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即将诞生!深度解读为何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

摘要

今年年初,不少业内人士在2018市场前瞻中提示美股长牛风险,更有《人民日报》刊文警示美股今年存在下调20%的可能性。如今八个月过去,A股行情低迷,上证指数跌幅高达17.34%,美股却涨势如虹,牛市依旧在路途,即将创出史上最长牛市。

今年年初,不少业内人士在2018市场前瞻中提示美股长牛风险,更有《人民日报》刊文警示美股今年存在下调20%的可能性。如今八个月过去,A股行情低迷,上证指数跌幅高达17.34%,美股却涨势如虹,牛市依旧在路途,即将创出史上最长牛市。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即将诞生!深度解读为何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

此轮美股牛市的起点开始于2009年3月9日,在经历金融危机影响后,标普500指数一度触及666.79点低位,此后一路反弹,截至美国时间8月21日,收报2862.96点。

如果在剩下的一个交易日内没有出现暴跌20%的情况,标普500指数此轮牛市天数将超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创下的纪录(3453天)。

而美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开始于1990年10月,终于2000年3月的科技泡沫破灭,期间长达113个月。

苹果股价跨越万亿市值关口

2018年苹果很火,中国的苹果期货主力合约自今年4月以来备受关注,5个月来上涨幅度超过70%。上周五苹果期货再创新高,1810、1811、1901、1903合约悉数涨停,主力1901合约日内期价突破11900点大关。苹果期货的火爆行情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私募和资金大户也纷纷加入了这场苹果盛宴。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即将诞生!深度解读为何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

大洋彼岸的苹果也很优秀,率先成为美股、乃至全球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8月2日,苹果股价盘中创出207.05美元历史新高,市值成功突破万亿美元,也成为全球首个单市场突破万亿美元的公司。

截至美国时间8月21日收盘,苹果股价收跌0.19%%,收盘215.04 美元,对应市值1.04万亿美元。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即将诞生!深度解读为何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

除了苹果,亚马逊也成为2018年距离万亿美元市值最近的股票,最新数据显示,亚马逊股价报收1883.42美元,市值高达9186.22亿美元。

美股史上最长牛市即将诞生!深度解读为何A股美股冰火两重天!

消费、科技诞生大牛股

以2009年3月9日为时间起点计算,美股市场诞生了众多牛股,截至8月17日,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共有489只。涨幅超过1000倍的股票2只,涨幅在100-1000倍间的个股11只,涨幅在10-100倍之间的股票476只。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美股市场分化严重,期间跌幅超过50%的股票多达726只,其中,跌幅超过99%的股票56只。

如果将在此期间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定义为牛股,共计489只,分别来自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工业、金融、医疗保健。受欢迎的行业当属可选消费(消费股)和信息技术(科技股),在489只涨幅超过10倍的牛股中,4成股票属于这两大行业。

其中科技股的涨跌对本轮美股牛市至关重要,尤其社交巨头Facebook、苹果、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流媒体视频服务巨头Netfli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为首的FAANG五大科技总市值超过A股总市值的一半,接近三分之一个中国GDP总量。

人民日报曾在2018年1月11日刊文称“盛极必衰,规律使然。2018年美国股市走势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警惕和防范风险。”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市场估值目前并不比美股估值高,A股市场跌跌不休,美股市场却创新高,甚至即将再度创出历史上最长牛市。

就A股和美股走势截然不同的内在原因,私募排排网还采访了基岩资本副总裁黄明麒、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美港资本执行合伙人陈龙、雷根基金、钜阵资本高级策略分析师郭伟文、乾明资产,他们认为A股和美股表现冰火两重天的原因与中国的上市制度、退市制度、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低、投资者情绪悲观具有很大关系,但是依旧有不少私募坚定看好A好,认为只有做多A股才能获取长期正收益。

A股是融资市场,美股是投资市场

厚石天成总经理侯延军分析,A股实行IPO审批制度,造成公司上市非常困难,上市之后就开始持续套现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退市制度的缺乏又导致很多不良企业凭借躯壳照样在A股市场套取利益。反观美股市场,美股实行的是注册制,宽进严出。据不完全统计,美股近十年累计退市公司近一万家,每年将近1000家,甚至大于每年新上市家数。如果把资本市场比喻为人体。吐故纳新,新陈代谢,身体才会健康。股票市场也是一样,不好的公司被投资人用脚投票,留下好的公司不停拉高指数,这也是为什么制度良性的资本市场牛市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低估值受情绪压制

美港资本执行合伙人陈龙认为A股与美股差异背后的原因在于目前美股处于牛市,而A股处于熊市,两个市场的情绪刚好相反,美股乐观,A股悲观,所以造成两个市场估值差别较大。

