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芮城縣,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總面積1178平方公里,人口39萬。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文化旅遊名縣的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西漢時期的河北縣

1、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春秋時為晉所滅,為晉大夫畢萬食邑。西漢置河北縣,屬河東郡。東漢、魏、晉因之。

2、西魏析置安戎縣。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移安戎縣於此,尋改為芮城縣,屬河北郡。武成二年(560年)置永樂縣,保定三年(563年)併入芮城縣。隋初屬蒲州,大業三年(607年)屬河東郡。

3、唐武德二年(619年)於縣置芮州,貞觀元年(627年)廢芮州,芮城縣屬陝州。五代、北宋因之。金、元、明、清屬解州。4、1914年屬河中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1949年永樂縣併入芮城縣,縣人民政府移至今址,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67年屬晉南地區,1970年屬運城地區。2000年屬運城市。

二、地名來歷

《左傳》桓公三年(前709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於魏。”今芮城縣西鄭州有芮伯城,當為芮伯萬被逐所居之地。《太平寰宇記》: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三、風景名勝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1、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是中國現存最大一座元代道教宮觀,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是為紀念唐代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原建於芮城縣黃河岸邊永樂鎮。原址北靠峨嵋嶺,南臨黃河。“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1959年至1964年間,因國家修建三門峽水庫,由於永樂宮位於庫區淹沒區的原因,所以被整體搬遷至縣城北郊龍泉村附近,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國都城遺址上,距離原址20公里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2、大禹渡。位於縣城東南20餘里,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新穎的集灌溉、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七十年代這裡修建了大禹渡電灌站,電灌站於1979年對外開放。

山西運城省芮城縣----因古芮城為名

3、九峰山。位於芮城縣境內的中條山南麓,距縣城約24公里,海拔1600米。山勢呈西北東南向,面向西南,中間低平開闊,兩邊山峰護翼,形狀酷似圈椅,故又名“玉椅”。九峰山下的純陽上宮存有珍貴的呂仙石雕像、呂仙百字碑、九峰山詩碑、皇帝聖旨碑、摩崖石刻等大量碑刻和文物。元人有詩讚曰:“聞說中條有九峰,九峰高處立仙宮,全真宗祖於斯出,正派源流自此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