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本來想“黑”陳凱歌的

本來想“黑”陳凱歌的

本來想“黑”陳凱歌的

● 作者 ╳林宛央● 來源公號宛央女子

● 配圖 ╳ 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____

“其實,我今天原本打算髮的文,幾天前就寫好了。但是,昨天晚上看完《演員請就位》裡陳凱歌執導的一個電影片段,我輾轉反側想了很多,覺得有些話不吐不快,所以我一定要寫今天這篇文章。

我熱愛並將永遠熱愛影視,不管頂著怎樣的壓力,也仍然會寫明星、電影,就算被你們罵為了熱度也無所謂,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明星和影視裡不僅僅只有八卦,那裡面的審美、人性、生活態度都是如此廣泛,我覺得那才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東西。

——宛央

看完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篇後,我一個粉,都想轉黑了,百思不得其解,他是怎麼做到把那麼好的一個題材拍的那麼尬。

也是因為《白晝流星》,不,或者說從他這幾年評價很一般的幾部作品開始,不少人都開始質疑陳凱歌到底有沒有才華。

我始終堅信他有,因為《霸王別姬》實在拍得太好,審美和對人性的剖析都達到了極致,《妖貓傳》也很好,有了它,盛世大唐的美、帝王虛幻的愛以及詩人的偏執浪漫,就不再只存在於想象,全部從字裡行間中活過來。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常常在陳凱歌的電影裡有這種感覺。

因為太喜歡,所以對《白晝流星》時的他,也就很失望。

直到昨晚的《演員請就位》,我覺得我才放下這段時間想“黑”陳凱歌的慾望。

陳凱歌這次選擇的電影片段,是薛曉璐執導,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那部《海洋天堂》。但他做了大刀闊斧的改變,只保留了文章當時在電影裡的那個人設——21歲的孤獨症患者,交給了牛駿峰飾演。

把李連杰的那個爸爸人設,改成了姐姐,交給了朗月婷來塑造。

這兩個演員,都不算很紅,但也都是熟臉。朗月婷演過《喊山》,因此拿過大獎,演過電影《華麗上班族》的琪琪,也演過《盲探》裡的小敏,張艾嘉那部《相親相愛》裡,也有她的戲份。

她長了一張藏著無數心事,但隨時會消失在人群中的臉,特別適合演繹都市人的悲傷。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我覺得這是陳凱歌選擇她的原因。

牛駿峰,是童星出道,作品太多了。只說近年來比較有知名度的兩部吧,一個是《微微一笑很傾城》裡的於半珊,另一個是《楚喬傳》裡的元嵩,就是李沁那個角色的哥哥。

他的眉眼是有一點點像文章的,也有照顧孤獨症兒童的經歷。所以當陳凱歌相中他的時候,他也毛遂自薦說自己想演。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但真正演起來很困難。因為牛駿峰一開始找不到支撐自己表演的情感邏輯。

朗月婷真的是個好演員,對劇本和角色的理解都很到位,她很真誠地對牛駿峰說,我的表演是為了配合你的,因為我要演的是一個正常人,是可控的,而你要演的是一個不正常不可控的人,所以我的行為、情緒都要隨著你的反應來調節。

她認為牛駿峰演不好,她自己演得再好,這個戲也是失敗的。可這是一個競技節目啊,兩個人只能選一個,但她沒有拋棄對手,太難得了。

陳凱歌就告訴牛駿峰,孤獨症患者只是病人,但他們有感情有意識,只是情感溝通有障礙,他鼓勵牛駿峰可以以情動人。

陳凱歌還改了劇本,原先的劇本里,姐姐是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也沒有失控的,戲點很少,但陳凱歌給改成了當姐姐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卻怎麼都教不會弟弟獨立生活時,崩潰了,她一頁一頁撕掉日曆本,痛哭道:“這個少一頁,姐姐的日子就少一天,你到底懂不懂啊。”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弟弟則跟在姐姐身後蹲著爬著一頁一頁撿起那個日曆紙。陳凱歌認為這是獨屬於自閉症患者的行為,也是他對姐姐的情感所在——撿起的不是紙,而是姐姐的生命。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這個改動相當動人,既讓觀眾看到了孤獨者患者情感上的真誠純粹,又讓觀眾那麼具體地看到了姐姐的辛苦煎熬。

