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薩達姆曾叫囂要將海灣地區變成越南,讓美軍血流成河,可為何沒實現?

郭江永


薩達姆打仗沒看黃曆,正好趕上美軍裝備轉型、躍進時期,給人家當了檢驗技術的小白鼠。

海灣戰爭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在美軍的戰爭機器面前,伊拉克軍隊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被動的捱打。伊軍先是被F117隱身戰機、激光制導炸彈、戰斧式巡航導彈......這些武器轟炸了41天。

開戰之前,伊軍舉著AK47對著鏡頭喊,要跟美軍決一死戰。結果真打起來,根本看不見敵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友軍不停的被炸上天,不知道炸彈啥時候會落到自己頭上。美軍就沒給伊軍同歸於盡、決一死戰的機會。

陸戰中,有案例是伊軍坦克部隊向美軍坦克部隊發起衝鋒,由於美軍坦克觀瞄系統更先進,看的更遠,打的更準,美軍是倒著車跟伊軍打,始終保持在伊軍坦克主炮的射程之外,然後開炮挨個點名。伊軍精銳的坦克部隊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殲滅了。

估計海灣戰爭時期的伊軍和二戰時期,拿馬刀砍坦克的波蘭軍隊心情是一樣的:無力感。

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我們常說的:代差。武器、軍隊出現了代差,這個戰爭肯定就會變成一邊倒的屠殺。

海灣戰爭之前的越南戰爭,美越兩軍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有,但沒有代差。武器上的差距,要比伊軍和美軍的差距小很多。

越戰中,美軍天上有B52轟炸機,有F4鬼怪戰鬥機。

但越軍也有米格21戰機和薩姆2地空導彈,這是同時代的裝備,雖然是美軍佔上風,越軍的反抗也是很激烈,再加上中國援助的高炮部隊......美軍戰後自己的統計,被擊落的戰機是8588架。損失還是很慘重的。

在地面,美國大兵早期拿的是M14自動步槍,後來換成M16小口徑步槍,而越軍拿的是AK47。輕武器上,到底是M16強還是AK47狠,現在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歸是不相上下。最早,美軍拿著蠢笨的M14,在叢林裡,和AK47比,還是越軍佔便宜,這應該沒有爭議。

其他方面,火炮、火箭炮、迫擊炮、坦克......越軍也不比美軍次。

越軍打美軍,看見A4攻擊機俯衝的時候,好歹能端起步槍擼它一梭子。到了伊軍,就變成F117隱身機了,根本看不見。

越戰,美軍端著M16,越軍端著AK互相對射。到了海灣戰爭,AK還是那個AK,但M16已經加上了夜視儀、紅點瞄準鏡。在地面作戰中,有美軍特種部隊在跟伊軍步兵對射,依然是打靶式的虐殺。

越戰,美軍死了5.8萬人,南越死了13萬人,加上其他國家的,總共死了將近20萬人。北越總共戰死110萬。大約是5.5:1的交換律。越軍死5.5個人,才能打死1名敵軍,咬咬牙,這也能堅持。海灣戰爭,伊軍被打死2萬人,8萬多人被俘。總計損失10萬大軍。而美軍只陣亡了100多人,在這100多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自己人誤殺。真正死於伊軍火力的是不足100人。而且這不到100人的陣亡絕大多數也是最後地面戰時期發生的,如果美軍繼續進行空襲,伊軍的損失也會繼續擴大。伊軍和美軍的交換律要高於1000比1。

越戰,有強弱沒代差,5.5個人換1個敵軍,這時候,意志和骨氣能起到作用,就能把戰爭堅持到勝利。當像伊軍這樣,有了代差,1000個人才能換1名美軍,意志和骨氣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根本沒辦法堅持。

對於美軍而言,打死5.5個越軍,自己死1個人,這叫陣亡。但消滅1000個伊軍,自己死一個人,這叫陣亡還是叫事故,就分不太清了。1:1000是一個接近於忽略不計的損失。當然,在宣傳上,他肯定不能這麼說,他得說每一個犧牲都讓人痛心。

所以,看見馬雲都得叫爸爸,這不丟人,就這麼沒骨氣,沒辦法,因為有代差。兜裡揣5塊錢,談鐵骨錚錚,沒意義。最起碼你得自己兜裡先有1千萬,然後在馬雲面前再表現的不卑不亢,這樣的骨氣才有價值。

