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文化積澱相當深厚富有,

當然相等的,

每個時代也有很多能人志士不斷湧現。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中國高智商的十個人物。

庚子年

二月初十


心遊太玄巫娜 - 禪蹤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徵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奇謀成霸業、經商成鉅富——范蠡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鉅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莊鄉古城村)人。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遊。張良去世後,諡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輔佐二主建立蜀漢霸業——諸葛亮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唐太宗的治國媒臣——魏徵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漢族,唐鉅鹿人(今河北邢臺市鉅鹿縣人,又說河北晉州市或河北館陶市)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趙普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趙普(公元922-公元992),字則平,出生於幽州薊縣(今北京),後先後遷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陽(今河南洛陽)。北宋初期的傑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士。


他15歲隨父遷居洛陽,自幼學習吏治,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預謀者、“杯酒釋兵權”的導演者,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從政50年,終年71歲。


趙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趙普聲名並非顯赫,他並不是常出現在前臺,而只是輔助君主在幕後出謀劃策。然而,他所參與制訂的重要方針,政策,卻一直影響著宋朝三百年的統治狀況,關係到國運民命的大問題。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輔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謀士——劉基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明朝開國元勳。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兼仕兩朝功勞卓著的謀士——洪承疇


中國歷史上高智商的十大人物


洪承疇(1593-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先仕明於松山之敗後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乾隆因洪承疇為叛明降清的人,列於貳臣甲等列入《清史·貳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