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123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南宋和蒙古軍隊聯手攻克金國皇帝最後的棲身之地——蔡州。崛起於白山黑水,佔據中原一百多年的金國就此滅亡。

不久,失去共同敵人的南宋和蒙古兵戎相見,1235年,窩闊臺以宋違背盟約為由,遣軍兩路南下進攻南宋。一路由皇子闊出率軍進攻荊襄地區,一路由皇子闊端率軍進攻四川。在蒙古軍隊的連續打擊下,宋軍被迫進行戰略回縮。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宋理宗命令兩淮、沿江、京湖制司在江北、淮西組織屯田,設置保甲,又在兩淮、沿江地區設立遊擊軍。在名將孟珙、餘玠的率領下,依靠江河、山地等不利於戰馬馳騁的地形,修築城堡寨柵工事進行防守,同時在靠近邊界的地區開溝挖渠,建立起縱深防禦體系。

直到1241年窩闊臺去世,蒙古軍隊始終未能對南宋形成絕對軍事優勢,就連窩闊臺最鍾愛的兒子闊出也死於徵宋戰爭。此後蒙古和南宋雙方在邊境的攻防戰鬥中各有得失,東線在淮河一線,中線穩定在大別山一帶,西線在四川北部和西部,膠著狀態持續了將近20年之久。

1251年,來自拖雷家族的蒙哥繼位,成為蒙古帝國第四任大汗。一個月後,他任命自己的弟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務。漠南即戈壁沙漠以南,泛指從金國手中奪取的中原漢地,至於南到何處並沒有說法。蒙古人自小生活在遼闊的草原,視野一向寬廣,當初成吉思汗給長子朮赤的封地就是額爾齊斯河以西,蒙古馬蹄所到之處,意思就是能打到哪裡就算到哪裡。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忽必烈受命總理漠南漢地惟掌軍事,首要任務就是繼續準備軍事征服南宋。從1234年開始,蒙古對南宋已經連續發動了十多年的戰爭,前後歷任窩闊臺、貴由和蒙哥三位大汗,但始終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這讓初登汗位的蒙哥很是鬱悶。

他說,“我的父兄們,過去的大汗們,每一個都建立了功業,攻佔過某個地區,並且提高了自己的名聲。”他委派另外一個弟弟旭烈兀發動對波斯的遠征,同時命令忽必烈積極準備對南宋的進攻。

忽必烈身邊的漢人謀士姚樞,分析了1235年以來蒙古軍隊的種種失誤,指出在歷年征戰中,“軍將唯利剽殺、子女玉帛悉歸其家”,所掠人民盡沒為私奴。這不僅導致南宋人民誓死抵抗,而且所下之地“城無居民,野皆棒莽”,軍事戰果根本無法鞏固,這決不是安邦定國之策。

他建議忽必烈,變春去秋來、專事擄掠的軍事行動為分屯要地,以守為主,亦戰亦耕的長期戰備,在蒙宋交界地段屯墾戍邊,等到邊備充實,方可有大的作為。

忽必烈覺得姚樞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在西起穰鄧(今河南鄧州)的地方駐紮重兵,與襄陽(今湖北襄陽)形成犄角之勢,向東連接陳州(今河南淮陽縣)、亳州(今安徽亳州)、清口、桃源(今江蘇泗陽),形成防禦屏障,並伺機進攻南宋。

為了解決這條防線的後勤補給問題,他又在衛州(今河南衛輝)設立轉運司,將糧食通過黃河運輸到淮河前線。

但是面對東起江淮,西到四川的千里戰線,蒙軍最大的弱項就是不習水戰,他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忽必烈把目光投向了大理這個僻處西南的小國,大理國是南宋的藩屬,國王曾經受封為雲南節度使、大理王等官銜。大理不僅糧食豐裕而且還產良馬,是南宋戰馬的主要來源地,佔領大理可以在騎兵上對南宋形成更大的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在南宋頑強防禦的情況下,佔領大理可使蒙軍繞到南宋防守單薄的兩廣地區,進而回軍北上,從西南方向包抄夾攻長江中下游。用蒙古語來說就是所謂的“斡腹”,在狩獵過程中,要通過四面合圍狩捕獵物。在作戰時,他們也應用上了這種合圍戰術,而且捕殺兇猛的動物時,往往要攻擊其柔軟的腹部,更易奏效。

