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01 新型肺炎当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这两天各大网络媒体上曝光了几起趁着新型肺炎疫情期间调高产品价格的事件,甚至还有在当地比较知名的大企业也趁机发国难财,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慨。国家相关部门接到举报后,也迅速采取了行动,对不良商家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河北保百集团被处200万元罚款


在这些事件和行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这种思维急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将眼光只放在眼下,局限在眼前的利益上。

事实上这样的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去年我们给企业搞了几场公益培训活动,邀请的个别讲课老师总是急于推销自己的服务产品,让在场的企业家感到非常反感。事实上,如果你有真本事,真东西,即使你不推销自己的产品也会有人主动找你。反倒是生硬地、不分场合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总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不但不会有好的成交效果,还会事与愿违。

网络上曝光过的大学教授抄袭别人的文章,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为了自己当下的利益,不想踏实付出,只想投机取巧,走捷径,往往这样的行为会适得其反,收获了一时的小利,却丢失了未来的大利。

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人或企业都会犯急功近利的毛病,那我们接下来就要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问题呢?

02 为什么我们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问题呢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短视思维,将眼光和视野局限在眼下的,短期的利益上,而没有从长期的视角去看问题,表现为做事急于求成。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短视行为


这种短视思维放到个人的成长或企业的发展上就会出问题,你太过急于求成,太过注重眼下的利益,你就会丢掉长远的未来,这是一种缺乏战略的短视思维。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最后的成功都是熬出来了,真本事都是长期积累获得的,而不是靠一时的投机取巧得来的。

为了急于获得自媒体变现,总是剽窃或抄袭别人的原创文章,这样的急功近利行为终究不会走太远,永远也不会练就出写作的真本领。而那些在网络上扎扎实实长期坚持写作,不断精进写作能力的人,默默无闻地日积月累,不在乎一时的小利,总会迎来长远的大利,收获人生的成功。

做企业也是一样,没有一个企业靠眼前的小利而基业长青的,也没有一个企业靠投机取巧成为百年企业的。企业的品牌资产在消费者心中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的,任何一种短视思维都会有损你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

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只会赢得一时的小利,却丢失了长远的大利,赢得了眼下,却丢失了未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急功近利是由“即时强化”效应导致的。什么是 “即时强化”呢?它的意思是说,人在看到了结果的情况下,就会强化自己的行为,以结果为导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引。

急功近利行为往往由于很短时间内或是当下就看到了利益,能够即时看到利益,就会反过来强化你的大脑和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短视思维习惯。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获得收益的事儿很多人都不愿意做的原因。比如,长期读书学习,坚持锻炼身体等等,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很难当下就产生利益,没有“即时强化”效应而为什么许多人每天大量地去刷手机,看短视频比较有吸引力呢,因为这些短视频能够给你提供即时的快感,当下就能够感受到愉快,即会形成“即时强化”效应。

从深层次上说,我们那么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说到底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的认知及价值观问题。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的行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由企业老板及其组织成员的认知决定的。那些成功的、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知道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进行取舍,而不会做出有悖于价值观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而那些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总是在短期利益上下功夫的企业,你会发现,它们都走不远,有的甚至会误入歧途。

对于个人成长也是一样,越是优秀的人,对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认知得越透彻。他们知道什么更重要,知道一个人成功和伟大不是靠短期的投机取巧和急功近利得来的,而是长期积累和练习的结果。

优秀的人都能够禁受得住成功前的寂寞,而不会因为眼前的小利而苟且。总是能够用长远的眼光和视角看待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容易犯急功近利的问题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问题呢?

03 我们该如何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问题呢?

第一,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毛病其实最为关键的是要从一个人的内部因素出发。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需要有所改变。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核心价值观


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只想着赚钱这一个方面,就很容易引发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为。要想改变这种想法,我们就应该在认知上有所突破,树立起更加正确和全面的价值观。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除了赚钱和眼前利益之外,还应该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利益,丢掉了长期的利益。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离不开这个社会和其他个体,我们属于一个整体。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着眼于眼下,还要考虑将来;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考虑别人和这个社会。

在认知层面,我们还要认识清楚社会发展和人的成功是有规律的,认知到人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性和底层逻辑,你就会不那么急功近利了,因为急功近利无法给你带来最终的成功。

第二,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尺度”这个思考问题的方法来应对。

《好好思考》一书的作者成甲关于“变换尺度”这一思维方法写道:“跳出日常尺度,从宏观大视角寻找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策略非常关键。”

事实上,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要能够从眼前的、短期的尺度中跳出来,换一个尺度重新看问题,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或解。

比如,新型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商品的确出现了短缺现象,如果你从眼前或当下的视角看,就会认为这是挣钱的好机会,可以借机发笔小财。但是,如果你变换个尺度,从更大的视角去看,国家出现了这样的疫情,全国人民都在努力共度难关,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还是赚钱的好机会吗?甚至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变换为长远的尺度看,赚得当下的小钱,却丢失了消费者的信任,丢失了一个企业的未来,也是得不偿失的。

第三,我们应该培养延时需要的满足,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急功近利。生活中,有的人一旦有需要,就习惯性的马上希望得到满足,你越是这样,就越容易导致急功近利。不如我们有意识地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培养延时需要的满足思维,渐渐地也就不那么急功近利了。

最后我想说,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通过学习突破原有的认知边界。你学习的越多,才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你学习的越多,才会不断扩大你的格局和视野。不但要自己学习,还要向那么优秀的人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和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

04 结语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这种取小舍大的短视思维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都没什么好处,将眼光放长远,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