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安庆望江传说:泊湖八百吊


安庆望江传说:泊湖八百吊


故事从七十年代望江行政地图所标注地名说起,随着社会发展,今天这地名没有了,它只留在历史中,但,它的传说还是存在民间。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瓦屑坝移民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 合肥 肥东 肥西 长丰 桐城 潜山 宿松太湖 望江 安庆怀宁 枞阳 池州 贵池 青阳 六安 寿县 休宁 黟县 东至 巢湖 芜湖 滁州。

迁来八百吊的是一支鄱阳湖边原渔民,加上原有人口,80户编为一里,劳力多、产粮多、捕鱼多的前8户竞选里正,这个里长是四年一次考核,这就形成江西人,望江人竞争里长一职。这些移民一来到八百吊就分到大片土地,又带有朝庭川资,很快又打造了新渔船渔具,他们短短几年就成了当地富户。

当地有户沈姓人家,家主沈文和本也是大户,因朱元璋和陈友谅年年征战家道败落,举家过江进山躲避。这次也随着移民返乡,因地契齐全,黄册可查,官府该准后归还了原有田亩及房产。沈文和经过几年恢复,加上招回原居民,农、渔业都是行家里手,在八百吊也慢慢成为一方有竞争里长人选。

安庆望江传说:泊湖八百吊


马上要过年了,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接祖宗回家过年。所有“长工”、“短工”,都在“二十四日满工”。沈文和上午将祖宗牌位供起,画像挂上。将工人召集起来,结算工钱。把工人工钱清算结束。傍晚,陈列茶酒、“福食”(鱼、肉、鸡三牲),点烛焚香放炮,迎接祖宗入座,一家人坐下吃饭。望着三儿两女沈文和心情十分畅快,三杯酒下肚,沈文和对大儿子说

“盛发,你今年捕了多少鱼?能超过周里长家捕鱼量吗?”“大,早超了,我今年渔税比他多两成”

“盛家,你今年要好好应试,也好考个功名”“大,您放心,开年乡试我一定会考中” 沈文和看向小儿子,

“盛丰,你想习武还是想习文?”“大,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大丫头,你这两年一过也该嫁人了,针线活要勤,你婆家那边也想早点接你过去。他家老人也上门说了,我回了,等你满十六岁才行”女儿听完把头低下,看了一眼妈妈。

“大丫头二丫头你们俩今天也坐上桌吃饭,坐你妈妈边上”两个女儿满脸高兴坐了下来。

“快过年了,这几天你们全帮你妈妈做事,盛丰,明天随我去县城收粮账,再买些年货”

二更时分沈文和摆上“灶糖”、马料(黄豆拌剪碎的稻草),将灶神图像平放盘中焚毁,送灶神上天。

安庆望江传说:泊湖八百吊


沈文和带着小儿子进了县城,来到一家米铺。见过张老板刚要和账房对账,周里长也进来了。米铺老板一见马上笑脸上前拱拳

“周里长这边请坐,马上就和你对账,请先喝茶”

周里长用眼瞄了一下账房,见沈文和正在对账。对米铺张老板眼一翻,

“怎么?我周家仓稻米供不上你?还是我仓米不如他家好,你还从他沈家进米?”

米铺张老板张了张嘴,支支吾吾,两边看了看,努力猜测周里长用意。沈文和在账房也听到周里长的话,起身出了账房,冲周里长双手抱拳,

“周里长,这厢有礼,刚刚听您话意,米铺张老板就不能从我沈家粮仓进米?这望江城只能卖你一户米?”

“你沈家稻谷干净吗?”

米铺张老板一听,怔了一怔,转身对沈文和说,

“沈老板,你家米有什么问题?这船米我可是为安庆府大商号进的货,我这帐还没结回来,你家米要有问题,你可就害了我了”

沈文和一听顿了一下,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周里长手袖。

“周里长,今天你要不把这话说清楚,我跟你没完”

周里长向米铺外看了看,见来了不少人围观。一把甩开沈文和手,大步走到门外,对围观人群作了个罗圈揖,大声说道,“各位老少爷们,做人要凭良心,他们沈家在米中掺沙子,我们村子边江滩被他家挖成大坑,他沈家一不建房,二不围圩,挖许多沙干嘛?每次挖了沙,筛出细沙都由他儿子装船上带入泊湖倒入湖中,粗点沙他们全掺米中了”

沈文和一听周里长叙说,心中还是顿了一下。本想出门说清沙子用途,话到嘴边又止住。转身对张老板说道,

“张老板,你也知道,我们村子在四周环水岛上,土地不多,你不要信周里长胡言,账对好了,你把今年余帐结了。明年你不放心我沈家米,我也不再供给你米了”

“沈老板,这余账还不能给你结了,如周里长说的是实情,我去安庆府可能也结不回账,你这沙子真掺米中了?”

“决无此事”

此时米铺门前人群越聚越多,人们情绪从掺沙煽动到移民和本地居民之争,也惊动了巡街衙役·······。

在县衙大堂上,县官问明原委,因此事引发了移民和本地居民之争。为了安抚移民情绪,沈文和被责罚打十大板,周里长被斥责。米铺老板也被罚降三天米价。

这十板责打沈文和皮开肉绽,欠账也没有结回,反而被痛打一顿。心中这个窝火难以言表,回家就在床上养伤,一个年过得冷冷清清。直到正月初七,终于能下床行走,傍晚沈文和在在家门口向外遥望,活动一下筋骨。看着几个小孩子一面拖毛狗,一面敲锣放鞭炮,从屋内往外冲,喧呼着:“嗾毛狗过江啊!”跑到河泽旷野,各自把毛狗聚成一堆火焚烧之。

转眼春暖花开,从长岭、凉泉过来几位客人登门,商量今年“装府粪”事宜。沈文和满脸愁容地说,今年不想参加“装府粪”了,别人认为挖沙,筛沙是为了掺入米中。其中一位站了起来,

“沈老大,你怎么不告诉他们挖沙筛沙是为了压舱去安庆府运府粪?”

“你让我怎么说,在米铺说用船装府粪。别人不骂死我呀?”另一位也站起来说:

“沈老大说得也对,在米铺说粪是不合适,可每年装府粪是保大家肥田,一年也要八百吊买粪,你家也种田又有船,你不能拆伙呀,要不今年怎么种田”沈文和想了想,一拍桌子

“不行,这事我还是先告诉众人,我家船去安庆府装府粪只能空船去,船中不压舱,行不出华阳河,要不谁家让我运货去安庆府,用货压舱”

自此后这地方有了一个新地名“八百吊”也暗喻大粪是金,大家自知道沈家种田用肥足,纷纷过河来他家买谷子当种,沈文和也当上了里长,也成了泊湖华阳河主,每年收下季脚,贴河缴租金丰足,小儿子在几十年后也富甲一方,在十里寺西北边置买下大片土地建村,叫沈家冲。八百吊地名一直延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家冲在清朝望江县治图上还可以查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