於是,忽必烈前往哈拉和林覲見蒙哥,請求其允許先徵大理,從側背形成對南宋的包圍,從而一舉滅宋。

大理國疆域覆蓋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廣西西部,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它的前身就是唐玄宗時期所建立的南詔國,唐末五代時期,南詔陷入混亂。白族貴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比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還要早二十三年。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後,宣佈“大渡河外非我所有也”,大理國方得以繼續存在。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1244年,蒙古大汗貴由命令參加徵蜀的蒙古軍隊抽調精兵,試圖攻取大理。大理國王段祥興在麗江九禾一帶,與蒙古軍展開激戰,蒙古軍最終無功而返。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1248年冬天,蒙古將領禿懣再次率領軍隊進攻大渡河西岸的巖州(今瀘定縣北),試圖從羌人部落中尋路南下攻擊大理,四川制置使餘玠深知蒙軍戰略迂迴對宋軍的不利,連派兩路宋軍西征,出國境越過大雪山前後截擊蒙軍。與此同時,播州(今貴州遵義)安撫使楊文(1248年)率領步騎三千,由碉門(四川天全縣北)出雪山之外,宋軍三戰三捷,並在大渡河畔俘獲蒙軍主將禿懣。

雖然已經有了兩次失敗的教訓,但蒙古人對由川西直下大理的各條道路均已瞭如指掌,而且深知攻滅大理,才是圍困南宋的最後一環,這也正是忽必烈再次向蒙哥提出征伐大理的重要理由。

1254年春天,蒙古軍隊攻陷大理國最後的首都鄯闡,俘獲大理國王段興智,立國三百十六年之久的大理國至此滅亡。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1255年(宋寶祐三年),段興智被押送至漠北,獻上大理國的地圖戶籍,以示歸降蒙古。蒙哥出於穩定雲南局勢的考慮,採用懷柔政策,不加殺戮,而賜予段興智金符,重新封其為“摩訶羅嵯”(梵語“大王”之意,系大理國王原來之稱號),命其回雲南,協同蒙古所委派的官員安撫、管理雲南各族,並繼續征服依阻山谷、堅守城寨而不肯歸附的部族。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為了安撫大理貴族,蒙哥此後又命雲南新設萬戶以下軍政官吏都要接受段氏的“節制”,從而使大理段氏在平定雲南諸部及攻陷安南(今越南)的戰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幫助蒙古人把地盤擴張到今天的東南亞地區。自忽必烈北還後,兀良合臺又遣軍進取赤禿哥(今貴州西部)、羅羅斯(今四川涼山地區)等地。自忽必烈總兵出師南征至此歷時兩年,蒙軍平定了大理國五城、八府、四郡之地及烏蠻、白蠻等三十七部落。兀良合臺於大理國舊境內設置了十九萬戶府,下面分設千戶、百戶,分管其地,為此後元朝建立雲南行省奠定了基礎。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忽必烈帶領數萬蒙古軍隊從六盤山出發萬里奔襲,前後歷時兩年,從北方大漠出發中國,抵達蒙古軍隊之前從未踏足的西南邊陲,完成了軍事史上的奇蹟般行軍。

700多年以後,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實施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征,其中最為艱險的路段是從雲南昆明到寧夏六盤山之間的5000多公里,金沙江、大渡河橫亙其間,雪山、草地、天險臘子口亦分佈於此區域。蒙古軍隊的行軍線路與紅軍長征中的這一部分路段基本上重合,只不過方向是相反的:紅軍是從南往北走,蒙古軍是從北往南走。

1253年,蒙古為何要攻滅遠在西南邊陲的大理國?

忽必烈南征大理所經過的線路,至今仍是中國最難行走的道路,戰馬的損失數目也達到了驚人的四萬匹之多。但也正是因為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道路,戰役才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清代著名學者顧祖禹在其名著《讀史方輿紀要》中評價這次遠征為他所見的最富天才的用兵戰例:“吾觀從古用兵,出沒恍惚不可端倪者,無如蒙古忽必烈之滅大理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