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裡養的土雞成本太貴,怎麼找市場?

用戶48704251


很多人想養土雞,但是最擔心的就是銷路問題,“養了1000只土雞,賣不出去怎麼辦?”“我不想承擔銷售的壓力,有了銷路我再開始養!”有這樣想法的人很多,觀望的土雞養殖項目的人也大有人在。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一味的考慮壓力和退路,人就會猶豫不前!”遇到事還沒開始就把困難設想的無限的大,自己把自己嚇怕了,其實動起來,事實遠不像我們想得那麼難!曾經有一90後的小夥子養土雞,最開始也是很擔心銷路,但是在農家營的指導下,1000只成雞上市當天就被搶光了,“害”得他在朋友圈裡自嘲了一番,“原來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後悔沒早開始”!

養出的土雞好銷售說明具有市場競爭力。土雞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供不應求,之所以會出現所謂的“滯銷”、賣不出去的情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農村養殖戶覺得價格低了,如果自己賣了要賠錢,所以不賣! 而如果用較低的成本養出高品質的土雞,這樣一來你養的“性價比高”的土雞就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樣的品相和品質,別人的保本線是20元,你的可能就只有10元。別人賣雞要賠錢的價格你都已經開始盈利了!保本線的巨大差異就決定了養殖經濟效益的高低還有抗風險能力的強弱!

如何才能養出性價比高的土雞呢?其實這把能讓你贏在保本線的 “利劍”往往被農村養殖戶忽視,它就是系統科學的養殖技術!大多數的農村養殖戶認為,自己以前家裡就養雞,靠自己摸索就夠了,豈知正是這一個觀念上的誤區葬送了他的養雞致富路!別人養雞賺錢賺人氣,你是賠錢丟鬥志!

我們就來談一談最常見的誤區,很多的生態土雞養殖戶往往認為,我做就要做最好的。他們一味的採用傳統的家庭養殖模式來養殖土雞,選擇的品種的外觀和體型大小都不太符合當地市場喜好,再加上有的人沒有系統的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不知道如何做養殖規劃,如何做銷售推廣,只知道埋頭養雞,不知道抬頭看市場、看行情。一年下來到了雞出欄的時候一算賬,雞的飼養成本一斤就得20多,甚至30多元(還不包括人工和場地費用)才勉強保本,這個時候你賣給誰?

具體到養殖環節再給大家舉例一下會增加成本的例子。

1、買雞苗

買雞苗只憑自己感覺,不知道如何選擇最適合當地的養殖品種;買雞苗只看價格,不懂得如何說行話,如何鑑別好雞苗,不被雞苗販騙;

2、育雛

育雛不知道雛雞不同階段的溫溼度需求,不知道調整溫溼度的實用技巧;

單單這兩個技術上的盲區就可以讓你栽個大跟頭,輸在起跑線!脫溫苗死傷近半,即使把有幸存活下來,由於卵黃吸收差、體質弱等原因養殖期間疾病不斷,經常死雞,出欄的雞均勻度差,賣相差,你說你是養了一年的雞但是沒人信,因為看起來還比不上農家營養了6個月的雞漂亮!

土雞養殖如果有100步,銷售只是整個流程的最後1步,前面的99步都是在為最後的1步來鋪路!有其因必有其果,想要實現自己的原生態、高品質土雞之夢,先要讓自己養的土雞賣的出去,先生存下來!這就要求我們養殖的土雞性價比高,要求我們能用低成本養出高品質,這就要靠科學的生態養殖技術來保障。

養好土雞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這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到養殖流程中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一個不起眼的小環節沒做好,帶來的都可能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滅頂之災!不是所有的林下養殖都叫種養結合(推薦閱讀《種養結合 真如你想的那麼簡單?》),不是所有的散養土雞、土雞蛋都是高品質!

創業做生態土雞養殖,必須用科學的生態養殖技術做保障,還需要懂行業、懂經營。當你養殖的土雞成本低、品質高、銷售的時候還會難嗎?在生態土雞養殖的這條路上,只有走得又穩又快才能搶據先機,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





農民大橙子


家裡養的土雞成本太貴,怎麼找市場?

在農村養土雞創業賺不賺錢,那就要看你會不會降低飼養成本了,如果養的都是肉土雞,到了出欄的時間,一定要把它賣出去,多吃一天的飼料,成本只會越來越高,賣出去最多也是平本而已,要看當時的市場價格來定。



採用多渠道銷售模式

1.好的產品需要有良好的口碑,有了良好的口碑,回頭客多,就擁有了市場,可以在城市的菜市場租一個門面,專門用來銷售土雞的,打出自己土雞招牌,賣雞殺雞一條龍服務,慢慢的經營自己的土雞品牌。

2.散養的土雞作為比較貴的綠色食品,現在的酒店那麼多,不就是潛在的市場嗎?想要把自己的土雞往酒店裡面銷售,就要自己親力親為,自己去跑業務了,為了打開市場,可以送幾隻到大酒店免費試吃,留下自己的名片,方便以後聯繫業務,主動出擊多跑幾家,只要自己的雞有了口碑,那麼市場已經打開了。

