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相信大家都知道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當小夥伴掉進水缸裡,其他的孩子想的都是要怎麼才能夠把掉進水缸裡的那個孩子從缸裡就出來,而司馬光則是想把缸給鑿漏,就能夠避免小夥伴被水淹的危險。

這個故事表面上是告訴我們遇到事要沉著冷靜,但是,光沉著冷靜卻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又有什麼用呢?所以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在講,要學會使用逆向思維。

前者,大家想要將那個孩子從水缸中就出來,這是“常規思維”,完全沒有錯,但在使用“常規思維”無法解決問題時,我們就需要去逆向思考,就像司馬光一樣,既然無法將人從水缸里拉出,那就直接把缸砸漏,這也是一樣能夠救人的,這就是一種“逆向思維”。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什麼才是“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Reverse Thinking)從字面理解就是,對事物的觀點進行反向思考的思維方式,然而,“逆向思維”其中真正的含義絕對不僅僅只是“反著來”那麼簡單。

▲在一定程度上,逆向思維是具有否定思維的某些特徵的。“逆向思維”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前,會先去否定其他不合理的一些反感,但是“逆向思維”和“否定思維”有著本質的區別,“否定思維”是為了否定而否定,它會去“否定方案”,而“逆向思維”呢?它則是為了去尋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馬克·麥克丹尼爾認為:“逆向思維”的本質是一種“求異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或創新觀點,就是“逆向思維”。

▲美國“批判性思維國家高層理事會”主席理查德·保羅則認為:“逆向思維”其實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對已知的方法進行辨別、調整、改造,以便能夠及時解決眼前的複雜問題。

其中,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一點是:“逆向思維”它不會要求思維的速度,它所追求的是一種相較於“常規思維”的創新。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逆向思維能夠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些什麼?

1、“逆向思維”可以幫助家長讓孩子更“聽話”

在生活中,孩子們往往會對被家長禁止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明明知道是被禁止的,卻更加想要去嘗試。例如:當孩子看到爸爸在喝酒時,由於家長禁止孩子喝酒,則更導致了他們對於酒的渴望,這時如果孩子提出要求要喝一點嘗一下,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會嚴肅著臉說不行。

然而這種方式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渴望酒的問題,如果使用“逆向思維”呢?家長會說:“好,那我給你倒一杯,但是你要全部都喝完才行。”孩子欣然接受,但是等他們嘗試了之後才發現酒的不好喝。這樣孩子才會不用家長說,主動去遠離酒。

運用“逆向思維”來教育孩子,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到做了錯事後所要承受的後果,所以在今後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孩子都會想起曾經不停父母話,執意要去嘗試喝酒的這件事,從而想到現在的事情可能會帶來的後果,而不是因為好奇而盲目的去嘗試。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2、逆向思維能夠幫助孩子增強創新意識

就像我們開始提到的司馬光的故事一樣,砸缸的方式相較於直接把人救出缸外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創新。如果當所有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去思考問題時,只有你的孩子會去向相反的方向使勁兒,這種逆反的思維方式更會讓你的孩子在其他同齡的孩子之間顯得特別的優秀,同時也會增強孩子做事要懂得創新的意識。

所以說,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去教育引導孩子在思考問題時,不要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對於同一件事,要學會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思考,特別是在遇到難題、尋找不到答案時,更是要學會找到其他的解決方式。只有當孩子學會擺脫掉固有的思維方式,學會逆向思維,敢於去創新、嘗試,才能夠打開新的篇章。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3、逆向思維更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在我們的常規教育中,教育方式往往是去教會孩子一定的規則,然後再讓孩子們按照歸來來做。並不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對,而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有些問題是超出我們所教授孩子的規則之外的,情況也相對要更復雜,那麼這是就需要我們去打破常規思維,尋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方式。

