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小说:黄小仙献战象心如刀割。杨四五携江心镜欲攀永王璘。

小说:黄小仙献战象心如刀割。杨四五携江心镜欲攀永王璘。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长安城东郊通化门外。

刚过了巳时。大雾略略散去,就有一队士卒,赶着三头巨象,满是倦意,来到了箭楼下的一个街亭处。

此时虽已是初春,但城外的气温还有点低,小风一吹,依旧能感觉到那股寒意,令人忍不住打起寒颤来。

坐在象楼内的黄小仙,费力将手中的信号旗一挥,抿了抿一路上被风吹裂的嘴唇。

不用言语,跟着他座驾后的号手便吹响了海螺,整支队伍也跟着停了来。

黄小仙回过头看了看队伍,一二……包括自己乘坐的这头,三……三头大象都还在,心中长嘘一口气,眼睛却止不住迷离起来。

已不记得具体走了有多长时间,辛苦的跋涉让时间变得毫无意义,最重要的要安全的把这三头巨象,全部安全的送到皇城去!

这是折冲府内,乃至岭南五府经略使任下的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内,最后的三头战象。

战象,战象啊!一想到自己曾经的好战友,今后不是生活在军营里,而是要作为皇城内动物园里皇帝的宠物度过它们的余生,这个黄小仙同学,就不禁又要黯然神伤。

可不管大象是以后如何活着,象军如今已经裁撤,它们今后的命运,如何也比死了强!

想到这里,黄小仙努力提了提精神,敲了敲车厢的前沿。

那驾驶战象的象奴,很是熟练的让战象跪下来。

黄小仙长叹一声,提起贴己的兵刃,爬出了车厢。

但见此时的他,头顶束发雉尾紫金冠,背挂铁胎弓、腰系插满雕翎箭的胡籙(lu),一把柄处缠着金丝的鎏金缳首仪刀,身披皂黑色的蜀锦皂绢甲,足蹬一双精编的草鞋,手提精钢打制的九齿耙,倒也算得上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真堪称画中走出的岭南军府内第一美男子。只是因为即将离别战友的缘故,他面上真真挂上了一缕忧愁神情,这一抹忧愁非但不减其俊美容颜,反倒更平添一种别样的滋味。

一个府兵见领导下了象,急忙上去扶他。

那黄小仙当即道:”老哥哥且住,这是我最后一次骑大象了,你不要扶我,且让我与这朝夕相处的战友再做最后一次告别罢!”说罢不待那老卒醒过神,便直冲大象的大鼻子迎了上去。

那府兵见他手持武器扑向了大象,以为他要对皇帝的宠物意欲不轨,急忙去伸手揽他。

却不料他已经率先扑到大象的鼻子上痛哭起来。

“大象啊大象,一过了前面那道门,你我便不再是亲密的战友了,呜呜呜……好怀念坐着你去震慑四夷的那些日子啊,我耙香蕉给你吃,你用鼻子给我当花洒淋浴,曾经的曾经历历在目,我希望这些也会在你的记忆中成为永恒。”说完他提起他的钉耙送至大象的眼前道:”来,再闻闻它的气味,亲爱的宝贝,莫忘了长安城外几千里的番禹,莫忘你我曾经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莫忘了它,”黄小仙声音一顿,举起钉耙深情的给大象们说着,”我们这些曾经给你耙香蕉的兄弟。”

三头大象似是听懂了黄小仙的话,一齐忧伤的摇了摇大耳朵。

一个象奴走到近前,用一种几近央视著名主持人赵X祥般深情的声音低沉道:”黄果毅,您莫要这样子了。想它们在这里生活,质量必是强过我折冲府百倍的。近些年折冲府的享田收成不好,而朝廷下拨的经费又严重不足,您想继续把大象留在身边,也不太现实。”

黄小仙点点头,回头看了一眼老象奴道:”可它们是战象啊,战象,却要被送进宫里的豹房内,这多少有些令人神伤。”

那老象奴道:”又说哪门子战象黄校尉,象军都要裁撤了,您还惦记着养大象这点事干什么。”

话虽如此,但黄小仙看见大象眼中晶莹的泪珠,还是有种要哭的冲动。

大象大象,我们走吗?