3.現在的電商網絡那麼發達,自己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現在也有很多大學生的村官,他們精通互聯網的技術,銷售平臺,各地的土雞市場行情,專門幫助養殖戶通過互聯網平臺,把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找到他們聯繫他們,不愁你的土雞賣不出去。

4.萬能的朋友圈也可以在上面把自己土雞的信息發出去,自己土雞的產品質量好,又是自己的親戚朋友,還可以幫你做宣傳打廣告,我想這是最快的銷售途徑了。



精準的定位消費人群

散養的土雞因為飼養的時間長,投入的飼料成本大,飼養管理的難度也比較大,所以相對賣的也比較貴。

相對於比較富裕的家庭來說,他們更注重生活的質量,對生活食品的要求品質比較高,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的綠色食品,更受他們青睞,就可以把他們定位為土雞的消費人群。

在中國產婦都是要坐月子的,為了能夠讓產婦快速的恢復身體健康,坐月子的時候都會準備幾十只月子雞,也可以專注於月子雞這個市場。

有需求就有市場,如何找到市場,就要靠自己去發掘了。



結束語

不亂做土雞養殖,還是其他的養殖,必須對該項目的市場,做一次市場調研,掌握了第1手市場供求資料之後,再決定養殖什麼,或者做什麼項目,不可盲目上項目。

要以市場為準,供求的大小,盲目的上項目只會給你帶來被動,投資也許都打了水漂,能平本算不錯了。

我是路通8方,歡迎在右上方點擊關注,也可以在下方留言點贊,共同探討養殖之路。

路通8方


農村養殖本地土雞,基本上都是喂玉米,長得特別慢,而且,個兒長不太高,意味著體重輕,即使價格高很多,一隻雞也賣不了多少錢。因而據我所知道的實情,當下很少有人餵養本地土雞了。



至於題主問到家裡養的土雞成本太高,怎麼找到合適的市場,怎麼賣上微利的價格?其實消費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只是市民需求與供貨方沒有很暢通的銜接渠道而已。我在省城定居,好多熟人知道我經常往返農村老家,很多人都厚著臉皮讓我幫他們帶農村養的土雞,足以證明城裡人十分的希望吃到正宗本地土雞,價格不是問題。



(圖中個兒小腳特細的就是本地土雞,母親養了兩年多了。大個胖胖的這隻就是土雜雞,養了半年多點時間)

後來,得知一老家同鄉在城裡某小區外圍商鋪開了一家售賣本地土雞和土雞蛋的店,前去一看,生意還不錯,土雞母雞他家一公斤賣到一百多塊錢。據說,他家的貨源由自家人在農村老家成一定規模養殖,利用學到的專業技術知識,在保證土雞品質的前提下,稍稍加快了土雞的成長時間,應該是掙到錢的。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多少新意,但能夠保證本地土雞的正宗品質,雖然錢可能短時間內掙不了多少的,但細水長流有了較好的口碑,為愁市場不擴大呢?



還有,可以到城裡進行摸底,找上一兩家有規模有檔次有口碑的專業餐館進行合作,提供自家養的正宗土雞貨源,有錢大家找,這應該是一條打開土雞市場的又一渠道。總之,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養土雞成本雖高還是有點利潤可找的。

其實,當下大多數的農民養得多的是土雜雞,一樣的喂玉米與嫩草,肉質口感與營養與土雞基本上相似或接近,但土雜雞長得快一些,個兒大容易養胖些,所以售價低很多,但同樣可以找點錢(如圖)


關注三農一閒人


開發終端品牌產品,不走中間商直接從源頭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雞哥有話說


散養土雞必須要有足夠寬的林地(最好是松林或高大的喬木或竹林),杜絕一切配方飼料。(用我們農村的牛糞發酵產蚯蚓和黃蟲)另外添加玉米和稻穀,至於銷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是先請人到家吃飯參觀讓客人親眼目睹是沒添加劑的土雞,真正品嚐土雞很有嚼頭味道不錯銷路就自然打開了。


用戶8925244037219


大家好我是丹江三農小新

農村家養土雞成本太貴,營養價值高,農民也想賣出高價錢,這種情況下在農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有人來收的,一般販子收後賣給農家樂或者大的生態樂園。當然販子不會給你高價的,大頭都讓販子賺到了。

現在頭條三農領域可以代賣農村土特產,可以賣到合適的價格。


肥肥的高個


1.互聯網模式開發市場,為土雞更快地傳播出來,針對性銷路。對消費群體進行分析,可以直銷對客戶。
2、對菜市場、飯店餐飲、上門推銷。多方面發展業務,先得讓人們認識你們、識貨你們的土雞,才能走得更遠、更快。



石無雞蛋


自家養的雞好吃,你可以去問那些飯店,如果是他識貨的話他會要


江林燕子


消路怎麼樣,如果有自己的市場,建議做合作社,已縣為單位達到國家補貼要求,給予一定發展支持金,具體已當地政府為準。


李克


土雞銷售要有品牌,現在都喜歡吃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通過自媒體加網上銷售來促進利潤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