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练太极能打通任督二脉?疯了,疯了,这样的人都疯了

前言:近来,有个别同修问及练太极拳通任督二脉的问题。我看了后非常诧异,也顺便网搜了一下这类的问题,发现还不少。大致是练太极拳能不能通任督二脉,以及练太极拳打通了任督二脉。本来,我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从普及的角度出发,是一直控制说这类的问题的。因为,这类的问题一是涉及的层面已经相对很深,无益于古传太极做为人皆可修的最方便之不二入世法门的推行;二是容易被不明所以之人诋毁诽谤,徒生枝节;三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说之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但就现在看来,不说上一说似乎对太极拳的正确发展导向还是不好的,所以,希望能以此文正本清源,还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一个朗朗乾坤,一股清风扑面!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任督二脉是真实存在的。著名的古代医学大家李时珍曾在其《奇经八脉考》中有所论述。这是医学家对人体结构做出的极为可信的专业性确定。任督二脉总辖一身十二正经的阴阳。如果说十二正经是河川,那么任督二脉就是大海。百川入海,海又分流百川。循环不已,生生不息。过去,因为武侠小说与影视剧的原因造成了大家对于任督二脉的误解——迷信小说所言或以为纯属小说虚构。实际不是那样的。

先说这十二正经。它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为经络里走的是气,所以,十二正经负责五脏六腑的气机梳理,营养供应。因此,在练拳的时候步眼和手诀(手型)都是有相当之规矩的。譬如脚跟着地,再依次过渡到全脚掌的过程中,根据进、退、顾、盼四个方向的不同拳式,脚趾或是从小脚趾着地再到全脚趾着地,或是从大脚趾着地再到全脚趾着地。则能对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起到类似按摩疏通的作用。

而手在练拳当中要时刻以大指和食指挑领为旨要。食指为手阳明大肠经,大指为手太阴肺经。大肠经是阳气盛极之经脉,肺经是阴气盛极之经脉。它俩是相为表里,能彼此起到阴阳和合的平衡效应。大肠经又在终端与足阳明胃经相连接,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调节也有极大的作用。另外,小指和大指也要有相合之意及形。因为,小为阴,大为阳,二者仍为阴阳和合。且小指为手少阴心经,大小指虚虚的合住对于心肺功能也有极大的帮助。


练太极能打通任督二脉?疯了,疯了,这样的人都疯了

所以说,练太极拳有养生祛病的作用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而不是打套拳,活动活动就能养生祛病。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门文化遗产真的没那么简单。如在拳谚里有“手随腕转,往来莫教空翻”一说。指的就是手上即有相合之意,又要在姿势的变化当中要有随曲就伸之能。譬如五指随着手臂的滚动而做出棚,擎,拨,掠,分,捻,缠,勾,挂,搬(扣)等等动作。这些都对手上的经脉行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手上的玩意,劲就不会到达指梢,周身都是蔫头呆脑的懈相。勿谈什么“气遍周身不稍滞”!若气不鼓荡,那练太极拳和平时又有什么区别呢?以上大致所言就是指明十二正经在整个人体生命健康中的养护作用。

十二正经在《黄帝内经》的“灵枢篇”披露比较详细。但奇经八脉却少为人所知。因奇经八脉涉及到的是“神仙”修炼之法。而“内经”是为保证苍生百姓休养生息而做的人体内部结构之交代。在此基础上,还有一部《黄帝外经》是专论修炼上的事宜的。“外经”已经失传,但却在修炼的历程成被丹道修炼所吸收,以另一种形式流传下来。奇经八脉即为“外经”的内容。


经脉这种东西好多人搞不清一个问题,即有气则有经脉,无气则没有经脉,则不存在经脉。所以,西方医学家崇尚解剖。人都没气了,他们当然就无法认证经脉的存在。结论是经络和气都是子虚乌有的。可惜国人不懂,人云亦云的也这么去传!我们都知道针灸对人体病疾极为有效。而针灸一不扎神经,二不扎骨头,三不扎血管,扎的是经络上的穴位,疏通的是郁结其内的气。因此,针灸的技术和疗效就是气存在的最有利的医学认证。

且说有气则有脉。故所谓任督通指的就是气行于内的效应。但奇经八脉本是“神仙家”修炼上的内容。而修炼上的物事与老百姓的那点认识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说练拳通任督了,且练了不是多久就通任督的,那都不是真正的通任督。任督二脉的形成所需要的气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炁。它是与后天通过水谷之物所提炼的营气,卫气的一个区别称呼。奇经八脉里的气都是最精纯的物质,远较营卫二气纯度高。打个比喻,炁就好比钥匙,只有这把钥匙才能开奇经八脉的锁。气这把钥匙是打不开的。至于现在一些人所谓的通任督了,如何如何能通任督都是假的,不是那么回事!


练太极能打通任督二脉?疯了,疯了,这样的人都疯了

在丹道修炼上有一首诗说的好:“道有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为由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那种很快很容易就感觉任督通了的都属于三千六百旁门的范畴。真正的丹道必须从筑基法开始。通过筑基法作用于玄关窍上,实现一阳生,真种子现。建立后续修炼丹法程序的丹基。有这个丹基和没有这个丹基完全是天壤之别。差之毫厘,尚且谬之千里。更何况差之天地呢!此恰如《悟真篇》所言:“毫发差殊不结丹。”丹基就好比“太极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中的太极。必须要从无极中生出太极,走出来的才是太极拳的玩意。炼出来的才是奇经八脉所对应的炁。故炼精化气的前提是要丹基建立起来。否则炼的都是后天的杂气,根本就纯度而无法形成奇经八脉的通畅性。且炼精化气还得有一个积气冲关的过程。气的数量不够,厚度不够,第一形成不了逆上督脉三关的动量,第二后续会通一半余量不足的情况。因此,《悟真篇》有“一粒复一粒,从微而及著”之论说。

丹基的形成必须是要在“致虚极,守静笃”当中于玄关窍上来建立。练太极拳是达不到这样的条件的。但练太极拳却是形成具备“致虚极,守静笃”条件的重要手段。太极拳为外丹功法,丹道为内丹功法。二者相辅相成,有互为表里之效。这两年我着重传播外丹功法,实则是为了明年开始传播内丹功法做铺垫。真正的古传丹道不是兀兀枯坐,冥思观想,吞精吸华,搬弄铅汞,或是简浅,或是花俏那般。窍位,风火,度量都极为有讲究,缺一而不成。得法而修正如《入药镜》所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可于行、立、坐、卧四部功中施展。行,即太极拳也!古传太极十三势即为行功根本。正所谓,见景生情是真机,枯坐冥想皆妄寻。若是顽石能得道,何来人身难得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以及评论,把你想说的都写下来吧!

天下太极是一家,理虽同但法不一,各家各练法,传播正确练法练功不练招,请持续关注“太极的秘密” 交流请私信!---《文宇太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