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精施策,打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精施策,打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新時代下,各個省市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大國良師,助力破解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城鄉教育一體化。山東省萊西市積極響應,直面教師專業發展的“痛點”。

重強化,以師資培養提升教育“軟實力”

通過開展名師開放課活動、城鄉交流活動、教學研討活動、送教下鄉活動等,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依託市鎮校三級教育平臺抓好教師培訓,定期組織業務考試,形成培訓-考試-提升的良性循環。另外,有重點地開展教研督導,促進薄弱校和新教師快速成長。

通過課題研究、聽評課、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探討、提供學習和展示機會等方式,把農村青年教師推到教學研究的最前沿,促使他們快速成長。成立“教壇新人”研修班。教研員任班主任,根據研修計劃,通過班主任講座、聘請當地優秀教師做課或講座、教學理論書籍研讀、專業素養自我培訓等方式,使每一位青年教師能夠透徹理解課程標準,掌握每種課型的基本流程並能適當創新,使緊缺學科教師快速成長。啟動職業學校“教師全員提升工程”和“名師培養工程”,建立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雙師型教師梯次培養機制。

精施策,打造教育發展新優勢

抓住產業轉型升級機遇,轉變發展方式,激發內在發展活力。優質教育資源是聚集人才成長的“搖籃”,努力引進高職院校或高校研究院,擴大高校“朋友圈”。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推動文化產業學院、教育基地開工建設。努力引進一批高層次的優秀校長、教師和管理團隊,為地方教育植入“優質基因”。推行“政府主導、行業參與、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共營共育、合作共贏”的“一體化”辦學模式,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校專業設置,以“定製招標”方式加強與大中型企業的合作,通過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合作培養師資、共同開發課程體系等方式,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正本源,抓黨建強師德正師風

從區域實際出發,圍繞“強師興教”戰略,突出“三個重點”,抓好政策落實落地。一是黨員幹部建設,實施中小學校長、後備幹部治校育人全員提升工程,深化校長職級制改革,對新任命的領導幹部不再賦予行政級別,從“行政人”變成“教育人”,讓校長從複雜煩瑣的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一門心思抓管理、管教學。二是教師梯隊建設,突出抓好師德師風教育,講好教育故事,健全激勵機制和懲戒機制,嚴格治理教師有償補課,弘揚優秀師德精神。建立教師分類培訓、層級發展機制,培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三是優化新教師補充配置,與人社部門聯合發佈《萊西市公開招聘聘用制教師簡章》,按照“專任教師退補相當”的原則,每年按照退休數90%的比例補充新教師,努力改善教師隊伍結構,且重點向鄉村學校傾斜。引導優秀教師、校長到農村學校輪崗支教,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實施農村學校特級教師崗位聘用制,聘期3年,將農村特級教師納入省級教師培訓計劃,並享受農村特級教師補貼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