逆向思維有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夠讓我們去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而這無疑需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智力支持。所以說,經常給孩子做逆向思維的訓練,會更有益於孩子的智力發展,能夠讓孩子從對問題的探索中,找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逆向思維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靠後天的訓練習得

逆向思維並不是人們生下來就會一項技能,它需要我們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地訓練才能夠被習得。有人說“逆向思維”的訓練和對“靈感”的訓練會很相似。

所謂的“靈感”,它是一種能夠在瞬間產生、同時也會在瞬間消失的一種突發性思維。但是這種思維的能力卻往往是“求之而不得”的。然而,在文藝理論家們對“靈感”研究時發現,“靈感”雖然是突發性思維,但它的產生卻需要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或是腦力思考的基礎才得以產生。

同上邊對“靈感”的研究一樣,“逆向思維”同樣是需要對已有的認知觀點進行充分地思考、理解之後才會產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絕對不會是我們口中的“運氣”,而是需要我們去進行“大量的練習”以及“反覆的訓練”。

美國哲學家、國際著名的批判性思維專家理查德·保羅在研究中發現,通過對質疑、反問、推理等方式的長期訓練,可以幫助人們形成“批判性思維意識”。所以說,只有我們先在我們的大腦中培養出這種“意識”,最後才會有可能發展出“逆向思維”的能力。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每個孩子都會喜歡聽故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也會讓孩子們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孩子們可以在故事中產生自己的感悟,他們理解的越多,逆向思維也會隨之變得越清晰。如果孩子一直之間無法理解,則需要家長去給孩子一些相應的引導,讓孩子能夠認真的去思考故事所要傳達的真正含義有哪些,經過如此長時間的訓練,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也一定會有顯著地提高。

☆家長要經常的去和孩子進行討論。例如家長們可以通過某一件事,和孩子去展開來對此的討論。事情在討論的過程中,必定會得以被延伸,在討論時,父母需要做的是讓孩子去說出自己對事件的不同看法,這其實就是在促成孩子去進行逆向思維,還有就是,無論孩子對這件事說的對錯與否,家長都不要去打斷,讓他們說完。孩子們可以通過討論,去開發自己的智慧,經常的進行討論,也勢必會增強孩子們的逆性思維能力。

☆改變固有的說話方式,換一種表達方法。家長在日常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可以充滿想象的去使用一些不同的說話表達方式,讓孩子能夠去充分地對事物進行理解。例如當你要問孩子今天的日期時,通常我們會說“寶貝,今天幾號、星期幾?”但是培養孩子逆向思維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說法“寶貝,幾號對應的是今天呢?”如此,孩子會去認真的思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長此以往也會提高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

孩子思維愚笨,培養孩子“逆向思維”能力,有利於孩子智力開發

關於“逆向思維”家長需要注意

“逆向思維”這個詞,可能很多家長都會理解為:“反著想、相向而行”,如果家長們用這樣的理解去給孩子灌輸“逆向思維”的概念的話,很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這是因為“反著想、相向而行”在孩子的思維、理解中,就是要“唱反調、全盤否定或者用一種搞怪的思維”

例如:家長不讓做的偏要做,家長讓做的偏不做;家長說是對的東西,孩子會認為是錯的,總是會和家長產生相反的理解;還會去用一些比較搞怪、誇張的方式,以此來表達他們反對的內心。

所以說,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之前,自己一定要對這種思維有一個充分地認知還有理解,否則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朝著與自己原本預期相反方向發展。

另外,逆向思維需要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去進行對孩子的引導,家長們萬萬不可用拔苗助長的方式,在孩子還沒學會走的時候,就想要讓孩子跑,這不但會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對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

如今,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孩子們在固定的條條框框之中,會缺乏想象以及創新的能力,這樣下去,孩子們會難以突破自我,因此,逆向思維也就展現出了它的威力。培養孩子逆向思維的能力,能夠讓他們另闢蹊徑,找到不一樣的方法,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所以家長們應該去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進行逆向思維引導,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這種課本上不會教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