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有唐一代共有10位宰相比較出名,其中有一位歷經三朝,三朝為相,三起三落,從武則天開始起到唐玄宗。雖然被稱作救時宰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管用,用之即可創造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最終幫助玄宗開創了開元盛世。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史書中坊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故事。甚至延伸到他的後代,前段時間一個熱播劇《長安二十四小時》姚汝能及他的後代。姚家子孫遍及全國各地。成名者絕非少數,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他的老家。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茅鄉。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陝州區張茅鄉是一個古老而文化積澱深厚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時期,境內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蹟存留。在張茅西崖村西南小河邊的土臺上,以及現在張茅鄉初級中學門前的平地上。均發現了,龍山文化早期文化遺存。在縣張某鄉政府以西的大路兩側,也發現了大量隋唐時期的文化聚集區。

大唐賢相姚崇即是張某鄉西崖村人。唐高宗永徽二年。姚崇誕生於張茅,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老來子最後會成為唐朝的三朝宰相。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姚家本為世族大家。因姚崇的父親姚懿曾任硤石縣縣令。後辭官歸隱山林,築室於硤石東北重崗之曲,也就是現在的張茅鄉初級中學附近。起名為梁坪。

姚崇出生在神舟張某故居。五六歲時在老家。11歲之前曾經隨父母在峽州停留過。17~20歲,居留於張茅故居。20歲那年他辭別母親離開故里,到京城長安求官。

姚崇出任唐宰相。大唐逐漸走上康莊大道。他憑科舉制度入仕,先後任武則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兼兵部尚書。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政治經濟基礎。當之無愧的開元盛世的締造者。被後代的司馬光譽為唐朝四大賢相之一。一人歷三朝之相,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偉人毛澤東曾經讚揚他是大政治家,唯物論者。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他是張茅人的驕傲和自豪。斗轉星移,賢者遠去。做為宰相他無疑是成功的,但是他遺留下來的東西並不多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目前留存的僅有在張茅出土的手書“藩籬”石刻。靜靜地屹立在那裡,向誰訴說著他安國衛家的政治理想和鄉土情懷。

河南 三門峽  陝州大唐賢相姚崇故里

梁坪依舊,背靠歷山,南俯澗河,每臨此地。當不自覺攬形勝而思賢相。2010年4月18日。姚氏後人在其故里舉行了大唐賢相姚崇故里遺址碑落成典禮。細細品來也算功德一件。

張茅山水,鍾靈毓秀。繼續養育著一代代優秀的陝州兒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