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道德經》中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這是道家思想中關於去除利益心思,摒棄慾望憂患的一個道理,將自己的機巧之心,思慮之慾,全都摒棄,人生自然平坦而順應。

讀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何要將人生的“智慧”摒棄,這難道不是人生的加分項嗎?

對人生本身來說,智慧本身固然是一個優勢,智慧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舒服。

但是對於世俗之人來說,當智慧觸碰了自己人性的慾望弱點和主觀意識的愚昧之後,智慧就不再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一個驅動力,而是讓自己變得更糟糕的一個根源,智慧會在他身上演化成“小聰明”,甚至是與人計較的利益之心。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所以我們仔細觀察世俗之後,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特別“聰明”,但是他們總將“聰明”用在了計較小的事情上面,琢磨一些不該有的慾望層面之中。

所以從古至今,人性的根本從未改變過,貪慾,愚昧,嫉妒,這一些人性的心思一直存在,而“大智若愚”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智慧根源。

所以從儒釋道各家智慧起源開始一直到現在,“大智若愚”這個道理同樣適用,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都能夠解決主觀愚昧的問題,這也是大智若愚的意義。

當別人都表現的精明而又機巧的同時,以大智若愚的心態來修取自身,保持一種“遲鈍心”,一種愚笨姿態,反而是一種智慧。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在《菜根譚》之中說這樣一句話: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發覺別人有欺詐行為的時候,並不以語言去表現自己的不滿,受到別人的欺辱時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這樣的處事方法中,蘊含著無窮的意蘊,也含有一生都用之不盡的奧妙。

我們反觀世俗,在生活中,很多人不管是因為與別人競爭,又或者因小人的背後使壞而吃虧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想要還擊回去,讓自己時刻的佔據上風,不能讓自己有半點含糊。

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因為自己的主觀控制而變得更好嗎?其實並不會,反而會因自己的衝動而釀成禍患,甚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因為這個世界不會根據自己的意識去轉變,當你表現出憤怒而又激進的情緒時,反而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換一種角度去看,以容納和遲鈍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問題,或許會收穫不一樣的結局,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境界。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正所謂“海納百川”,在容納的同時,放大的是自己的“心”。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禪師對一個小和尚說:“將鹽分放入一個碗裡,那麼這一碗水一定是齁鹹的,但是如果將這一點鹽分放入湖中,便感覺不到任何的鹹味,因為越大的內心越能包容世間汙穢,而人生的境界就是因自己內心的擴大容納而昇華。

有這樣一句詩:碾我入塵土,依舊籠乾坤

意思就是:即便被千人車馬踐踏,卻沒有怨恨,依然用香氣籠罩乾坤。

這就是一種氣質和胸襟,以寬廣姿態去容納世間萬事。

換一種角度去看,當我們以這種姿態去容納世間事的時候,其實成全的並不是當下這一個事,解決的並不是當下與對方糾纏的問題,而是昇華的是自己的內心。

有這樣一句話:苦難是人生的財富。

其實經歷苦難之後,願意包容苦難,在包容的過程中昇華了自己的內心,這才是人生的財富。

道德經:將人生活得“遲鈍”一些,不僅是策略,更是覺悟

所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糾葛和問題的時候,以包容之心面對這些苦難,以“遲鈍心”應對糾葛,即便面對著別人的不理解和嘲笑,別人的誣陷和坑害,在某些情況時學會容納,你會發現,在很多年之後,會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