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三個有趣歷史典故由來。有趣的很喔

NO1:哪壺不提提哪壺。

說在早年前,有個父子倆開了個小茶館,慘淡經營,每天靠賣點茶收點茶水錢過活,生意不大。但店主很熱情,為人非常憨厚,來的都是客,給客人招待得很舒坦,所以生意也不錯。其實茶館的生意好不好,您注意看爐子上水壺,司爐掌壺的夥計他來回串,爐子上得同時燒好幾壺水,開水不能斷。隨時來客人,等能上熱水。要水一直涼的,那你這生意好不了,說明你這客源也不多。可這一家生意好,幾個爐子上的水,天天騰著熱氣。這小茶館越辦越興旺。當地的知縣白老爺,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主,平時搜刮民脂民膏習以為常。經常來到這家小茶館裡面,一個人佔一個桌:“給老爺我來點老醋花生、豆乾啥的!”一邊吃一邊喝,好不快活,反正也不給錢!喝完茶,揚長而去!可人家這個小本買賣,生意再好也受不了你見天的吃白食。這掌櫃的也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縣老爺呢!這父子倆只好忍氣吞聲。

三個有趣歷史典故由來。有趣的很喔

接下來有一天,小茶館的老掌櫃病倒了,讓自己兒子司爐掌壺應付生意,說這幾天白老爺還是來吃白食。小掌櫃的也不敢怠慢,給他沏好了茶,端好來了豆腐乾。不料想,這白老爺剛喝一口,立刻啐出來:“呸,這什麼破茶,一點味道都沒有!”小掌櫃的趕緊陪著笑臉:“老爺,這天天給你準備的都是上等的龍井,水也是熱騰騰的剛沸出來的。怎麼能沒味兒?”“老爺我說沒味就是沒味!”“行,老爺你等著,我給您重新沏茶”小掌櫃的再端上來,可這白老爺跟之前的不一樣,眉頭一皺,“我說你們買賣肯定得黃。”一轉身,白老爺就走了,之後很長時間都沒來!後來這老掌櫃子病好了,他一看白老爺沒來,就問兒子:“這白老爺怎麼不來了!”他兒子一笑:“嘿,爹,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都不是開水,那茶能有味道嗎?”所以哪壺不開提哪壺,就從這個故事傳播開了!所以,這也提醒大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一是,避免讓自己和對方交流當中陷入尷尬!二是,如果生活中遇到白老爺這樣整天到你家蹭吃蹭喝佔你小便宜的人,那你不能慣著他,就給他哪壺不開提那壺!

NO2:王婆賣瓜,王婆是誰?

大家以為王婆是女的嗎,事實不然,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為他說話絮絮叨叨的,做起事來婆婆媽,人們就送他個外號——王婆。 王婆的老家在西夏(現新疆甘肅一帶),種瓜為生。那一帶中的瓜叫胡瓜,就是現今的哈密瓜。那時,宋朝邊境經常發生戰亂,王婆為了避難,就遷到了開封的鄉下,種起胡瓜來。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認識這種瓜,所以儘管這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還是沒有人來買。
  王婆很著急,向來往的行人一個勁的誇自己的瓜怎麼好吃,並且把瓜剖開讓大家嘗。起初沒有人敢吃,後來有個膽大的上來咬了一口,只覺蜜一樣的甜,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王婆的瓜攤生意興隆,人來人往。一天, 神宗皇帝出宮巡視,一時興起來到集市上,只見那邊擠滿了人,便問左右:“何事喧鬧?”左右回稟道:“啟奏皇上,是個賣胡瓜的引來眾人買瓜。”
  皇上心想什麼瓜這麼招人,就走上前去觀看,只見王婆正在連說帶比劃地誇自己的瓜好。見了皇上,他也不慌,還讓皇上嚐嚐他的胡瓜。皇上一嘗果然甘美無比,連連稱讚,便問他:“你這瓜既然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說:“這瓜是西夏品種,中原人不識,不叫就沒有人買了。”皇上聽了感慨道:“做買賣還是當誇則垮,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開,不多時,這句話就傳遍了黃河南北,直至今天

三個有趣歷史典故由來。有趣的很喔

NO3:拍馬屁由來

“拍馬屁”一詞自然是從產馬區流傳起來的。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盛產馬匹,而且經常出現寶馬良駒。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等問題,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竟不管別人的馬好與壞、強和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於是“拍馬屁”一詞便用來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討好別人的行為了。

三個有趣歷史典故由來。有趣的很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