在裝備上道理也是一樣,差距不是特別大,越軍的意志就是能解決問題,有價值的重要因素。等到有了代差,伊軍的意志就是不能解決問題,沒有價值的空洞口號。

越戰,美軍雖然在裝備上佔優勢,但也不是太大。撤出越南以後,美軍陷入了長期的低調冷漠期,名聲很不好。但就是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搞出了大量的新式裝備,新的軍事思想,等到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認為自己比越南還要強一些,但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已經不是那個月亮了......伊軍和越軍,實力近似。但跟伊軍打的美軍和跟越軍打的美軍比,已經升級了整整一個時代。


當然,伊拉克之所以沒成為越南,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很複雜,在這特意挑一塊不顯眼的地方聊幾句......


銳度何老師


薩達姆說讓美軍血流成河,薩達姆的話基本都實現了,美軍進入伊拉克後,忠誠於薩達姆的殘餘部重新歸建,一個鬆散型的反美力量,在伊拉克境內開展了反侵略戰爭,同時以什葉派領袖薩達爾組建的私人武裝,邁赫迪軍也加入反美戰鬥行列,從2003年至2011年的八年之間,伊拉克各地的反美武裝力量,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採取不對稱的游擊戰術,造成美軍四萬多名軍人死傷,美軍迫不得以只能選擇收縮部隊,重點固守在巴格達的綠區,駐伊拉克的美軍部隊也撤離城鎮,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建立堡壘式的軍事基地,閉門堅守。歷史佐證。美國花費鉅額資金打下的伊拉克,並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的掌控,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的種子也沒能開花結果,現在伊拉克議會通過了驅逐外國軍隊的議案,而美國政府以需要打擊恐怖分子的為理由,拒絕撤出伊拉克,下一步的局勢如何發展,應該是在意料之內,武裝驅逐是伊拉克唯一的選擇。戰爭的陰影又在伊拉克上空遊蕩。





老虎208626539


因為伊拉克和越南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薩達姆自然也就難以複製越南戰爭了。 首先是政治環境不同。越南由於屬於社會主義陣營,因此受到了中國、蘇聯以及很多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幫助,中蘇等國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糧食等重要物資,甚至還派遣了一部分人員前去支援。而出於對中蘇兩國的顧忌,美國也不敢擴大越南戰爭,地面部隊的作戰一直以17度線為底線。

而伊拉克就不同了,伊拉克當時同蘇聯等國的關係並不好,在國際上較為孤立,而在周邊國家同樣缺乏一個可靠的盟友,僅有一個弱小的約旦還算友好,但是並不會提供多大的幫助。因此伊拉克要以自身的力量對抗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自然很難取得勝利。 然後就是武器裝備和作戰環境問題。越南戰爭中很多武器裝備開處於早期階段,性能不可靠,而越南又能獲得最先進的蘇式武器,因此美軍的優勢其實並不大,比如越戰中美軍早期的空空導彈幾乎就是一個笑話,逼得美軍還是給F4戰機加上了機炮。而伊拉克當時的武器裝備完全不如美軍,很多武器甚至還是閹割版的出口型,性能自然更是下降。就拿坦克而言,美軍當時用的是裝備M829A1穿甲彈的M1A1坦克,而伊拉克最好的坦克就是猴版T72,自然打不過了。
同時,越南戰場的環境多叢林地帶,非常不利於重武器的發揮,但是伊拉克則主要以沙漠為主,十分適合飛機等兵器的偵察、搜索、攻擊,讓美軍的優勢更是得以發揮。


戰爭之王


變成越南?薩達姆未免想的太美了!海灣戰爭與越南戰爭不止不在一個檔次,甚至薩達姆擁有的實力和支持也遠遠比不上當年的北越。

美國之所以當年限制在越南戰場的泥濘中,手腳無法全力發揮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1、北越的本土壓根不敢碰

在朝鮮戰爭的陰影之下,美國不敢將自己的手直接伸向北緯17度線以內。整個越南戰爭當中,美軍的戰略打法只能限制在北炸南打,即對北越地區進行大範圍轟炸,而對南越地區的游擊隊展開圍剿。可北越地區才是真正的心臟,只要這顆大心臟不停止,反抗的輸送就會源源不斷地從越南北部進入越南南部。

