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不同规模的公司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


不同规模的公司该如何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之于企业而言可谓是重中之重,但是针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其财务分析的方法又是各有不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有着多年年财务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的吧

1、小老板需要的财务分析

很多小老板搞财务分析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他自己也会算个大概,他会对费用很仔细。

比如对每张签单都会仔细的审批,签了后,他对费用就能大概估算出来,但有时单多了会记不起来,所以可能需要有个人来统计。但他又不好明说,有时会叫费用会计统计什么东西,或是搞个财务分析报告。

所以,你要明白他的意图。是想看资金还是想看费用明细?

一般的小老板给个费用明细和资金出支明细就可以了,他会很高兴。就是说他吩咐的事一般都有目的,有时候不方便明说。

这时,就看你的悟性,是否能折磨透他的话。

然后,小老板所有事情他都知道,包括一些采购里面有他的小世界,或是他亲戚在管,所有人都向他汇报买什么,卖了多少东西,他心里都有数。

他可能走私账,换点钱出来,或者说公司里有好几个小股东,不好明着干,就从工作中私下套点现出来。

你做分析时可能发现,有的材料卖得好便宜,有的材料卖得好贵,分析来分析去,其实就是套点钱出来,走个账而已。

所以,有时候你不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写分析上报时,他就会说你的分析有问题,他怎么可能告诉你真相。

有时就靠你领悟了,你领悟不了,向老板东问西问,人家心里肯定不舒服。

所以,这就是小公司的问题,除非你是老板的亲信,或是你是公司的大总管,什么东西要你签字,让你审费用单,什么单都经你手审批。

你大概可以看清公司资金的流向,大的问题有机会弄明白。如果你只是个小会计的话,什么都不经从你这里走的话,那你怎么知道公司真实情况,人家采购经理、销售经理、仓库经理都不会理你的。

你怎么能把分析写得好?

首先你的观点,见识超过老板时,你写的东西才能让他信服。比如说,我们平时说话,当对方的见识超过你时,才会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如果对方的见识没你高,他讲的话你就会认为比较肤浅。

2、集团公司的财务分析

集团公司的问题是在于分析太多了,而且底下人员所作的分析没有掌握需求。

想想看,其实作为集团总裁、总经理,他的工作是很忙的,没有多少时间来看你的分析的。一般集团下面的子公司财务经理,为了表彰他自己做的好,拼命做个PPT。

有的聪明点,PPT做得漂亮点,多则二三十页,从生产运营分析开始讲,把二三十页分析报告发送上来。财务总监心情好帮你整合一下,心情不好就直接呈上去。你说,总经理怎么有心情看你这二三十页的东西呢?可能想起来,就翻一翻,没时间就几秒钟翻完了。

就像现在的电子广告,我们一旦踏入某地境内,接着就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当地相关资讯,这叫精准派送。

3、财务分析背后的,人性阴暗面

世界上很多老板,就算他不精通管理,心里都觉得自己很会管理。所以,你写分析提建议,在你的角度觉得是对的,在老板眼里,他比你会管理,你还提什么建议?

说句不好听,站在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析。如果遇到好大喜功的老板,你还提什么分析,就说哪里做得好就行啦。

所有老板挂在嘴边都说:你们要把分析做好啊,财务管理好,创造效益啊。但从没见过,财务能创造什么效益的,也许老板当时能看进去,过几个月,就忘记了。

其实更多的是老板需要数据统计,出货量啊、生产量啊,或是信息很杂乱。你只是把数据整合起来,有些敏感的数据他想关注,你只要把他需要的口径提供给他,而不是按财务口径去分析,尽管口语化,白话文,老板能看懂的财务分析。

一般小公司的财务报表是面向对外的,向税局提供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而对内的报表分析,很多小公司其实就是作个数据统计分析,只是提供老板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说实话老板需要的分析就是作个数据统计,而不是要你提供什么建议。特别是你的层次比较低的时候。

尽管你的本意是好的,但好心做坏事。当公司大了后,才会做一些财务分析对外部。主要是给专业的人看,比如对外的股东啊,税局啊,对外的监管机构啊,什么资产负债率啊、周转率啊、偿还能力啊、风险啊,增长率~