“……小黄呀,您若是想它们了,还可以时常来京城看看它们啊。”

“不可能的。”黄小仙摇摇头说道:”边军将士如未奉旨应诏来京专门看大象,那可是擅离职守的滔天大罪啊,拿住了定要吃板子的。也罢,大象啊大象,咱们的缘分想是到此尽了,那再让我在你们面前跳一曲分别的舞蹈,用以纪念我们这一段深深的战友之情。”

言罢,黄小仙索性扔到了钉耙,在大象的面前跳起舞来。

“You and me, together make the world ,The world we love, we share, we pray……”(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插曲之一,歌名佚,意思是你和我,一起创造这个世界,我们爱这个世界,分享,祈祷为这个世界)

大象循着音乐的节奏呜鸣,空气中充满了离别的影子。

……

与此同时,在永安渠与出西市之清渠的交汇口,一长串的花船,正平静的驶向延寿坊内的一个漕运码头。

但见首船的船头站着一个膀大腰圆、白面长须的唐代帅哥。

此人头戴束发嵌着玉石的紫金冠,身穿青色兽面云纹连环铠,腰系勒甲玉石扣的蛮带,仪刀弓箭随身携带,(注1:)外面罩着崭新的红锦暗香绣衫,脚上踩着一双藕丝步云鞋,手持一柄三尖两刃大砍刀,单手轻抚这下颚处的一缕山羊胡,威风凛凛地杵在首船最拉风的位置,很是傻呆萌的摆着造型。

此时有马屁精走出了舱房与之闲聊,”顾得摸你,杨将军。”

“顾得摸你马屁精,你能不能改改称呼,再下就是个行营判官,整日里被你们将军将军的唤来,再下骄傲了怎么办.”

“怎么可能呢杨将军,整个扬州刺史府衙内的客卿们谁人不知,在大帅帐下效力的所有幕僚中,就属你杨四五武功最好同时文品也最高,此次代表他老人家进京觐见皇上,一定是为了您将来走进军界就此铺下门路。杨将军啊,刺史大人在京城内掌握实权的故交老上级颇多,小的也是劝您能给抓住机会享受实惠,将来真的当了将军,也记得多提携提携兄弟。”

“那自是少不得,马屁精啊,想我本是蜀地绵州的一个寻常武夫,幸得刺史大人赏识才谋得个行营判官小职。此番又做了’ 进镜官’,自是到了麻雀要变凤凰的机会,待老哥我发达了,自然忘不了你个马屁精兄弟。”

“哈哈哈,哈哈哈……”说到此处,担任进镜官的杨四五和临时属下马屁精不禁相互对视这笑了起来。

“君家旧淮水,水上到扬州。海树青官舍,江云黑郡楼……”(唐·岑参)

眼见得上元节就要到了,杨大胡子这一趟旅程,除了替他的主官扬州刺往长安进贡”江心镜”和其他节礼,还要跟某些位高权重的显贵们捎去一些秘密的信函。

当然,读者们可不关心啥信函。因为本帅提到了江心镜,于是又读者问到,那”江心镜”又是神马东东呢?

说起这江心镜还听话长,话说扬州的能工巧匠素来闻名天下,而且就在几年前,有这么个前扬州府首席铸镜师尚品便是个中高手。

话说那一日的某一时,人品如大便手艺若天使的家伙尚品正在筹备铸一批新镜子,突然来了个老人带着个黑衣大块头儿的孩子,言及自曰姓”胡”名”槌”,能制作传说中的真龙显圣之镜。

“真龙显圣之镜? “真的假的?

“就这么神奇。”

那接下来咱们就见证一下神奇的时刻吧。

“等等,怎么见证呢?”

“给我准备一些上好的五金(白铜、金银、朱丹等),再给我一个僻静的铸镜之地,三天三夜,莫遣人打扰,自成宝镜。”

“你要放我鸽子带着原材料跑了咋办。”

“尚大官您的地盘,我能跑到哪里去。”

“说的也是哈,再者我把铸镜室搞到江心去,让汝一个白胡子老头想跑也插翅难飞。”

想到这里,老尚便将一艘大船改造成了铸镜室,又将其泊在那扬子江心,万事俱备,只等着几天后被老头骗,错了,是拿到所谓的宝镜子。

……

“大人大人,这两天夜里有人听见江心有重物落水的声音。”

“不妨事,料想一个老头儿和一个孩子,也搬不走那么多的宝贝。况且这扬子江水流湍急,一般人夜里在江心活动,那定死无疑。”

……

三天三夜过去了,再开那铸镜之室的大门,老人和孩子都已然不见了踪影,炉子前面就剩下块面逾一尺有余的白铜(镍白铜)底料。

神仙和物料都没有了,这还了得了?老尚急得团团转,赶紧带人将那艘船搜了一个遍。可就连船底都遣人下去搜索了,别说老头和他神马黑衣少年的影子,就连船钉也没见多出一颗来。

“尚老板,小的看,八成我们是被骗了。”

“骗你丫个傻大头儿!”老尚脸上青一块儿,红一块的肿涨着,突然双眼一番,哈哈大笑起来。

“我靠,是不是失心疯(神经病)?”

