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秦史旁通》第一期。

(不定期发表,敬请期待)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政区图

秦王朝二世而亡,原因至今是大众讨论的热点。但是归因于商鞅变法或者是那个时期的解释为多。这种看似是正确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秦国因商鞅变法带来的变化,而忽视了商鞅变法的历史前提带给秦国及后来的秦王朝的历史继承性的一面。换言之,我们是因为司马迁史笔而将秦人的历史割裂了。可是有意思的是这是我们后代人的看法,特别是汉代腐儒们对于秦国灭亡的原因。而司马迁本人倒是对秦人从一开始就写起来的。司马迁是强调了秦人历史的连续性的。

历史是人类不断的活动的结果。所以,连续性,必然是历史的基本特征。对于秦王朝的灭亡的基本原因,我们也只能去秦人早期的源头去寻找,才能找到。

当然我也反对将早期秦史和后来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史对立的看法,认为二者没有关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无论早期的历史多末玄妙,其中的蛛丝马迹,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变迁的那些关键节点的合理性、科学性。

当然,由于秦人早期的落脚点是今天天水地区,所以先简单介绍天水的自然地理情况:

天水,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天水市下辖2区5县,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82.9万,其中常住人口335.49万(2018年)。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城区地形图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城区卫星图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天水卫星图

天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天水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

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11℃。无霜期185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2.0℃。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800—900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

天水市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千米,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还有嘉陵江支流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长江流域的西汉水纵贯天水西部。

考古挖掘证明在殷商和西周交界的时代我国北部的气候是非常的湿润的。也就是说比现在气温应该还高,而且湿润。在西北内陆地区有亚热带气候,足见天水地域之好。秦人迁徙到此处是经过了慎重考察之后的决定。自然也是正确的合理的。气候和土壤、众多的河流带来的丰沛水源,都极为有益利用农业耕种。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东北部绿色很多。

当代我国关于秦国人的来源,由于地下考古的证据,越来越倾向于东来说,即秦国的公族,也就是秦人的核心贵族阶层是来自于东方的,今天山东的某个地方。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三迁天水-关中的合理性探析

(早期秦墓发现的地方)

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中充满神话色彩的记录,秦人西迁可能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行动。

第一次乃是在殷商时期,是在西周灭纣之前,《史记秦本纪》:

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说的是蜚廉善走,类似当代的刘翔这样的人。其实这里的信息就是他们还不会驾驭马匹,否则何以拿善走来吹牛?人再能走,也快不过马啊!可见,虽然是有神话色彩,但是这个善走而不善骑马的记载却是很有价值的。足以让我们认可秦人极可能在武王伐纣之前秦人已经来此了。司马迁的这个记录是非常具有慧眼的。如果对比之后的造父会赶车,而非子懂养马,就知道此时的善走,那是一个时代的特点。

从善走作为要点记载看,说明当时这支东方的秦人内部还没有大牲畜,这就意味着内部的阶级差别也极小,分明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原始共产主义时代。这点与当代在天水挖掘的秦人早期墓葬所体现的阶级差别极小是吻合的。

另外,西周能够灭商当然是早就聚集了力量的,不可能骤然就将商灭了。而在这之前,周和商当然要有矛盾,殷商又怎么能不制约防范周人?而防范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周人的势力范围内安置自己的势力进行监督。其实就是殖民。同时这些殖民还要起到军事监管的作用。这个做法是后代我们常见的。比如始皇帝就往南方五灵地区、齐国琅玡地区迁徙人口,都有对当地进行军事占领的意思。后来的汉武帝在北方沿着长城沿线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当然也有军事防御的功能。后来前秦苻坚在肥水之战前为了控制今天的河北地区——这里是慕容前燕的势力范围。可以说这种理由调动秦人从山东迁徙到今天关中地区,是非常有可能的。特别是在天水地区这个地方。从我们后代看,天水也一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战略节点,是关中西上甘肃、四川、青藏高原的重要路口。比如,西汉时期,李广等都出自这里。东汉的隗嚣长期盘踞在这里威胁东汉政权。诸葛亮收姜维不也是在说明此地非常关键吗?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得派自己最放心而且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来驻扎!这也是恶来兄弟和商纣王好,为什么反倒被派到这里来的原因。此外,这里也是周人早期的发祥地。秦人占据了周人早期的发祥地,这对今天人来看几乎是一种侮辱性的行为,绝对是一种高压态势下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满清入关后东三省就成了禁区,其实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作为周人的早期发祥地,你一个东方来的异族再次占据,分明是欺人太甚!但是,这与晚清日俄在东北肆意横行一样,秦人仗着殷商的支持就可以这么作,因为他就是来监督防范你的!所以,为什么秦人祖先到天水?我想作为殷商的派驻的对关中大发展的周人的军事监督是最为合理的说明。

从武王伐纣却杀恶来的细节看,既然要东征今天的安阳地区,那么,作为关中长安地区的周武王首先要拔掉背后的钉子,所以,我想杀恶来其实就是这样的战略作用。否则,武王何以能安心东征呢?

