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我來說鄉村教育,它也不可能改變,我現在好為難,縣裡面也找我,一個人太異類也不好,不然我以後在這邊真的要被孤立了。”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李田田在上語文課。受訪者供圖。


文|新京報記者 肖薇薇 實習生蔣佳臻

本文約3918字,閱讀全文約需8分鐘

鄉村教師李田田的生活失控了。上週開始,她的教學任務由兩個班變為一個班;手機裡陌生人電話與信息響個不停,打亂了她每日讀書、寫作與運動;來訪的朋友被攔在校外,她進出學校,校長總是詢問她,“田田去哪裡,要見什麼人?”

25歲的李田田,是湖南省永順縣砂壩鎮桃子溪學校的一名語文老師。10月11日,她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一篇題為《一群正在被毀掉的鄉村孩子》的文章,寫道:“開學以來,學校幾乎每週都有檢查,停課掃地是常有的事,我的語文課已停滯不前。老師還得走訪扶貧,有幾次檢查應急,我們不得不停課去政府加班,讓教室空堂。”

文章閱讀量尚未過萬,已在網上引發熱議,甚至桃子溪學校各個年級的家長群裡都轉發了關於她的文章與報道,稱她為“敢直言的老師”。

永順縣另一所鄉村學校的老師吳莉深有同感。她向新京報記者提到,鄉村學校管理的混亂與形式主義作風,教師隊伍不穩定與職責不明確,讓留守兒童佔主體的學生夾在其中,“孤立無援地混著日子”。

如今一週過去了,李田田不願再談及這些事,只希望回到正常的生活。她划動著手機屏幕說,“我來說鄉村教育,它也不可能改變,我現在好為難,縣裡面也找我,一個人太異類也不好,不然我以後在這邊真的要被孤立了。”

貧困縣裡的鄉村教師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10月18日,週五的下午,桃子溪學校大門緊閉。李田田從校門一側的門衛室跑了出來,她眼裡噙著淚水,滿臉漲得通紅,跟著跑出來的校長試圖拉住她。

“我沒有人身自由了嗎?出個校門就要問我去做什麼,見什麼人,找我的朋友都被攔在門外,看身份證登記,其他老師的朋友進進出出你們為什麼不查?”李田田語氣激動,哭著跑出門衛室,“你們說這是不是沒道理的事情?”

坐在校門口的六年級學生李言嚇壞了。這是他第二次見李田田哭,上一次是他讀三年級時,李田田是新來的語文老師,“她被氣哭了”。

2016年秋季,李田田從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畢業,作為一名國家公費定向培養的師範生,她按照與學校簽訂的合同,回到家鄉湖南省永順縣成為一名鄉村教師。

桃子溪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李田田任教三四年級的語文課。初中部的學生周歡記得,李老師常穿漢服裙子,頭髮上綁著亮晶晶的髮飾,走在校園裡,“和其他老師都不一樣”。四年級的學生李平評價李田田“溫柔”,“講作文課講得特別好,語文課不想睡覺了”。

但班上的男生卻很調皮,李言說,“上課沒有人聽她說話,還紮了她的自行車輪胎”。學生張傑的媽媽聽說李田田哭了,跑到學校叮囑,“我們孩子要是不聽話,你儘管批評,只要不把他打壞了”。

任教第二年,李田田自費買了兒童文學書籍,她搬到教室,整齊擺放在講臺邊的課桌上,供學生翻閱。她鼓勵他們在書上做標記,寫下感悟。

張傑總是一下課就去拿上一本,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書,他去年從其他鄉村小學轉來桃子溪學校,家裡只有哥哥的幾本舊書。

“我在鄉村長大,也希望為鄉村的孩子們做一些事情。”小學時,李田田就讀於永順縣靈溪鎮一所鄉村小學,她受到兩位日本女士的資助,“給我送衣服、學習用品”,她的日記《我有一個孤獨的家》發表在日本報紙上,“文字帶給我太多美好的東西,打開了我的世界”。

語文課上,她會帶著學生觀察柳樹和蝸牛,課餘時間教他們瑜伽。晚自習時邀請同學坐在操場上看星星,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尊重學生的選擇,51位同學有三十幾位跟著她走出教室,剩下的同學可以在教室自習。

“白天上班,下班運動完,進入寫作狀態”,她形容自己的生活,“簡單、自律”。每天晚自習下課後,李田田會繞著操場跑圈,也會帶著學生練瑜伽。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晚自習後,李田田帶著學生練瑜伽。受訪者供圖


“鄉村教師的扶貧任務不算重”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教學之外的工作開始打亂鄉村老師們的上課節奏。

在李田田《一群正在被毀掉的鄉村孩子》文章中,她寫道:“老師還得走訪扶貧,我身上就有五戶貧困戶,得時常與他們聯繫。這不,本週末老師們又要下隊走訪,算老百姓收入,蒐集整理信息,填寫各種資料。”

吳莉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兩年前,永順縣一支扶貧工作小組來到她任教的鄉村小學。在學校一間小會議室裡,吳莉領到了一張貧困戶名冊,分配給她的是其中五戶村民,村民地址在山林更深處的村莊。她也領到了需要填寫的材料,每個月需要分別走訪這五戶貧困戶,詢問他們的財產收入等幾項信息。

每個月走訪貧困戶的時間不定,學校提前一兩天接到通知後,會召集老師開會確定行程安排,停課開展走訪工作。時間大多安排在週一至週五的一天或多天,老師們偶爾能錯開時間走訪,便於調換上課時間,避免影響課程進度。