“喂喂喂,老尚,你吃错药了?别吓唬我们?”

“呸,你丫才老尚呢,我乃天人龙护,既日前自称是胡槌的铸镜天使。此番下界是为了给皇帝老儿进献神奇的镜子。汝等听着,我那童子玄冥已经以身铸镜,斯镜可辟众邪,鉴万物,秦皇之镜无以加焉……”

焉个屁,”老尚,我看你是鬼上身了吧。”

对,”我就是鬼上身,现在那老头又从我身上走了。诸位同僚,我们发达的机会到了,大家速速随我研磨镜子,这个可是宝镜啊。”

我靠个老尚啊,这么拙劣的骗局,你丫是上当了。

“我呸,我是首席工程师还是你们是首席工程师……”

好了,大家一齐动手磨镜子吧,话说这年五月当五,还真叫老尚带人磨出面镜子来,宝镜竟逾九寸,圆圆的镜面通体精莹,背后镜纽被塑造出盘龙纹饰,又有好事者编歌谣道:啊龙啊龙隐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已献圣聪……

经过这番折腾,宝镜的故事在扬州地界立刻引发了冲动。当地的官吏们闻听纷纷开始商量炒作,牛吹出去了,自然需要庖那牛的诸多方案。地方官们密切炒作,而京官们也为了某些目的开始以宝镜横空出世的名义上下搞串联。一时间,从官方到民间都对宝镜开始密切关注起来,大家都意识到了宝镜的存在,但仅仅有一面宝镜还是远远不够得,既然大家都是利益既得集团,那索性就把铸造宝镜保平安说成了一个天下人皆信的事实。

事实有了,就索性吧事实扩大成为一种文化,继而提炼发展塑造成为一个文化传承。

有文化传承就势必要坚持传统。

所以到了后来,这扬州府的历任封疆大吏们就把给皇帝送镜子当成了一项建设全唐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年年铸造江心镜往皇宫里送。

可毕竟是给皇帝送东西啊,光送镜子要不得,就算再填点美女珠宝也太寒酸了,船队里还装了金银锦缎、奇石怪树、丝竹特产、美食丹药、以及国外觐献的珍禽异兽、番邦黑白美人,且由个判官检校进献使统领着,从扬州上船,浩浩荡荡驶入邗沟,途径淮水进通济渠,日日夜夜迎风拂柳弄月吟诗,一竿子直插到洛阳。

从洛阳走水路进关中不太容易,需弃舟登岸,把货物搬到车上,由陆路入潼关,在辗转多日后再次寻一水路码头,递解至长安城。

而此次杨四五除了给皇帝老儿送镜子之外,还特地怀揣着扬州刺史写给当今天子膝下之爱子江淮兵马都督永王璘殿下的一封密信。

永王璘据传已经得到了任命,将遥领江陵府都督,未来更有可能统领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大使。

当今太子李亨牛不牛,可和他自己这位皇弟弟相比,风头显然要逊色很多。

“爰及我朝,挺生贤俊……”(《旧唐书》卷一九○上《文苑列传》)

当今官场内党争颇巨。但凡州刺史之流,有哪个上面没人?

而且都已经做到刺史了,那个官家还不想往上升一升。

想升职就要有门路。

那门路靠啥?还不是抱大腿。

所以主官刺史老爷想抱永王的大腿,这绝对是目光如炬的正确行为。杨四五虽是个刺史亲随的武夫,这点连文士们都具备的常识,哪还能不了解一点点?

此次欣然受命,这杨四五也是想搭个顺风车攀个高枝呗。

若计划成功,那自山南东路(治江陵)沿长江东至江南西路(治洪州)、江南东路(治苏州)、淮南路(治扬州),但凡受永王璘节制的军府,哪个还不给他永王一党的幕僚们三分面子。巴结这么一个大潜力股无疑是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主官有好处,作为幕僚跟着沾光。所以花船还没靠岸,杨四五便纵身一跃,犹如一只归巢的仙鹤,轻盈地落在了花船停靠的河埠头。

早有朝廷方面的接待人员迎将上来,一见凭空垂降下来一个武将,自认为他是仙人,故早早迎了上去。一通客套之后,便指挥扬州带来的士卒们,开始把宝物搬上岸。

“哦杨将军,您这是第一次来帝都吗?”

