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精神层面的满足,仪式感也就开始大行其道。有些人注重仪式感不止针对自己,作为家长,甚至还会开始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长都会为孩子送上祝福,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这一天与其他日子的不同,并且希望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对生活认真的态度。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现在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流行在幼儿园里面过生日,一来孩子可以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二来可以让孩子有美好的回忆。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前段时间我就受邀去幼儿园参加了女儿同学的生日会,当我到了女儿教室的时候,只见幼儿园老师拿出来了两个蛋糕,我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是两名小朋友同时过生日,可是老师拿出来的蛋糕却有些不一样,一个是双层的体积大一点的蛋糕,一个是方形的体积小一点的

老师最先打开小蛋糕,蛋糕上面画着孩子的属相,可见这个孩子的妈妈是很用心在准备了。接下来老师也把大蛋糕的包装盒打开了,只见大个的蛋糕上面不仅铺满了水果点缀,在上层的正中间还有一个带音乐的小天使,虽然没有看到蛋糕的牌子,但是我知道这个蛋糕的价格一定不便宜。

小孩子对好玩的事物当然是很感兴趣的,全班的孩子都被那个大蛋糕吸引了,孩子们都争着抢着地跟老师说:

我要吃大蛋糕,我要吃大蛋糕。老师只好先把大蛋糕给孩子们分了,而那个小蛋糕,就孤零零地放在孩子中间。

生日会结束之后,有的孩子跑到妈妈身边,雀跃地舔着嘴边残留的奶油跟妈妈说:等我生日的时候,我也要这样的蛋糕。有的妈妈附和着孩子说:好。而有的家长则闭口不言匆匆带孩子离开了。

本来是值得高兴的生日会,最后竟然在一片不和谐的声音中过去了,孩子们虽然蛋糕吃得很欢喜,可想必在座的所有家长心里都变了味儿吧。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孩子天生是不懂得攀比的,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竟然受到了这种歪风邪气的侵扰呢?其实还不是源于家长们的“心疼”。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他们最见不得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尤其是见不得自己的孩子羡慕旁人。有时候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眼馋”别人的东西,这些家长往往会立刻去给孩子买一个更好的。

这些家长这种对孩子没有原则地满足不仅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得来的太轻易,还会让孩子养成“别人有的,我就一定要有”的思想,这就形成了“攀比”的雏形。可以说正是家长的不甘被比下去的心态,才给了“攀比”之风侵袭孩子的可乘之机。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合理地对待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攀比现象呢?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之间的攀比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社交的本质是炫耀。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攀比可以说是孩子的一种社交需求。当孩子提出想拥有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他只是想找到一个共同点融入对方的圈子。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强行制止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态,觉得自己不配和对方交朋友。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家长要了解孩子攀比背后的原因

有些家长,平时没时间陪伴孩子,就会用物质来表达对孩子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物品和父母的爱画上等号,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的扭转孩子的认知,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表达爱。

还有一些孩子,从小被父母灌输,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强过别人,因此孩子就会形成强烈的好胜心,虽然有好胜心的孩子,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好胜心太强,可能会使孩子遭到反噬,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心理优势

喜欢攀比的孩子,说的底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自信,他们需要通过获得与别人相同的物品或者优于别人的物品,来强化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感,并从中获得关注,进而让他们更加有信心。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因此家长要经常肯定孩子,让孩子能够看清楚自身的优势,并且家长还要经常看到孩子的长处,这样孩子就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