也正因為美軍始終無法徹底讓北越失去戰鬥力,儘管在南越地區的反游擊戰戰爭中取得了接連不斷的勝利,可架不住還有游擊隊不斷衍生。美軍在越南的作戰只能陷入到一個又一個的轉圈循環當中。



2、北越強大的防空體系

對比海灣戰爭中被揍得毫無還手之力的伊拉克空軍和防空部隊,在越南戰爭時期,北越的空軍雖然不能與美軍大範圍對抗,但他們卻配備著超強的防空體系。

來自某國的15萬高射炮部隊,儘管援越抗美並沒有朝鮮戰場那麼蕩氣迴腸,但我們派出如此規模數量的防空部隊,也穩定地守住了越南北部的防空。現在我們的高射炮部隊的炮火下,就有上千架美軍飛機被擊落擊傷。



薩姆體系防空導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令世界恐怖的防空導彈,薩姆家族幾乎稱霸了冷戰時期將近30年之久。而在越南薩姆導彈也成為了最好的武器試驗場,又有上千架飛機倒在薩姆導彈的火力射程之下。

數量不多卻頗具威脅的米格21,儘管越南空軍的規模建制無法與投入到越南戰場的數千架美軍空軍相對抗。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米格21卻也是這一時期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在地面雷達的有效監控之下,也在美軍反輻射導彈和反雷達干擾還未達到輝煌的越南戰爭時期。越南也儘可能地建立了一個自己的立體化空軍作戰網絡,也同樣給美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為此也誕生了16位有五架飛機擊落戰果的越南空軍王牌飛行員。



3、瞠目結舌的外部援助。

試問上世紀60到80年代,哪個國家接受的外部援助最多,恐怕沒人比得上越南。八年的越南戰爭,來自某國的200萬人的武器裝備,200億的天文數字援助。蘇聯每年至少4.5億美元的資助,以及其他國家的贊助。越南在這一時期得到的支援,完全可以應對整個戰爭的消耗。

朝鮮空軍秘密參戰、蘇聯空軍和導彈防空部隊秘密參戰,僅在某國的國內,就有數以萬計的越南陸軍軍官得到了專業的院校培養,諸多國家的照顧,直接讓越南建立了當時最現代化的戰爭體系。



而到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薩達姆還有什麼?

外部援助?除了約旦,巴勒斯坦等少數國家空喊了幾句口號表達支持之外,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要麼選擇中立,要麼則堅定的與美國站在一起。最後沙漠風暴行動的拉開,幾十個國家聯手圍毆伊拉克,這在二戰結束至今的國際歷史中,只有這唯一的一次。

現代化防空體系?伊拉克的那點家當,在美軍看來完全就是個笑話,伊拉克在海灣戰爭時期的武裝力量要是拿到70年代的越南戰場也許還算得上現代化一流,但在技術已經更新了至少一代的90年代,在美軍的空中火力打擊面前,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力量完全就是紙糊的靶子。至於38天的轟炸,伊拉克的參戰部隊還沒見到美軍的面孔,就已經喪失了至少50%的戰鬥力。



現代化指揮思想?這更是不存在,如果兩伊戰爭,伊拉克遇到的是一個現代化的對手,在這樣的壓力和對比之下,也許還能讓伊拉克提升自己的現代化思維。可偏偏他們的對手是思想停留在二戰時期的伊朗,整整八年的大戰下來,伊拉克的整體思維仍然停留在幾十年前,面對已經準備奔向21世紀的美國,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決。

