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 題/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 文/雨笠煙蓑,60後鐵路職工,年紀大了,眼前的事看不懂,記不住,只能聊聊從前
  •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電影《囧媽》的故事純屬虛構,但那趟K3/4次國際列車已經開行了60年。列車穿越亞歐大陸,經過3個國家,全程運行7867公里,運行時間126小時。

那是一趟有故事的火車。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囧媽海報)

春節期間上映的《囧媽》描述了北京-莫斯科K3次國際列車上發生一系列故事。電影中的情節純屬虛構,但這趟國際列車確實發生過很多真實的事件。

北京到莫斯科有兩趟國際列車:一趟是莫斯科-烏蘭烏德-滿洲里-北京19/20次,由俄羅斯鐵路提供車廂並擔當乘務,這是世界上運行距離最長的國際列車,全程運行9001公里,運行時間141小時。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滿洲里站舊貌)

這趟列車於1951年開始開行,當時是兩國車廂分別在本國境內運行,旅客在滿洲里站換乘。1949年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就是乘坐國內專列到滿洲里,換乘蘇聯專列出境。

1954年改成全程使用蘇聯車廂,車次定為1/2次,列車在後貝加爾站換輪,旅客不再換乘。1970年中國將毛主席故鄉長沙到北京的列車命名為1/2 次,這趟列車就改成了19/20次。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後貝加爾站換輪作業)

另一趟就是北京-烏蘭巴托-烏蘭烏德-莫斯科K3/4次,由中國鐵路提供車廂並擔當乘務。

1952年,中國、蒙古和蘇聯政府簽訂了關於修建集寧-烏蘭巴托鐵路並開辦國際聯運的協定,其中集寧-二連段由中國按1524毫米軌距修建。

1955年12月31日集二線鐵路與蒙古接軌,次年1月開行北京-烏蘭巴托國際列車,在集寧南換輪。

1959年開行了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列車,由蘇聯鐵路提供車廂並擔當乘務,1960

年5月24日起改為由中國鐵路擔當。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K3次國際列車在俄羅斯境內)

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於1965年將集二線軌距改為1435毫米,換輪地點也隨之改在二連進行。

2018年以前,3/4次國際列車經由老京張線,這條鐵路1909年通車,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也是中國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八達嶺腳下的青龍橋站有一條著名的“人”字形展線,列車運行到這裡要掉頭行駛。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青龍橋火車站)

上世紀70-80年代,北方交通大學(現稱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系的學生在上第一堂專業基礎課《鐵道概論》之前,要在老師帶領下,從西直門乘火車到三堡站下車,沿鐵路線步行到青龍橋,體驗鐵路建設者的艱辛,拜謁詹天佑塑像。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詹天佑塑像)

這條鐵路線的南口-居庸關稱作“關溝段”,坡度達到34‰,是中國鐵路最陡的坡道。

從南口到居庸關是上坡,需要兩臺機車牽引,反方向則是長大下坡,列車運行到這裡,檢車乘務員要下車安裝“風角”,作用相當於汽車上的防抱死系統(ABS)。

為保證安全,機車還專門裝有“沙箱”,當制動效果達不到要求時,可以向鋼軌上撒沙子增加摩擦力。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制動中的車輪)

納烏什基事件

納烏什基靠近恰克圖,恰克圖歷史上屬於中國,雍正5年,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允許俄商在此從事貿易,恰克圖逐漸成為中國與歐洲之間“萬里茶路”的中轉地。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俄羅斯邊境小城恰克圖)