估值不足以判断未来市场涨跌

雷根基金认为不能仅从估值角度来判断未来市场涨跌,因为估值是一个静态的指标,而且行业之间的估值高低相差很大。比如中美市场的银行及非银金融估值都不高,但沪深300中金融股占比高,自然显得沪深300的指数估值要比美股低,其实这里面很大程度是行业间估值差距的反应。股市更多反应的是公司未来的情况,因此如果投资者认同公司未来的长期成长性,比如amazon,tesla或者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这些都可以长期多年维持很高的PE或者是负的PE,而A股中之前的高估值公司,因为投资者的不认同,自15年高点之后,持续下跌,一方面带动A股整体估值下降,另一方面也把指数带了下来。

整体来看,股市的低位由低估值的防御性股票所决定,股市的上涨,一方面需要持续资金入市,比如美国的401k以及海外投资者的加入美股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投资者对高估值公司未来成长性的肯定,这取决于公司治理情况以及宏观经济环境。

美股牛长熊段

钜阵资本高级策略分析师郭伟文分析,A股与美股市场有着明显差异,美股市场是由盈利驱动的市场,其走势基本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同步。在经济稳健增长的年份,股票市场往往处于牛市当中,而出现经济危机时,则进入熊市。由于经济危机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市场出清,所以美股熊市的剧烈程度其实也不亚于A股的熊市。到了经济危机之后,经济的复苏、扩张到再次繁荣,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股也会随之进入牛市,并呈现出长时间的慢牛格局。所以美股市场也表现得牛长熊短。目前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向上的经济扩张阶段,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所以美股仍然继续走好,尽管其估值水平已经高于A股。

估值低不代表市场会有好表现

泓铭资本首席策略师李志勇表示,虽然估值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估值低不代表市场会有好的表现。具体到中美两国市场表现来说,差距主要是在基本面上。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经济遭受重创,但好处是过剩产能一次性出清,而且非政府部门之外的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极大地修复,经济结构更加健康。反观中国,由于市场化不够彻底,在人为干扰下经济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来,由于整体负债增加,杠杆率上升,市场始终担心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前景,甚至猜测迟早会有债务危机爆发,在这种预期下中国的利率水平居高不小,极大地压制股市的估值。

其次,美国股市是个全球市场,有着全球最好的上市公司。近些年,高科技发展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而这方面最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在美股,所以我们看到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美国科技板块虽然估值很贵,但仍是持续上涨,就是因为市场预期这个板块未来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相比较,中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不管从盈利水平和增长前景来说,和全球的龙头公司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最后,股市的表现也和其他一些因素相关,比如公司治理。在这些因素方面,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显然不如美国股市那么成熟。

三大因素造就A股、美股市场差异悬殊

乾明资产认为两国市场走势差异的核心因素来自三方面:

第一、美国经济基本面增长势头优于中国。美国二季度GDP增速4.1% 创下近四年新高,作为全球经济的大佬,这样的增速所带来的经济总量是巨大的;第二、美元强势,当前处于加息阶段,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反观中国当前正处于资本去杠杆阶段,2018年一直以来处于流动性紧缩状态,近期才有政策性的改变,走入适当宽松;第三、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使中国经济处于被动地位,全球政治格局中中国也有被孤立的风险。

但即便如此,乾明资产认为未来A股更具备投资价值,理由是:

首先,A股相对估值已明显优于美股,巴菲特手上千亿美元的现金,充分证明美股价值投资的机会已然没有;其次,从近期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状况来说,绝大部分优秀公司都处于积极增长的进程中,中国市场巨大,结构完整,完全有能力抵御来自外部的经济压力;再次。国内在经历了去杠杆去产能的阵痛后,开始进入逐渐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最后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渐开放给全球,配合我国扎实的经济基础,以及正确的内部经济政策,相信会逐步受到国际资金的青睐。

乾明资产也提到,从当前A股的体量来看,可预见的资金层面很难支撑起一个全面牛市,公司更期待有一个结构性行情。

投资者结构差异造就市场差异

基岩资本副总裁黄明麒认为,A股与美股之间出现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投资者结构上的差异。由于A股的散户投资者占据绝大多数,在操作风格上喜欢追涨杀跌,很难长期持有,A股走势也呈现了明显的散户特征,高低起伏明显,市场平均市盈率上下波动大。美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主体,再加上美股上市公司近十年来的盈利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在市盈率温和平稳的情况下,指数跟随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稳步持续的上升,从而呈现了长期牛市的走势特征。目前,A股正处在底部盘整阶段,基岩资本坚定看好A股的长远发展,坚定认为做多中国是斩获长期正收益的有效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