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文化及旅遊話題

作為中國人,我們自小就經常遇到需要在某些表格上填寫“民族”類別的事情。那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民族,寫上“漢”字是最靠譜的!

當然,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百姓都會清楚自己的民族類別,不過要說我們漢族嘛,不少人在寫下“漢”字時都曾糾結過:“其實我長得也並不像漢人呀!”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問題因此來了:到底長稱啥樣才算是漢族呢?當我查閱了許多資料時,發現了不少迥於我們日常想象的有趣狀況,以致於此後我在填寫“民族”一欄時都不再那麼淡定了。

今日“炎黃子孫”共有的體貌特徵

從大範圍上看,通過與其他人種(包括亞洲其他區域的黃種人)的體貌特徵對比,目前有三種特徵是“中國漢人”所特有的:

一是鏟形門齒----98%的炎黃子孫都具有這樣的特徵,門齒中間略凹兩側往內翻卷成“鏟子”狀;二是具有“蒙古褶”----上眼瞼由外眼角處稍往下延伸成褶,正因為瑪雅人也有此特徵,所以被西方人稱為“蒙古褶”,他們眼裡的“蒙古”就是東方人的意思;三是新生兒時的屁股清斑----如果你家孩子出生時有此清斑,足可證明你和他都是地道“炎黃子孫”了!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不過,以上特徵是基於民族大融合後的“炎黃子孫”概念,涵蓋了大半個中華地域。今日的“漢族”概念多等同於“炎黃子孫”,實際上早期的“漢人”概念更為細緻,還具有更多其他的體貌特徵。

民族融合之一: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融合

我國西北的遊牧民族,古時就以匈奴、突厥、党項等部族為主,由於長期遊牧於馬背之上,這些部族的“平板足”比例比農耕民族要高得多,而且很多人還具有“高加索頭骨”特徵中“後腦突出”的枕骨。

西漢時候,衛青在與匈奴人交戰時,部隊裡經常混入匈奴人細作,衛青正是通過這兩大特徵對匈奴人進行排查,結果一查一個準。後來,由於部分已歸降漢朝的匈奴將領頻頻煽動匈奴百姓叛亂,漢武帝就怒斥那“後腦突出”的枕骨為“反骨”,批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後來就專指那些具有“反相”的人了。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諸葛亮也曾以此說暗指過魏延的“反相”,不過由於屬於演義戲說,“反骨”的來源目前尚不可考。不過後世人類學家也確實指出:漢人裡具有腦後突出枕骨和平板足的,確實為漢匈人口融合出來的後裔,雖為漢人,但身上“遊牧民族”的特徵一時還是難以徹底消失的。

尤其是因為“平板腳”不利長途行軍,軍隊裡募兵時還會排除掉這部分人。其實這確實沒啥,只證實了人家祖上是騎馬的,算不上是“先天缺陷”。

民族融合之二:南北人群之間的融合

自先秦開始,我國北方就因為“平王東遷”開始了部族間的大融合,到了秦漢時期,西北部族與北方漢人之間的相互融合已成為常態。魏晉南北朝時為我國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時期,越來越多”西北漢人“遷居到華東及江南一帶,帶來了“更細化”的人口融合過程。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從體貌特徵上看,這種融合在男人的鬍子、鼻樑上體現得最明顯。早期的華北(中原)漢人多數都具有絡腮鬍子,跟匈奴人等是差別不大的,作為一種顯性遺傳,這樣的特徵就被帶到了華東及江南一帶,同時也衍生出一種“不南不北”的“八字鬍子、山羊鬍子”。

到了唐宋年間,由於民族大融合的進程已有千年以上,當時男性的鬍子就多以“絡腮、八字、山羊”三種外觀為主,這正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最直觀的結果。

古時嶺南屬百越之地,原為“體毛較少”的南亞人種,隨著中原人的進一步南下融合,嶺南地區的漢人就演變成了今天的模樣:絡腮鬍幾乎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少鬍子或八字山羊鬍子為主。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劉德華在塑造“狄仁傑”這角色的時候,其實是借鑑了唐代名相張九齡的形象,畢竟他和張九齡一樣都是嶺南人,而張九齡代表的,正是典型的“唐代儒相”形象。

