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哪位外籍解放軍曾獲陳毅親自頒發三野四野榮譽證

核心提示:陳毅高度評價了羅生特在中國的貢獻,稱他是“活著的白求恩”、“無私的國際主義戰士”,希望他早日再來中國。並將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給他的中德文對照的榮譽證書,親手交給了他。

哪位外籍解放軍曾獲陳毅親自頒發三野四野榮譽證

雅各布·羅森菲爾德

奧地利著名醫生羅生特和白求恩一樣,是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他將自己短短的49年生命之中1/5時間,貢獻給了中國。他在新四軍中留下的事蹟,將永遠載入中國革命史冊。陳毅元帥稱他為“活著的白求恩”。

羅生特,原名雅各布·羅森菲爾德,1903年1月11日,出生於奧地利加利齊恩的萊姆貝格,是猶太人的後裔。1928年他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系,獲綜合醫學博士學位,為反對納粹法西斯,他毅然加入了社會民主黨。1933年4月,基督教社會黨人陶爾斐斯發動政變,接管了國家政權,社會民主黨被取締。1934年,羅生特被捕入獄,釋放後,在以色列文化醫院當醫生,1938年,希特勒德國將奧地利吞併,並大肆捕殺社會民主黨人和猶太人,羅再次被關入德國西北部的皮樂菲爾特集中營,代號是“9615”。羅生特在集中營中關了將近一年,因找不到任何證據,才將他釋放,但要驅逐出境,永遠不許回國。

1939年8月5日,羅生特和他的三弟約瑟夫以及集中營的難友威廉·戴克,同乘“埃尼阿斯”號輪船,從漢堡出發,遠渡重洋,來到了上海。

羅生特到上海後,在法租界開了一個泌尿科和婦產科的診所。由於他醫術精湛,很快就有了名氣。

羅生特在上海期間,結識了著名的國際新聞記者漢斯·希伯和他的夫人塗魯德。希伯是波蘭籍的猶太人,德國共產黨員。1925年來到中國,參加了北伐軍,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翻譯處工作,1938年曾訪問過延安,會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1939年又到新四軍中採訪。1941年再去山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戰地採訪和考察。11月,在沂蒙山區的一次戰鬥中,不幸犧牲。

經過希伯介紹,羅生特參加了由他領導的一個外國人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內希伯經常向他們介紹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堅持游擊戰爭,抗擊日本侵略者,在農村建立抗日根據地,實行民主,生產自救的情況。又向他們講了根據地軍民生活艱苦,特別是缺醫少藥,治療傷病員十分困難的情況。激起了羅生特的嚮往和同情心。他向希伯提出一定要到根據地去,直接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41年初,發生了皖南事變,3月中旬,羅生特化裝成一個德國傳教士,身穿黑色長袍,胸前掛著十字架,在交通員的護送下,3月20日來到鹽城。陳毅和劉少奇親切地接見了他,豪爽的陳毅對他說:“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本軍將士熱烈歡迎羅生特先生不遠萬里而來!為了抗擊日寇,搞好本軍醫療衛生工作,深望羅先生貢獻才華。”羅生特也激動地說:“我在上海欣聞陳軍長的大名,今天能同陳軍長、劉政委見面,能同新四軍的將士們共同戰鬥,我感到十分榮幸。”

第二天,新四軍衛生部、抗大五分校、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等單位,在泰山廟召開了盛大的歡迎會,陳毅致歡迎詞,羅生特也發表了講話。華中局機關報《江淮日報》發表評論說:“在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國際友人,羅生特是第一個。”

羅生特到新四軍後,被任命為衛生部顧問。他穿上一套新四軍軍裝,顯得格外精神,一天他去看望陳毅,陳毅把自己心愛的馬牌手槍送給他,並對他說:“這支槍是比利時1901年製造的,我也是1901年生人,所以十分珍愛它,現在送給你留作紀念。”羅生特非常高興。

羅生特一上班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他24小時應診,病人何時來,他就何時給看,有急診更是隨叫隨到。由於他醫術高明,很快在江淮地區都知道新四軍中有一個“大鼻子神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