天早上就可以吃小钵子甜酒,我就越睡不着觉,久久沉浸在喜悦中。

有些蒸酒的女人为了贩卖的时候便捷,在蒸制甜酒的时候就使用小钵子。夏天,酿造甜酒的酒娘把搅拌了酒药子的糯米饭分放在每个小钵子里,展开摆在酒房里。成酒之后,可以把甜酒连钵子一起装在扁筐里运到老街古巷去贩卖,客人选中那钵可以直接连钵子拿走。也不用从一号蒸钵里用勺子把甜酒舀出来,分到小钵子里。

近几年,有人发明了方便的塑料碗,外形像个小钵子,还透明,有些作坊和酒娘图方便,直接把搅拌了酒药子的糯米饭放入塑料碗里,用塑料纸封好碗口,顾客闻不到甜酒的芳香。老长沙人喜欢那种原始的土钵子,他们认为只有土钵子酿造的甜酒,才代表他们的风格,也是他们想要的味道和生活。

长沙历来湿润痹寒,冬季春季多雨,淅淅沥沥的可以下一两个月,在早春和梅雨季节,屋里屋外阴冷潮湿。甜酒有驱寒的作用,在辣椒没有之前很重要,它主导着长沙的祛湿重任。杜甫《发谭州》有“夜醉长沙泉,晓行湘水春”之句。杜甫喝了长沙甜酒,兴奋不已,念念不忘长沙。

湘妹子为什么那么甜,一碗清香酿出的酒泉甘露,你想试试吗?

小钵子甜酒是女人和小孩的最爱,他们喜欢甜酒的芳香和甜蜜的味道,甜酒味长期留恋在他们的唇齿间,沉浸在他们的记忆里,无论他们走到世界各地,都日夜思念他们的小钵子甜酒。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钵子甜酒的功能慢慢在弱化和转移,由以前的直接对饮,到冲水稀释后在饮用,再到现在的甜酒冲蛋、甜酒煮汤圆等食物,已经完成了小钵子甜酒一生的一个飞跃。

长沙的小钵子甜酒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应该是甜酒冲蛋。把菜锅洗干净,倒入冷水,烧开,加入几勺甜酒,慢慢搅散,让甜酒成颗粒,磕入一两只鸡蛋。守在灶边,不停的用铲锅铲起锅底的鸡蛋,不让鸡蛋卧在锅底,连续铲得几次,鸡蛋铲成了细小成丝的蛋花,有黄的、白的,漂浮在甜酒中,不用加盐加油和任何调料,就是最好的甜酒冲蛋。

长沙的甜酒冲蛋按它的品相来说,应该叫蛋花甜酒来得直截了当,长沙人习惯了叫它甜酒冲蛋,他们盛在碗里,直接对着嘴喝,斯文点的女人就要个调羹,慢调斯文的品饮。

我生活在长沙,喜欢甜酒冲蛋的日子,也习惯小钵子甜酒的生活。


作者介绍:方八另,笔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职业书评人,职业美食人,美食旅游专栏作家,多家高档餐馆的顾问。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湖南省志·旅游志》、《湖南省政区大典·旅游部分》。出版美食随笔集《妈妈的味道》、《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尝遍大中国(二)》、《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最美的食光》等,出版文化散文随笔集《村庄散记》、《秋声高处》、《浮生物语》等,出版旅游散文集《纸上闲游》,读书随笔集《书勤嫁翼》。担任纪录片《行走的餐桌2·吃湘喝辣》(十集)的总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