薩達姆光看到了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卻忽略了自己跟越南也同樣不在一個等級上。


遼寧資深球迷


怎麼沒實現?美軍2003至2011年,戰場死亡近5000人,非戰鬥損失也是4700多人,受傷缺胳膊斷腿腦震盪5.6萬人,2300多輛裝甲車被路邊炸彈炸燬,十幾年來因這場戰爭回國軍人患戰爭應激綜合症自殺的人數穩定保持在幾百人左右,累計人數超過戰場死亡人數,當年在美軍日傷亡高潮的時候,要不是在伊朗授意下,為掃除通往敘利亞黎巴嫩的什葉派之弧陸地通道上的十幾萬美軍障礙,打破封鎖態勢,曾在伊朗流亡庇護的伊拉克什葉派領導人基本掌權後,與美軍簽署了一個不完美的大規模撤軍及停火協議(保留了幾個美軍基地),傷亡肯定翻倍。現在看來,如果沒有當年伊朗審視度勢,體面趕走十幾萬美軍,怎麼可能有幾萬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危難關頭那麼方便快捷地火速馳援大馬士革,挽大廈於危傾之際,怎麼能在極限施壓下,利用伊拉克資源保持貨物往來。而且十幾年來在保留的美軍基地,包括後來的敘坦夫基地周圍始終部署有什葉派民兵武裝,起到十分重要的牽制作用……


本地資訊見證官


薩達姆是個獨裁統治君主制社會?這樣的國家最容易被推翻的?手下人又不願意跟它去死?他主要是高估了自己?戰前他本人也沒有親臨現場指導?靠部分官員心又不實?所以沒有走成越戰的態勢?


龍的傳人水泊梁山


薩達姆對戰爭形態的落後認識,使其在海灣地區輸得很徹底。

大家都知道,海灣戰爭是美軍完成軍事技術革新後,所打的第一場信息電子化戰爭,相比於伊拉克軍隊依然熟稔的陣地戰、導彈戰、空襲戰,不知高了幾個檔次,將後者擊敗也完全在情理之中,這裡就具體分析一下,薩達姆到底在哪些方面輸給了美國,才讓其士兵在海灣地區抱頭鼠竄。

第一點,電子戰方面。當時伊拉克軍隊對於電子作戰的認識比較模糊,即便有早十多年的貝卡谷空戰作參考,他們沒能在此之前大力發展本國的電子反壓制技術(當然也受限於科學技術不先進),因而在戰爭爆發後,美軍的電子戰飛機率先入場,就癱瘓了其雷達網,隨後各種戰鬥機、攻擊機從其防空網一擁而入,整個戰場制空權就被美國所領導的聯軍部隊牢牢掌控。

第二點,地面戰方面。沒了天空的掩護,敵機在頭頂上肆意呼嘯,伊拉克陸軍的老舊坦克在美軍攻擊機、直升機面前猶如擺著的標靶,經常是集體出現,然後被集體消滅,這一點則是出於戰術思想的落後,明知對手在空中作戰已經佔據優勢,大規模的裝甲集群出現顯然是送上門的戰果。當然,也有可能是通訊已經中斷,後方指揮部已無法通知前線軍隊分散撤離。

第三點,戰略層面。薩達姆從一開始錯誤估計了國際社會干預海灣局勢的決心,也對自己的軍力抱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從兩伊戰爭中走來的伊拉克當時已經舉步維艱,龐大的軍隊只不過是擺在檯面上裝樣子,等到他們冒險地入侵卡塔爾後,已經為自己的滅亡寫下了句號。

總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倒是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有點冒險一搏,結果搏了個大敗,十多年後就被美軍成功攻入了巴格達。


精英出鞘


1:因為賽達姆沒有真正力挺他的大國強有力的支持,周邊國家關係也沒搞好,人民被西方國家騙的對賽達姆持反對態度。2:伊拉克沒有核武器,沒有先進的導彈,像朝鮮那樣有核武,有發射核彈的導彈,老美及西方國家就不敢打他,再加上背後有大國支持,老美沒一點辦法。3如果伊拉克有核武,有導彈,人民再和賽達姆一條心,再和伊朗抱團,老美照樣沒辦法。


鍋巴105889006


時代不同了,戰爭的形態不同,結果就會有不同。

美軍打越南的時候,哪有後來打薩達姆時期的高精尖武器啊!

所以,後來當薩達姆的軍隊還用AK47的時候,美軍的M16都更新換代好幾次了。

更重要的是,戰術打法上也和越南戰爭完全不同。

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軍先用電子戰或者隱形戰機乃至精確制導炸彈對伊拉克的防控體系狂轟濫炸了幾十天,基本上讓薩達姆的空軍喪失了戰鬥力。

之後美軍大兵進入,伊拉克的軍心早已經損失大半了。再加上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要遠比薩達姆的部隊更優秀,他能打到你,你打不到他,這仗還怎麼打?

