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難忘當年血與火的洗禮———長汀縣四都鎮琉璃村革命簡史

難忘當年血與火的洗禮

———長汀縣四都鎮琉璃村革命簡史

難忘當年血與火的洗禮———長汀縣四都鎮琉璃村革命簡史

紅軍紀念亭

琉璃自然村歸長汀縣四都鎮琉璃行政村管轄。該村位於閩贛兩省交界的歸龍山峽谷中,地處偏僻,山高林密。解放前,全村共有94戶560多人,糧田640畝,森林面積4萬多畝,油茶麵積1萬多畝,是一個資源豐富、糧油自給的山區農村。但在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下,受盡地主、豪紳、軍閥的欺壓、掠奪,琉璃村貧苦農民雖然辛勤勞動,但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翻身當家作主,琉璃村人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悲壯的革命史詩。

1927年冬,溫必權、溫順登兩人來到長汀店頭街五義妹家裡,在中共長汀地下黨負責人段奮夫的介紹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長汀地下黨組織成員之一。在他倆的組織發動下,貧苦農民秘密加入了農會,並以武裝保衛家為理由,每一位農會會員自制了一把大刀、一杆鳥銃、一支梭標。隨後,溫必權、溫順登又秘密串聯了四都鄉11個自然村的貧苦農民,掀起了抗糧、抗稅、抗捐、抗租、抗債的鬥爭。

1928年農曆五月十三日,上級黨組織派伍堅燃親臨琉璃村指導工作,正式成立了中共琉璃村地下黨支部。並以拜“關帝會”作掩護,在鮮豔的黨旗下,溫洪浩、溫昌才、溫昌生等24人莊嚴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成立了由溫必權任支部書記、溫洪浩任組織委員、溫順登任宣傳委員的中共琉璃村黨支部。

黨支部成立不久,農會會員就開展了武裝抗稅抗捐的鬥爭。同年秋天,郭鳳鳴派其部屬汪肇廷帶領30多名兵丁,從長汀城竄到琉璃村逼糧收捐,黨支部一聲號令,全體農會會員手持鳥銃、大刀、梭標埋伏於下坪坳上一個險要路口進行阻擊,迫使偽警逃回汀城。

1929年3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四軍首次入閩來到四都。此時,中共琉璃村黨支部歡送溫必庭等一批黨員和農民參加工農紅軍,並派出嚮導、擔架人員和運輸隊配合紅軍作戰,勝利佔領長汀城。從此,革命烈火在四都鄉熊熊燃燒起來。

1930年2月19日,四都廣大地區掀起了打土豪殺劣紳高潮。與此同時,四都區蘇維埃政府宣佈成立,組織武裝赤衛隊,成立婦救會、貧農團、兒童團、農協會等組織,並將沒收來的地主、豪紳的財物分給廣大貧苦人民。

正當四都區人民組織歡慶翻身解放之際,漏網地主溫銀祥等人逃出赤區,串通濯田、苦竹山、中坪、湯屋、坪埔等地的地主武裝1200人於2月25日反撲包圍蘇區。在圭田、甫頭、琉璃、旗古崬等地發生激烈戰鬥,因敵我力量懸殊,溫安龍(黨員)被捉往中坪慘遭分屍殺戮,溫馬養(農會會員)在戰鬥中壯烈犧牲,鬥爭暫遭挫折。

1930年3月8日,上級黨組織指示四都區蘇迅速組建脫產革命武裝,成立了獨立第二營第六連,溫必權任政治指導員,廖鴻林任參謀長、溫順祥任隊長、溫順柱、溫必義、溫必谷等為戰士。在“保衛老蘇區,發展新蘇區”口號下,配合紅十二軍主力轉戰白區,首次攻打湯屋、高嶺,消滅當地的地主武裝,戰鬥中溫必義光榮犧牲,溫順柱負重傷。取得勝利後,紅軍幫助各個自然村打倒土豪劣紳,建立人民政權。此時小金村蘇合併於琉璃村蘇,改名金坑鄉蘇。緊接著,幫助紅寮(石寮潮、羅元背、萬團等村)建立人民政權,繼之又轉戰中坪下、坪埔、高嶺,消滅當地的地主武裝,幫助建立人民政權。

1931年春,部隊糧食一度緊張,中共金坑鄉支部號召琉璃村人民每戶每人節約糧食三斤,由婦女主任熊菊英收齊送往醫院、兵工廠、被服廠。同時派出溫必壽等人去會昌板坑市場購買糧食支援,為職工、幹部、傷病員1200多人解決了吃飯問題。

1931年冬至1934年秋,蘇區鞏固時期,在“關帝會”拜盟的24個兄弟的帶動下,琉璃村百分之九十的青壯年踴躍報名參加工農紅軍,隨部隊南征北戰。婦女主任熊菊英領導人民生產糧食支援革命戰爭,不久調寧化縣蘇任婦女部長,在曹坊戰鬥中光榮犧牲。在她離村時,葉新元接替她任金坑鄉蘇副主席兼婦女主任工作。溫必連傷愈後回鄉任鄉蘇主席,與黨支部書記溫必榕一道發動群眾參加鄉蘇游擊隊,鞏固後方,同時發動婦女學習農業技術、多打糧食支援革命戰爭。

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中共金坑鄉黨支部積極帶領赤衛隊、少先隊、婦救會、兒童團開展站崗、放哨、查路條、監視壞人活動保衛蘇區,並組織擔架隊、運輸隊配合紅十九團上戰場。在松毛嶺戰地,他們搶救傷員抬回(四都)省軍區醫院治療,途中遭到敵機轟炸,不幸犧牲12人。

中央紅軍主力北上後,省級黨政軍幹部、省軍區醫療隊、兵工廠、被服廠的幹部、職工、傷病員、幹部家屬2000多人轉移到金坑鄉蘇所在地(小金、礤背、琉璃等村蘇),金坑鄉蘇人民象接待親人一樣空出房屋讓其居住,而自己住山寮並每家每戶收養傷病員。後因形勢惡化,中共金坑鄉支部書記溫必榕,鄉蘇主席溫必連,葉新元、肖榮秀等帶領人民群眾將傷病員、難民轉移上山躲藏,並和搜山的敵人捉迷藏,為保護傷病員、難民作出了無私的奉獻。

1942年春,接上閩西特委領導的中共長汀縣工委關係後,遊榮長、範雲龍同志指示中共琉璃村地下支部,以溫必權為首堅持原地秘密革命鬥爭,在合適的條件下接待中共長汀縣工委轉移四都金坑鄉蘇地區組織游擊隊活動執行“聯蔣抗日、生產自救”的方針政策。按照黨中央“隱蔽精幹、積蓄力量、長期埋伏、等待時機”的方針,深入開展秘密活動。1949年春,遊榮長、範雲龍派丘順昌來琉璃村傳達“解放大軍渡江勝利”的捷報,要求琉璃村地下支部做好配合解放大軍解放四都、臘口等地區的準備工作。

1949年春、秋之間,琉璃村地下支部派陳志昌向中共長汀縣工委書記遊榮長及鍾德標、範雲龍彙報了地下支部和革命武裝活動,以及四都地區地下黨員活動情況。在中共長汀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下,全區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運動。中共琉璃村支部和人民踏上了新的革命征途。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