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為何國際油價一直在降,而中國油價卻一直在漲?益升網告訴你

今年以來,油價已經累積11次上調了。2019年總計11調6落1擱置。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

十多年前,2008年3月20日,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國內油價每升6.3元;

十多年後,2019年12月2日,國際原油每桶56.3美元,國內油價每升7.4元

網友們戲稱,可能是桶貴了。事實真如此嗎?益升網就來跟大家討論一下。

為何國際油價一直在降,而中國油價卻一直在漲?益升網告訴你


1.國內汽油定價的轉折點

說起國內汽油的定價歷史,不得不提一個特殊的年份,那就是十年前——2009年。

在2009年之前,國內汽油的價格是不含各種稅費的(燃油稅、養路費),從2009年以後開始,國家進行了改革,把燃油稅和養路費都算在了油價裡。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2009年之前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數據:

在2003年時,國內的油價是3塊3一升,到了2008年,油價是6塊9一升。漲了一倍多點兒。而國際油價,在2003年時是每桶27美元,到了2008年,國際油價飆升到每桶136美元,漲了5倍多。不知當時國際友人有沒有編段子:中國油價才漲了一倍,為何國家油價漲了5倍?

原因是政府給兩桶油提供了幾千億的鉅額補貼,抑制住了油價上漲的態勢。而在2009年之後,這項補貼取消了,還加上了燃油稅和養路費。一減兩增,油價自然就上漲了。

燃油補貼取消的原因也很簡單,之前燃油補貼,享受到實惠的是一小撮有車開的富人。而補貼給他們的錢,則是全體納稅人共同提供的,所以,這明顯有悖於公平。把燃油稅和養路費一起算在油價裡,這個原因更好理解了。誰開車開得多,誰納稅就納的多。多開多交稅,少開少交稅,不開不交稅。


為何國際油價一直在降,而中國油價卻一直在漲?益升網告訴你

2.國內汽油價格中,稅費佔比多少?

答案是48%。也就是說,7塊錢一升的汽油裡,有接近3塊5得稅。項目包括消費稅、增值稅、兩項合計超過44%,另外有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等。這也就是說,國家油價下調的時候,其實國內油價已經沒有多大的下調空間了,因為再下面都是稅。

為何消費稅這麼高?答案也很簡單,收上來的錢,用在刀刃上。從2003年開始,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主要是從中東地區的國家買石油。

燃油消費稅定得這麼高,收上來的錢都去為能源安全戰略買單了:中國西北部的中俄輸油管道和中亞輸油管道,通過這兩條管道,可以實現賣家多賣錢,買家少花錢,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直營模式。

其中中俄輸油管道光是俄羅斯境內部分投資就高達250億美元。中哈輸油管道全長1240公里,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

為何國際油價一直在降,而中國油價卻一直在漲?益升網告訴你

此外,目前國內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億多臺,每年的耗油更是一個天文數字,汽車排放的尾氣已經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而且燃油機的各項專利已經都被國外公司給把持。所以啊,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了巨資,目的就是想彎道超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