因此,秦人来天水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反过来看秦人在西周立国前就来到了今天的天水地区也是合理的,甚至是必然的。

之后,第二波次,我们当然无理由反驳就是由于西周打败殷商,建立周朝的封建天下,要抢占原先殷商旧族势力的地盘。特别是要把商王的亲近势力迁走。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必然有秦人再次西迁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看:

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这个记录,如果联系到苻坚幸慕容冲其实就理解了。所谓的孟增幸周成王,这分明是说这个孟增是以被战败的奴隶的身份——虽然自身可能是秦人部落王子——为周成王所幸!这是秦人归顺投降周人的标志!汉武帝为什么幸韩嫣?韩嫣是当年的战败的韩王信的后代啊!所以,孟增不过是慕容冲、韩嫣之流!

而在这之前,蜚廉还带军队为纣王去讨伐不臣之族,可是归来的时候,纣王已经被武王杀了。但是这个人还来在霍泰山这个地方向纣王的鬼魂汇报工作。这当然是在说明,蜚廉家族和这个地方有某种联系。霍泰山就是山西南部的太岳山脉,其主峰为霍山。

太岳山,主脉呈近南北方向展布,北起介休,南至洪洞,延伸约80公里,与大地构造上的霍山背斜相吻合。山体走向近于南北,北段主峰和主峰附近山势最为挺拔高峻,海拔2300-2500米,南段次之,中段较为低缓,海拔1500米左右。另外,其北接平遥、太谷东南部的山地,方向虽折转北东,然可连为一体,东北和与太行山脉相接;向南以低缓山地断续延伸至沁水县北部,与中条山相接,皆应属太岳山余支,《禹贡》所谓雷首(中条山)至于太岳即指此也。另外,向东并列于漳河西岸、分布于长治市西部的的大部山峰一般也归入太岳山系的范围。山脉总长南北200余公里。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南部、临汾市东部、长治市西部,跨平遥、介休、沁源、安泽、古县、霍县、洪洞、浮山等县。在地形上,太岳山脉纵贯山西省中部吕梁山、太行山间,组成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东部屏障。其实最为核心的是跨过太岳山脉,西部进入晋西南,只要过了黄河就是关中了。在战略上当然是阻挡和近攻今天关中的战略要地。

可见,此山覆盖的范围正是殷都安阳所在地区,其实就是商王的核心区。既然殷纣王已经死了,那么,只有在这里,来回报工作,他才可能听到。因为这霍泰山是当地的主山峰,所以自然是接近上帝最好的位置。因此,古来这里被称为“镇山”。后来的的祭祀五岳的历代窜逃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之所以写这些就是说随着秦人的宗主——商王的失败,秦人当然也失败了,只能另换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山东地区再迁徙一批人去关中天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新兴的周王朝要将殷王朝的死党的势力迁徙到边疆地区去,留下好的地方给自己人。后代元朝清朝初年都搞过大规模的圈地养马一类的事情,其实就是例子。原先的农民只能背景离乡了。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後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有非子居犬丘。(《史记秦本纪》)

可见,这里几乎等于说蜚廉成了秦人的始祖。此处居犬丘极可能是第三次迁徙。

但是这次迁徙,留下的问题就是秦赵一家。其实这点,我觉得很难被认可,因为春秋时代,还是女方才有姓,男子是没有姓的。而司马迁的史记最大的问题就是创建了一个父系的传承历史。另外,我觉得秦赵一家既可能是与秦始皇本人母亲出自赵国有关。真正的秦赵一家在秦始皇这里是最为合理的解释。而历史上,用后来的结果来解释之前的情况其实是个非常普遍的方法。这个方法还很科学。如果秦国人据此为始皇帝而修改或者从新编辑历史,为司马迁所用,那么,秦赵一家是很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即为什么秦赵这对战国宿敌却是一家子?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到了周穆王时期这个家族开始善于驾驭马车,而后其家族的一支,也就是非子这一支迁居到犬丘,并且很会养马了。这就意味着,从西周之前的善走完全转型到了会养马和驾车的民族了。其实既然会驾车而养马,那么颇为具有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气,此时如果再有迁徙的事情,那么也就更自然了。游牧的生活本来就是需要迁徙的。而这点的最为科学的背景是当时自西周中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一个很长时间的寒冷干旱期,对北方的农作物和经济结构必然要有影响。所以到此,本来是以种粟为生的秦人就转型到了游牧民族,或者说是二者的交叉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文化上有了新的特征。从这个自然背景讲,穆王之后,如果继续有秦人西迁,也很正常,不一定非要和秦赵一家这样的父系语境下的故事编织在一起。

而我们现在大体都认非子为秦人之祖,虽然没有考古的证据这个人真的存在,可是其会养马带来的根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转型则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而且也吻合当今的自然调查结果。

由种专家的部族转移到以畜牧为重要的内容的部族,——必然依然包含农业,绝不会放弃农业的,只是开始了农牧二元的产业政策了——这种新的经济结构,必然使社会出现新的面貌,体现出新阶段的特征来。这个时候让非子作为秦人的真正的始祖的证据就非常的充分了。而秦人畜牧和农业两类产业一起发展的特色也就成为秦人的基本特征。畜牧业使其强健直扑刚猛,充满了战斗的精神,而农业则使其文明趋向于周文明的先进的礼乐文化。

这点与晚唐时期的沙陀李克用的小王朝极为相似。居于代北,马匹不缺,粮食也有。当后唐迁徙到洛阳,战马就缺乏起来。之后的辽国其实也是如此的。边塞的农牧二元的经济结构使秦王朝的先祖秦人充满了强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看看阿保机,就该理解非子养马而为秦人之祖是多么的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