最終幾個月下來,美軍只有不到100人陣亡,而薩達姆的軍隊損失了1萬多士兵。

所以本質上,薩達姆誤判了形勢,以為美軍還是會用越南戰爭的打法,成批地把大部隊開進來主力在陣地戰呢。

同時薩達姆也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對現代化作戰條件下的武器裝備缺乏應該的認識。

在伊拉克的軍隊和美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有代際差的背景下,沒能儘快更新換代或者進行軍事培訓,而過度以來所謂的大兵團作戰,顯然很容易被失去制空權而導致的整體戰略漏洞而潰敗。

其實薩達姆的軍事力量在兩伊戰爭後已經有了很大衰減,一直沒恢復,而美軍則一直處於加強軍備的上升期。

再加上薩達姆不思悔改,打了伊朗之後又入侵科威特,遭到了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的打擊,之後伊拉克被限制、被禁運、被封鎖,讓伊拉克軍隊更是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背景下,薩達姆能繼續維持政權都不容易了。

軍心和民心其實也早就不能和越南戰爭時,北越軍隊相提並論。在戰爭開始前,就有很多軍隊高官叛逃,這就說明他的統治崩潰只差最後一根稻草,顯然經不住美國的沉重打擊。

另外越南當年抗美,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

而薩達姆呢?

是真正的孤家寡人,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給他公開的支持軍事裝備。

他自己的實力不行,又沒人幫他,軍官還叛逃,國家被長期封鎖導致老百姓對他也不滿,他怎麼能讓伊拉克變成越南?

因此戰爭開始幾個月後薩達姆就被抓,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木春山談天下


這要從國際環境和技術層面兩個角度分別討論。

先看國際環境。

兩伊戰爭剛結束那會兒,薩達姆的人緣還算不錯,此時的伊拉克儼然阿拉伯世界的領軍國家,薩達姆也順勢做起了“帶頭大哥夢”,覺得自己勞苦功高——伊拉克為阿拉伯世界“痛打”了異端(雖然都信一個神,但伊朗屬於波斯人後裔,非阿拉伯民族,教派為中東的少眾群體——什葉派)。畢竟,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國家都高調站在了伊拉克這邊,還爭相貸款給伊拉克,表示幫襯。

其實,這是一種假象。1990年,伊拉克為了“賴賬”,加上各色歷史遺留問題,竟然直接吞併了科威特,想用“撕票”的形式,把鉅額欠款一筆勾銷。可是人家,科威特小是小,可算是個blingbling的土豪國家,聯合國成員國,美國盟友,OPEC核心國家,沙特好兄弟.......

一下子,除了埃及等少數國家認為這是一種“劫富濟貧”行為外,伊拉克成了眾矢之的,千夫所指的對象,沒有任何一個有頭有臉的大國主動給他說話,或者進行實質上的支援。

這點,越南就不同了,美國搞越戰,本身就帶著“干涉他國內政”的嫌疑,別說國際上有大國公開反對,就連美國人民自己都對政府的戰爭行為極度不滿,各種形式的抵制抗議。而越南也並非一個人的戰鬥,長期接受著來自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們的大量無私援助,十幾年源源不斷。這點,大家耳熟能詳,就不多贅述了。

美國第68任國務卿的青蔥歲月——作為反越戰的學生代表,參加美國國會聽證會的照片)

反觀薩達姆他老人家,妥妥的成了“孤家寡人”,國際上,除了埃及進行了口頭鼓勵外,伊拉克全程獨自死扛。只是戰敗後,還剩半口氣的蘇聯勉強搞了個和平斡旋,為美伊停火主動做“保人”。然而,保護協議簽了還沒半年光景,蘇聯自己都沒了,所謂的“擔保”自此無從落實。

再看科技水平和戰術思維的代差。

戰前,薩達姆也做過評估。當時伊拉克高層們大多認為,分析美軍之前在越南戰爭中“不堪”的表現,就是個“紙老虎”,那些號稱高科技的軍事裝備和大規模空襲,很難起到決定性作用,也就是威風一時的能量,只要能利用本土優勢,成功拖住美軍,最終勝負的較量還得看大規模的地面決戰。而這方面伊拉克有的是經驗,手中的五六千輛坦克的就可以把美軍淹沒在自己裝甲海洋之中。