歷史中的狄仁傑是山西人,形象上其實並無劉德華在電影中的那種“儒雅”,倒會跟包拯的“絡腮形象”更為接近。

民族融合之三:多地人口混居,人文習俗上的融合成為主流

早年間,我國曆史上尚活躍著大量複姓人口,其中許多就來自古時的少數民族。比如唐朝“長孫無忌”的“長孫”就是鮮卑族的姓氏,李世民等人其實都具有鮮卑血統。宋時的“呼延”等姓氏也是來自外族的,類似“長孫、呼延”這樣的複姓在歷史演變中,部分人口就逐漸將其簡化為“孫、呼”等單姓,導致今日的複姓人口越來越少,大量複姓姓氏已徹底消失----被徹底融合進了漢人當中。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比如我國的第一大姓“李姓”,其實李姓是所有姓氏中融合外族比例最大的。西夏王“李元昊”的“李”就是被賜的,唐代時作為國姓,被賜姓李的人口與部族數量已難可考,遍及全國各地及周邊地區,今天越南朝鮮等地均有許多姓李的,但不代表他們就是漢人----不過你如果在國內姓李,估計多數人都會認為你是漢人。

今日國內的許多少數民族學子在上大學後,為方便日常交流也往往給自己取個漢姓---比如姓李,在他(她)日後進入大城市工作後,其後代很可能也就隨了此姓,又被融合進漢族人口裡了。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我身邊有位傈僳族的男性朋友,對外是姓李的,其孩子在廣州出生後,戶籍上也就隨其漢族母親“歸了漢”。國家沒這方面的硬性規定,這類現象日後或許會越來越普遍,畢竟少數民族也渴望新生活,讓後代徹底融入當地社會,也是“改變命運”的方式之一。

從“漢族”到“華夏族”,最能廣泛代表我們的民族溯源

自漢朝給我們這個基於“炎黃子孫”的民族奠名“漢”之後,“漢族”這概念就不再象徵單一的“漢人族群”,而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稱謂了。早期的“漢人”也是一個單一狹隘的部落族群名稱,從“漢人”到“漢族”,其實際含義已歷經了廣泛的演變與融合。

正如前文所說的幾次民族大融合,經過多次融合的“漢族”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組成體。為了與早期的“漢人”概念有所區分,以“華夏族”代稱今日的漢族其實最符合歷史進程的結果。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華夏族本是黃河與長江流域上的最早居民,在所有部族名稱中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其來源可追溯到約八千年前!後來在“漢人”的基礎上發生的多次民族大融合,其發生區域覆蓋的正是整個黃河與長江流域,包括後來的珠江流域。這“三大流域”基本已覆蓋上所有的“漢族人口”地域,本質上已實屬“華夏族”了!

“華夏族”更能有助今後的民族融合進程

以我前面所說的那位傈僳族朋友為例,假如他的孩子在面對表格上的“民族”一欄時,無論寫“傈僳族”還是“漢族”,他內心裡多少都會有點糾結的;但統一成“華夏族”的話,這樣的糾結則會迎刃而解:因為“華夏族”不強調傈僳族或漢族,它本身代表的就是一個不分民族的“中國人族群”。

在“民族”欄上寫下“漢”時你是否糾結過?其實我們都是華夏族

今日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裡,若非通過戶籍,人們早已分不出誰是壯族誰是漢族了。從外貌特徵上,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長相已趨大同,戶籍上的各種民族稱謂也為新一代人口帶來了迷惘,這些孩子心裡也許會想:除了民族稱謂,我跟大家又有何區別呢?

五十六個民族是我國的根,在這個根上面長出更為枝繁葉茂的“華夏族”稱謂,不知大家都是怎麼看呢?

我覺得,除了具有獨特民族文化的地區之外,如果百姓自己不鄭重刻意地在“民族”欄填上自己的稱謂,今後當可以“華夏族”統稱一切,“華夏大地有個華夏族”,沒毛病!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