“格老子,本帅不是第一次来,还能是第几次?”想虽这么想,但话不能这么说。

杨四五急忙一拱手道:”这位大哥,兄弟行营内公务繁忙,此次上京觐见天子,自是头一次来滴。还蒙扬州经略相公上官抬爱,才给了本帅当此这么一趟美差。在下头次来,很多规矩还不是很清楚,还望仁兄多多提点才是。”

那负责接待的官员是个中年男子,衣着极为朴素,见杨四五如此华丽的登场,便更确信是来了财神。于是伸出一只手用力握住杨四五的右手,又将左手扶在这厮的肩膀上,只是不说话,一双眼睛深情的盯着杨四五看。

杨四五可没有理会对方如饥似渴的眼神。他充满渴望的将头摆向了一旁,一双杏眸更是如炬般巡视着周围的街景。

“杨将军,杨将军。”

“啊。”杨四五把充满欣喜的目光赶紧收回来,面带微笑看着眼前素衣的这个中年。

“杨将军,您此次干嘛来了。”

“送礼啊,给达官显贵们送,给皇帝老儿送。”

“哦哦哦,杨将军,我不是在问你这个。嗯,哦,啊。”

杨四五将三尖两刃刀靠在怀里,一边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道:”老哥,你干嘛吞吞吐吐的。”

“嗯,”那素衣男子眼球一转,计上心来。于是乎他慢条斯理道:”一路上风尘仆仆,那些觐献的宝贝可曾安好。”

“安好,”杨四五不加思索道:”不但那些宝器好得很,格劳资也好得很。哥老官(老哥)你放一万个心,话说这一路不太平,但是凭劳资手中一把怅(长)刀,这些宝器还有啥子不好的。哥老官你晓得不,那回离开洛阳,请了几辆牛车来拉,没想到,日嘛才出洛阳城,百十里路,就碰上了砍老脑的天棒(响马)。龟儿河南人,有啥本事嘛,还不是靠劳资一个,一把刀高接低挡,才把那些天棒给撵走了。不仅这们(不仅如此),还赚了几匹马,正想着找个地方卖了,也好请哥老官渴酒塞。”

那素衣中年点头称是。

这厢杨四五接着说道:”敢问哥老官,你可晓得这长安城内,有卖马的地方。”

那素衣中年人道:”唉。西去不远,就是长安城的西市。你要卖马换得银钱,可有我陪着去找些买主来?”

杨四五想也不想接茬道:”何须你老兄费劲,我自去那西市寻些主顾来。那马儿还是不错的,有啥得来的轻松,权且做无本的买卖。这样老哥,你留个QQ号,我去卖马换了银钱来,请你吃酒如何。”

那素衣男子道:”吃酒,谁缺你这顿酒钱。我儿子眼见得到了成亲的年纪,正等着银两沽地盖楼。前番在四环寻的一片空地不错,杨老弟,我的意思是我儿子寻得一块好宅基地了。”

“你儿子寻得好宅基地关我鸟事,他是你儿子又不是我儿子。”

“你,你,这厮……真真不可理喻。”

“哎老兄,你这话从何而来……”

注1:唐朝的文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武人政治,武人的不可一世,后被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制止,中国从此走向另一个极端,重文轻武,由此势必对武人的装束产生了不少具有文化气息的改良。这就是”武随文服”,《凌烟阁功臣图·薛仁贵像》为宋人绘。画中的老薛虽说是唐代人物,但服饰都用宋制。所以才有了老薛甲外所穿的宽袖短衫,因为宋代的武将就在在铠甲外面罩一种形制与貂袖很相似的宽袖短衫,《宋史·仪卫志》中称作”绣衫”。这种绣衫没有扣,用衣襟下缘的垂带在胸前系结,绣衫上有绣纹,绣纹是区分各军的标志。”金吾卫以辟邪,左右卫以瑞马,骁骑以雕虎,屯卫以赤豹”《宋史·仪卫志》。是有”绣衫”的存在,但没有提及其款式。一般把这种甲外之衣称为宽袖短衫。

注2:据唐人《异闻集》记载:唐天宝时,扬州进江心镜,又称水心镜。铸镜时,有白发白衣老人龙护,将黑发黑衣童子玄冥跳入炉中,在江心三日炼成盘龙镜。老人留一素书曰:”开元皇帝通神灵,吾遂降祉,斯镜可辟众邪,鉴万物,秦皇之镜无以加焉。歌曰: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求献圣聪。”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亦载:”扬州旧贡江心镜,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所铸也。”后以”江心镜”多作端午辟邪、祝颂吉祥用典。元 马祖常《端午效六朝体》:”江心铸龙镜,好用照湘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