(這些意氣風發的鋼鐵洪流,很快就會成為阿帕奇直升機的“活靶子”)

而且,伊拉克的地面部隊剛剛在兩伊戰爭得到豐富的實戰歷練,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拖住美軍,讓其陷入越戰般的泥潭,最終主動尷尬撤軍,貌似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事實證明,用幾十年前的越戰經驗來對付已經裝全套配信息化裝備的美軍;想拿鄰居伊朗練練手後,再去打剛升級完畢,躍躍欲試想“秀肌肉”的世界霸主,就是作死行為。

很顯然,海灣戰爭中,美軍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戰理念,別說是伊拉克,甚至整個世界都被驚掉了下巴,如夢方醒。

僅僅在“沙漠風暴”行動的首日,F-117隱形戰機和戰斧巡航導彈就順利的避開了伊軍防空網,對伊軍防空指揮中心搞了精確打擊,隨後大量反輻射導彈有效的壓制了防空導彈陣地。24小時不到,伊軍自認為堅不可摧的KARI防空體系就陷入了大規模癱瘓。

開戰的48小時內,伊拉克主要的指揮所、通訊站、雷達網、發電站都被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定點清除”。加上各種形式的電子戰壓制和通訊系統的破壞,伊軍指揮系統一片混亂,美軍輕鬆的打瞎了伊軍的雙眼。

(無奈下,朝天亂打一氣的伊拉克防空炮火)

開戰的第二個星期,在美軍的電子戰下,伊拉克方面就幾乎完全喪失了制空權,大量戰機不是被擊落就是被驅逐,剩下還沒來得及起飛的各色米格和幻影們,也被美軍空中定點打擊,直接在停機坪上被炸成了一堆廢鐵。

緊接著,美軍利用夜視儀,24小時三班倒的開始折騰薩達姆的裝甲部隊。美戰機搭配著常規炸彈、激光制導炸彈、紅外導彈等信息化作戰武器,打的非常順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吞噬著伊拉克的裝甲軍團;尤其是阿帕奇直升機,成功的定位了自己“裝甲殺手”的狠角色。

畢竟,阿帕奇直升機打坦克,就猶如老鷹抓兔子,戰機做的是空中三維機動,而坦克在地面,量再大,也只能進行二維機動,永遠是被動的一方,甚至還不如兔子,兔子好歹還能鑽洞裡躲,而龐大笨重的坦克,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形下,幾乎是無路可逃的“活靶子”和砧板上的魚肉。此情此景下,薩達姆軍團驕傲的坦克海洋,很多都沒有機會直接遭遇對手的地面部隊,就被美軍的空中力量輕鬆打成了坦克墳場(下圖)。

開戰前,薩達姆的高層們,戰術思想仍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冷戰早期階段,從未見識過,甚至想都沒想過這種全天候,海陸空天,網絡電磁五位一體的信息化作戰模式。

基於自己地面部隊龐大的數量,伊拉克高層覺得在龐大的蘇制防空體系的保護下,憑藉著堅固的工事,美軍高密度空襲還是能扛得住的,再進一步發揮本土作戰優勢,把戰爭打成消耗戰,並不難。加上自己裝甲兵團的“龐大陣勢”,到時候,美國為了避免重蹈越戰覆轍,沒準能服軟,進而可以找點籌碼,脅迫美國和國際社會跟自己心平氣和的談判......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基於作戰雙方的作戰理念、裝備上的巨大差距,制空權又呈一邊倒的情形下,根本就沒等到薩達姆期盼已久的常規戰和消耗戰那一步,勝負就迅速見分曉了。

交戰中,很多伊軍,很連敵人都沒能看到,就被這些來自千里、百里之外陸基、海基發射平臺的精確制導武器送去“提前”見了真主。這也是全球人民第一次領教“非接觸性作戰”這種信息化打擊模式。

美國一出手,世界各國都嚇壞了,沉默了。別說薩達姆他老人家之前沒想過、見識過如此的戰爭模式,全球各國也是頭一遭開了眼。美軍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戰理念在海灣戰爭中的殺傷力,別說是同伊拉克,甚至和整個世界都拉開相當的差距。

這就如同大航海時代,揹著火槍的西方殖民者,對峙尚未進入鐵器時代的美洲印第安部落一樣,戰局自然是不出所料的一邊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