陳凱歌注意到了劇本里的每一個細節,並用那種正常人聽得懂的話,分析給演員。牛駿峰茅塞頓開,一下子就知道該怎麼演了,後來接受節目組採訪時,說陳凱歌太會調教演員。

導演改得好,教得也好,演員演得也很好。

這可是現場一鏡到底啊,但這個片段呈現出了高分電影的質感,演員情緒一氣呵成,整個節奏舒服得不得了,是我在所有演技綜藝裡,看到過的最好表演。

劉雅瑟說,他們配合太好了,真的讓人相信就是一對姐弟。

在節目裡一向高標準的李誠儒老師和王迅也誇讚:這一看就是演了很多戲了,節奏好。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觀察室裡的所有演員都流淚鼓掌說演的太好了,臺上的四位導演第一次全部都是誇讚,李少紅還誇讚了陳凱歌改得太棒。

但最讓我觸動的除了表演,還有另外一些東西。

王迅說他們兩個是在互相為對手演戲,彼此成就,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忽然就意識到,人,其實真的是群體動物,我們需要彼此。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或許只有當我們放下了只許自己出彩的念頭,真心實意去付出點什麼,給對手足夠尊重,我們才會得到的更多。原來你好,我也才會好。可惜,太多人只懂撕,以為毀掉的是別人,哪裡知道是自毀。

另外就是對“細節”這個詞有了新的認識。

也正是陳凱歌這段對“細節”的闡述,徹底讓我失眠了。

他說自己之所以改動劇本,是想讓它更有電影感,他要求道具組給姐姐買一束花,因為這是一個很動人的細節,一個行將離開世界的人,還能買一束花回來,把枯萎的花扔掉,表明她對生仍然有信心,這個就是求生的渴望。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朗月婷一推開門出現,就能看出她藏著心事)

他也在牛駿峰往窗上貼日曆紙的那個細節裡,完全讀懂了他的內心。兩種很難的細節,兩個很難的人,碰撞在一起,碰出的不是苦痛,而是深切的愛。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最後,陳凱歌說,電影是細節的藝術,細節的力量無與倫比,但是所有細節的指向並不是細節本身,而是高於細節的那一點東西,當這一點東西出現的時候,感動就發生了。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本来想“黑”陈凯歌的

這讓我想到的是——生活亦是細節的藝術。

我太懂那個買花的細節了,因為我每一次情緒低落覺得熬不下去的時候,也會在街口花店買一束花回來,我知道那是我在治癒自己,我對美好仍然有渴望。

我也寫過最想離婚那段時間,我老公為我打水漂的細節。我在那個細節背後讀懂了他仍然愛我的心。

我也讀懂了我媽以前查出甲狀腺瘤(後來手術治療已經好了,萬幸是良性)那天,笑著去抱抱她小外孫的那個細節,她愛我們。

我更讀懂很多年前,我得知奶奶去世,回家見她最後一面,怎麼都不敢邁進屋子的細節,那個細節背後是我的怕與不捨。

是的,打動我們的,從來不是細節本身,而是高於細節的那一點——情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因為我們想在一個又一個細節裡,確認自己被愛,也確認自己仍在愛。

是真的想和陳凱歌說一句謝謝,是他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在生活裡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很重要。

我想,我要學會注重生活裡的每個細節了,因為我想讓那些和我生活在一起的人,感受到愛與美好。

本期作者:林宛央。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qiuxiangjie0122。

ps:因為上次有讀者說想看之前寫過的好文,所以這次就把近期好文鏈接都放上:(直接戳標題即可閱讀)

  • 趙薇和陳凱歌為她爭吵,但我覺得包文婧演的不怎麼樣!

  • 我,結婚7年,和老公分床睡了7年!

  • 這劇,就想看馬伊琍和梅婷開撕!

活到老,瀟灑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