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專家音頻|臺灣長庚醫院徐鳳雪老師:母乳餵養的乳腺護理問題

在本期婦兒醫生課堂和寶寶樹聯合制作的《母乳研究院》,我們邀請到了臺灣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從事母乳臨床工作30餘年的徐鳳雪,來為大家科普一下乳腺炎那些事兒~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以及在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的要求。 

專家音頻|臺灣長庚醫院徐鳳雪老師:母乳餵養的乳腺護理問題

乳房腫脹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

乳房腫脹問題,臨床統計發生率大概為18%。生理性原因,多見於產後一週內;病理性的原因,則是哺乳期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常見的發生原因有母嬰分離、延遲哺乳等;乳頭和乳暈交界處的腫脹所造成的不適,也經常發生。

對於生理性奶脹高峰期的護理建議為:休息、放鬆和適當的熱冷敷。而對於病理性的奶脹,則需要根據門診醫生的意見來進行治療和處理。

專家音頻|臺灣長庚醫院徐鳳雪老師:母乳餵養的乳腺護理問題

有些產婦並未經歷脹的感覺時,會以為自己奶水不充足。可能是因氣血不足,奶水下得慢,此時的護理計劃是:保持良好的休息、清淡飲食、補充足夠的熱量和水。奶水逐漸增加以後,若未能有計劃地哺乳、排奶,偶爾會因奶水量過多而覺得乳房腫脹。所以在哺餵的過程中,建議媽媽們針對乳房有一定的護理措施,比如可以做“舒緩摩”的動作。

專家音頻|臺灣長庚醫院徐鳳雪老師:母乳餵養的乳腺護理問題


母乳餵養時乳房炎怎麼辦?

關於乳腺炎,臨床是出現紅、腫、熱、痛的情況。最初一般都發生在乳腺淤積的時候所引起的疑似乳腺炎,此時需更頻繁地移出乳汁。介入護理處置之後,若症狀仍然加劇,前往就醫做鑑別診斷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再配合其他的支持療法。

針對乳腺炎,更應該做的是預防護理,休息和營養的滿足,提升媽媽的免疫力。建議媽媽一天完成8-12次吸奶,每次單邊不大於10-12分鐘。建議產後前期雙邊乳房都吸允,達到刺激和疏通的目的;使用正確的哺餵姿勢等,避免乳頭損傷。另外,當母嬰分離或其他因素而無法親喂的時候,建議媽媽做規律的計劃,例如每間隔3小時用吸奶器吸出奶水,存在專用的冰箱備用。

專家音頻|臺灣長庚醫院徐鳳雪老師:母乳餵養的乳腺護理問題

更多權威母嬰科普,請關注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