“走訪一天時間是搞不定的”,吳莉說,停課走訪貧困戶的通知都是突然下來,提前無法與貧困戶取得聯繫,甚至無法確認他們是否在家,經常碰到村民不在家的情況,有時只有一個不識字老人在家,“那沒辦法,只能再跑一趟”。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李田田去村裡走訪貧困戶。受訪者供圖。


吳莉分配到的五戶貧困戶屬於一個村,但每戶之間甚至相隔一個山頭,最遠的一戶村民,步行得四五個小時。

早晨七點多,同學們的早讀課剛剛開始,吳莉和老師們就得出發,先坐車繞著山間土路進山,到車無法通行的地方,她和搭班老師下車步行,繞著山林去村民的家。順利的情況下,吳莉能見到資料冊上的村民,填好資料,拍上幾張照片,中午返程。

曾在永順縣小溪完全小學支教三年的仲寶平,其間陪同學校老師參加了每個月的走訪工作,他表示,“湘西的精準扶貧已經開展幾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鄉村教師這兩年才開始接手扶貧走訪工作,對貧困戶完全不瞭解,去村裡找村幹部問一問,村民說什麼填什麼,拍個照片證明自己去過了就交差,老師做得很費力,還耽誤了上課,有什麼意義?”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湘西州1110個貧困村已累計出列874個,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31.93%下降至2018年的4.39%,十八洞村136戶53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但是,吳莉告訴記者,“貧困戶有時會向老師反映一些困難,比如需要錢、給他家辦個低保證,我們可以給村裡反映,但並不能有什麼實質性改善,”她說,“我不知道走訪有什麼具體目的,鄉村學校9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我們把鄉村教師本職工作做好就是對扶貧工作最大的支持。”

吳莉和李田田承擔的扶貧走訪工作將持續到明年,“直到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永順縣宣傳部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鄉村教師身上的扶貧任務不算重,縣裡所有公職人員都行動起來了,加班加點,縣裡扶貧工作組常年在村裡開展工作。”他坦言,永順縣甚至湘西州的鄉村面積大,貧困村多,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沒辦法”。

“形式主義檢查”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另一項“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是鄉村學校的各類“檢查”。

“區檢、縣檢、州檢、省檢、國檢接踵而至”,李田田在10月11日發佈的文章中寫道,“開學以來,學校幾乎每週都有檢查,隔兩天,我們就要帶學生大掃除。有時甚至提前兩三天掃地。有時候,一天打掃校園衛生達三四次。檢查一過,學生的行為習慣還是老樣子。”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桃子溪學校。新京報記者肖薇薇攝。


桃子溪學校的多名學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告訴記者,檢查有時候一兩週來一次,有時候一週來兩三次。六年級的學生李言“喜歡領導來檢查”,在他看來,“掃地課比其他課都開心,擦玻璃、拖完地就可以去玩”,他補充說,“教室地面是溼的,我們先不進去上課,在外面操場玩籃球,女生跳皮筋。”

“但那一天老師特別嚴厲,上課不能講話,晚自習也不放電影了,明明說好表現好每週可以看一次電影。”他說。

初中部學生周歡記得開學初的一次檢查,班主任撕下了舊課表,貼上了新課表,“多了音樂、美術,還有實驗這些課,都是沒上過的課”,她們打掃完衛生,邊自習邊等下午的音樂課。

音樂課上課鈴響了,教室裡一片安靜,“老師沒來,都去陪領導檢查了”。等到領導來她們班級教室檢查時,“五六個男領導會看看衛生,數一數我們有多少人,看看我們課表,點點頭就走了”。

湘西女教師發文背後:學校為迎檢換新課表 加班趕出好幾十斤重材料

桃子溪學校的操場。新京報記者肖薇薇攝。

永順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打掃衛生本來就是校園的一項日常工作,可能是桃子溪學校工作經驗還有欠缺,停課搞衛生這種管理方法不對。”

“打掃衛生基本上可以在早讀課搞完,不會影響上課,”吳莉解釋稱,2019年是特殊的一年,兩項與鄉村學校相關的項目工作驗收,“各級部門來學校檢查才這麼多,往年要少很多”。

據湘西州教育和體育局官網顯示,2019年是湖南省整體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的“收官之年”,目前還有最後一批15個縣市將接受國家驗收,永順縣為15個縣市中的一個。

另湖南省教育廳官網顯示,2019年8月28日,湖南省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於開展2019年縣級教育工作“兩項督導評估考核”的通知》,10月中旬將具體實施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督導考核。

吳莉提到,為了今年的各項檢查與項目工作驗收,各個鄉村學校的老師去年年底都在加班加點準備材料。仲寶平所在的小溪完全小學同樣如此,2018年學校編寫了28份相關材料,包括“依法治教”“黨風廉政建設”“計生工作”“安全生產”“控輟保障工作”等。

“光2018年的材料就有好幾十斤重,”仲寶平在電話中語氣激動,“這些材料都是學期末,要考試了,教導主任帶著老師搞出來的,一個只有一百多人的小學,哪有這麼多材料需要寫,拼拼湊湊,加班加點寫出來”。

仲寶平細細讀了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每一句話:湘西州將整頓一切形式主義檢查,教師有什麼意見、好的建議,支持公開發表,他們會及時調查解決。他表示,“希望永順縣的領導們也能認真執行州委領導的意見”。

10月16日,李田田在桃子溪學校見到了湘西州領導,她在朋友圈寫道,“他對我說,會整頓永順鄉村教育現狀,少些形式檢查,減少老師的扶貧任務,不能以權給老師施壓”。

10月20日,永順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通報稱,永順縣已成立由紀委監委牽頭的調查組,對李田田老師及媒體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並嚴肅處理,處理結果將適時公佈。

(文中吳莉、周歡、李言、李平、張傑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