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汝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置潁州 ,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潁、亳二州首次併為統一版圖。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縣復升為州,分出。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潁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潁州為潁州府,並以潁州本轄新置附郭縣,乾隆皇帝依奏賜名阜陽縣 。潁州府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市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民國38年(1949年)2月,撤亳州市,併入亳縣。同年3月,撤阜陽市,併入阜陽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阜陽地區有界首市、亳縣、太和縣、阜陽縣、渦陽縣、蒙城縣、潁上縣、阜南縣、臨泉縣和鳳臺縣。縣、市以下劃分區(鎮)。區以下劃分鄉(鎮)。鄉(鎮)以下為行政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

200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

1953年9月,界首市撤銷,建界首縣。阜陽地區其它縣區劃未變。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1958年11月,界首縣與太和縣合併為首太縣。阜陽地區其它各縣區劃不變,但縣以下區(鎮)、鄉(鎮)統統撤銷,建立人民公社,公社以下劃分生產大隊,大隊以下劃分生產隊。

1959年5月,首太縣撤銷,復分為界首縣、太和縣。

1961年至1962年,阜陽地區各縣劃小公社,公社之上建區,公社以下仍劃分生產大隊,大隊以下劃分生產隊。

1964年10月,建立利辛縣。其轄地包括由阜陽縣劃出的4個區,由蒙城縣劃出的1個區,由渦陽縣劃出的3個區和由鳳臺縣劃出的2個區。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1965年,阜陽縣城關鎮改建為阜城鎮,縣級,直屬阜陽專署,其轄區為原阜陽縣城的4個人民公社。

1969年,各縣撤區並社。

1975年12月,建立阜陽市。其轄區除原阜城鎮所屬的4個人民公社外,又將阜陽縣的水上公社和阜陽縣新華區的3個大隊劃入。

1977年1月,鳳臺縣從阜陽地區劃出,歸屬淮南市。

阜陽曆史你知道多少?

1979年,各縣、市再次劃小公社,社上建區。

1983年,全地區各縣市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建置,人民公社改建為鄉(鎮)政府,生產大隊改建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5年,阜陽地區轄有阜陽市、亳縣、阜陽縣、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太和縣、潁上縣、阜南縣、臨泉縣、界首縣,共1市10縣。全地區共有125個區、11個區級鎮、658個鄉、33個鄉級鎮、15個辦事處、6647個村民委員會、139個城鎮居民委員會、40941個村民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