沙皇時期在恰克圖設立了海關,一些商人為了逃避關稅,私下選擇從納烏什基繞過恰克圖。由於這個秘密只能口耳相傳,於是納烏什基(俄語中“耳語”的意思)就成了這裡的地名。

二戰後蘇聯將2萬名日本戰俘押送到蒙古修鐵路,將烏蘭巴托與西伯利亞大鐵路連接起來,國境站就設在了納烏什基。

1963年,在中蘇關係惡化的背景下,3次列車乘務員在納烏什基國境站與蘇聯邊防和海關發生衝突。蘇聯方面決定將列車、乘務員和乘客遣返。

中國乘務員拉車廂內的緊急制動閥,使列車無法移動。這種情況下,蘇聯方面竟關閉列車制動機,用僅靠機車制動的極端方式將列車推回蒙古境內,史稱“納烏什基事件”。

儘管中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人員交往幾乎全部中斷,有時一列車上只有幾名乘客,但中國和蘇聯鐵路擔當的兩趟國際列車卻都沒有停運,兩國在這方面保持著一定的默契。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納烏什基站)

關恆廣事件

1974年1月,蘇聯駐華使館三秘謝苗諾夫在北京朝陽區西壩河與派遣特務李洪樞交接情報和活動經費時,被“世界五大情報組織”之一的朝陽群眾和公安當場抓獲,隨後被驅逐出境。

謝苗諾夫事件使蘇聯政府顏面盡失。蘇聯情報部門尋機報復,但中國駐蘇使館已經收到國內通報並採取了預防措施。這時候,克格勃發現一名中國外交官關恆廣正在4次國際列車上。

在1月19日中國宣佈驅逐謝苗諾夫等人的當天,一名蘇聯女乘客在伊爾庫茨克站登上了4次國際列車,坐到關恆廣身邊,隨手把一本雜誌塞給關恆廣。

關恆廣下意識地伸手一接,這時突然冒出幾名蘇聯特工,一陣拍照後將關恆廣押下列車,以從事間諜活動的罪名將其驅逐出境。這就是轟動一時的“關恆廣事件”。

蘇聯解體後,關恆廣被任命為首任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並於1997年重返莫斯科工作。2018年關恆廣去世,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第一時間發來唁電,對關恆廣給予高度評價。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位於莫斯科盧比揚卡廣場的克格勃總部)

國際列車大劫案

90年代俄羅斯推行“休克療法”失敗,經濟崩潰,物資匱乏,百姓生活陷入困境。一些中國商人抓住時機,利用國際列車帶服裝沿途售賣。

當時,用盧布從莫斯科買一張到北京的往返車票僅摺合10美元,這些“國際倒爺”索性每個人買一個包房,裡塞滿了羽絨服、皮夾克。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莫斯科雅羅斯拉夫站,K3/4 國際列車的始發/終點站)

由於北京站限制每名旅客攜帶品重量不能超過50公斤,這些人在進站時就儘可能多地把服裝穿在身上,三伏天有人竟在身上套5件皮夾克。

進入俄羅斯境內,每到停站就打開車窗叫賣,羽絨服(其實根本沒有羽絨,填塞的全是雞毛)5000盧布一件,站臺上的人根本不問尺寸,拿一件就走。那段時間,3次國際列車被稱為“帶輪子的商店”。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葉卡捷琳堡,國際列車在這裡跨過亞歐分界線)

國際列車在俄羅斯境內運行期間,國內乘警不能出境執法,而俄羅斯警察又不能隨意上中國車廂,國際列車便成了法外之地。一些人看準這個漏洞,在車上幹起了搶劫的勾當。他們混在旅客當中,等沿途貨物賣的差不多了,便亮出砍刀,挨個包廂搶劫貨款。

這夥人膽子越來越大,終於鬧出人命,驚動了高層。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電視劇《莫斯科行動》)

1993年6月10日,北京鐵路公安局的一隊便衣警察秘密登上了3次列車。一路上他們不動聲色,到了莫斯科,便在俄羅斯警方的配合下,將參與搶劫的犯人全部捉拿歸案,帶回國繩之以法。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經歷過60年風雨的K3/4次國際列車,其實比囧媽更有故事

(K3/4次列車行駛在蒙古境內)

這段歷史後來被拍成電影《中俄列車大劫案》和電視劇《莫斯科行動》。據說,其中幾名罪大惡極的搶劫殺人犯被判處了極刑。

這趟國際列車承載著太多故事,關注我,且聽我下回細細道來~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