总之就是说明公司经营好,符合规定,各项指标,纯属高大尚,就是告诉别人赶快来投资啊。这些,你都可以在网上百度各种比率来分析。

现在有个很火的词就是“管理会计”。其实就是把外部财务分析调成内部的管理数据分析,实际上外部会计准则的财务分析和内部的管理数据分析是两把事。

所以,很多大公司的财务按会计准则来作分析,但老板不懂会计上的专业术语和口径,说你乱做。当业务数据口径和会计口径不一样时,数据永远都是不一致的,比如按会计准则确认收入的口径,就跟实际的销售收入不一致时,那老板该相信业务部的数据,还是会计部的?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是财务分析要作得怎么样?而是先要知道是谁要看分析。只有让目标对象感兴趣的东西,对方才可能看下去。

4、要做好财务分析,先要站在高层的角度思考

处在高层的财务思维是会慢慢接近,低层的差距是很大的。作为一个财务,要想方法跑上高层去,当然,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会做事的同时,也要懂得做人。要脱离只会做事的会计层面,如果你都不明白财务分析是作给谁看的,就拼命在那里统计数据,怎么多加几张图,你以为多加几个图能改变什么?

老板看都不想看。所以,你先要搞懂受众是谁?

当公司大了,老板一个人管不过来,一般就需要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财务分析会看每个部门费用是不是哪里高了?或是有哪些敏感数据有变化,老板一个人管理不过来,他就需要关注这些数据。

公司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就是公司大了,当上千人后,老板管理不过来,才会请经理人来管理。那问题来了,老板需要知道谁干得好,这时就需要财务分析工具,一个公正的人来告诉他谁做的好,哪个车间产量做得高啊?

所以,财务分析或绩效考核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证明谁做得好,没有人乱搞,有做事情。

人性都有懒惰,就需要考核工具来监督。但数据分析,是基于历史数据,知道数据变化也改变不了现状,老板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会计作得财务分析更多的作用就是监督考核,除非你是大公司拥有几十年的财务总监,经验和见识比老板高的时候,写得建议,他才看得进去。

特别是你的层次还比较低的时候,又怎么能入得了老板的眼里?

在你觉悟比较低的时候,写得分析:什么哪个数据有变化,哪个费用比较高,单位成本有上涨,谈这些,老板怎么有兴趣呢?

所以,在会计这个层次写得财务分析,说事话,用处不是很大。

另外,大多会计对业务都了解不够,无法向老板提供更高层次的分析,只是起到数据统计的作用。我们认为作财务分析更多是通过财务分析这个岗位,你才有机会了解到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情况,你是通过做财务分析的过程让你成长。

而不是财务分析本身,做了几年后,你对公司业务有了解了,熟悉公司运营业务后,将来你可以谋得更高职位的财务岗位。这时你的眼界和见识不一样了,所作的财务分析才更有价值。

比如说:你作资金分析,你可以向出纳了解资金收支情况,分析应付账款时,可以向应付会计了解是怎么做的?分析存货,可以向成本会计了解,存货是怎么计算的。

这样,就相当于你在对方的岗位呆了几个月,有机会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

所以,财务分析是个过渡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境,对人性的了解。有时,你作的财务分析,提的建议,你以为是对的,但触犯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分析有问题。

这些就是人性的弱点,当然,正规财务分析也有,但用到的比较少。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会计在会做事的层次转变为会做人的高情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如果你做人灵活,也要提高会计方面的专业能力,因为总有地方,是要用到会计专业知识的。

所以,在一个社会里,别总活在自己的世界了,比如说清高,那样就很难做到高层,大家都是需要被捧的。

5、财务分析主要分析哪些内容?

大体对内的管理分析,可以分析很多东西,具体可以把资产负债表的每个科目都分析一遍。

比如说,资金情况:资金余额有多少,资金使用情况,收了多少钱,支付了多少钱?收支是否平衡?

只要你想作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每一项都可以分析。只要你对每一个项目看得透,就可以分析出无数条出来。薪资也可以分析,哪个部门的薪资最高,生产部的单位时薪是否合理,哪个部门的加班工资最高,是否符合订单需求情况。

一般订单需求减少,加班工资会降低。反之,就不符常理。如果生产效率降低,那加班工资还在增加,就说明生产计划不合理。

有差异,就可以分析是报价不准,还是成本增加。比如说,是订单量增加,引起的报价偏低。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财务分析报告,还是要看受众是谁,主要是划重点,有问题的分析项目可以重点汇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